专论

发布者:年鉴网发布时间:2019-06-26浏览次数:98


发展中医药 造福全人类

——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上的讲话

王国强

尊敬的万钢部长、邓楠书记,各位领导、专家、同志们,大家下午好。

十分感谢中国科协的邀请,使我能够来到美丽的榕城福州,出席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并有幸和我们在座的各位科学家、同志们一起交流、探讨中医药的发展问题。下面我围绕中医药的继承创新发展这一主题向大家汇报三个方面的内容。

中医药学是我国原创的医学科学

中医药包括民族医药,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的生产、生活的实践中,以及和疾病的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先秦两汉时期相继问世的《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系统阐述了人体、生理、心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还有临床用药的实践活动。标志着中医药已从简单的临床经验积累深化到系统的理论总结,基本形成了中医药的理论体系,在随后数千年发展过程中,中医药不断吸收和融合各个时期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文思想,不断的创新发展,理论体系日趋完善,技术方法更加丰富,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重要贡献。

时值今日,中医药作为我国医学的特色和重要的医药卫生资源,它和西医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担负着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任务,已成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有的医学科学,具有丰富的原创思想。数千年来,历代医家通过不断的深入观察和反复的临床实践,采用与其他医学不同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全面总结了对人的健康与疾病的认识,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与技术方法,建立了独特的医学体系。许多专家学者认为,中医药学原创思维的主要内涵是,以整体观念为核心,注重科学与人文地融合,强调天人合一、身心合一,从整体联系的角度、功能的角度、运动变化的角度来把握人的健康与疾病的规律,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底蕴和思维。在这一思维模式指导下,中医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不断的丰富发展,形成了鲜明的特点。主要特显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重视整体。中医药学的整体观一是体现为天人合一,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是一个统一体,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相互联系,重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如一年四季各有特点,养生保健就要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同一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四季关系密切。比如我们都知道的感冒,中医认为,春天易伤风,夏天易伤暑,秋天易伤燥,冬天易伤寒,治疗上分别注重疏风、解暑、润燥、驱寒,体现为身心合一,认为人是精神与形体密不可分的整体,强调生理和心理的协同关系,重视生理和心理在健康疾病中的相互影响。按照中医的理论,人的情志变化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情志变化可以导致脏腑功能的失调,脏腑功能的失调返过来也会引起情志的失常,通过调整脏腑功能可以调节情志,反之,调节情志也可以改善脏腑功能。比如我们经常遇到的说肝火旺,这样的人容易生气、发怒,采取中药的倾泻肝火的方法可以改善上述情形,通过调整上述情形可以改善肝脏的功能。从整体认识部分。认为人体各部分由整体升华,强调整体决定部分,重视从人的整体功能把握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的整体功能失调在局部的反映,所以要注重调整体治局部,促平衡。

第二,注重平和。人的健康在于各脏腑功能的和谐协调,情志表达适度中和,定能顺应不同自然环境的变化,适应各种社会环境的影响,其根本在于阴阳的动态平衡。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对于疾病的发生,中医认为其根本在内外各种因素影响下,人的整体功能失去动态平衡,而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或者愈后又复发,是整体功能的进一步失调,或者在恢复动态平衡后再一次失调。因此中医治病不仅仅是针对病因、病灶或某个病理过程简单的对抗性治疗,而是以调和治中,以平为期为根本原则。立足于对人的整体调节,采取多环节,多层次、多靶点的干预方式,使人的整体功能达到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第三,强调预防。早在《黄帝内经》就提及了治未病的理念,以此为源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具有深刻内涵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把握了预防保健的三个主要环节,即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愈后防复发。未病先防着眼于未雨绸缪,保身长全,是治未病的第一要素。既病防变着力于料在机先,阻截传变,防治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愈后防复,立足于扶助正气,强身健体,防治疾病复发,新核心就是一个防字,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按照中医对疾病发生发展的认识,特别强调要达到防的目的就应当保养身体,维护和提升身体功能,提高机体的抗邪能力。历代医家都强调以养生为要务,以养生保健是实现治未病的重要手段,从马王堆的《导引图》到华佗的《五禽戏》,以及包括运动、饮食等系列的养生方法,还有我们现在常用的冬病夏治的伏帖法等等都是治未病理念在预防保健中的具体应用。以治未病思想为核心的中医预防保健,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生命观、健康观和方法论,重在从整体上动态把握,维护和提升人的健康状态。

第四,关注个体。我们仍然以感冒为例。常常发现中医在治疗同一感冒时,在不同地域和不同的季节所用的方法不同,在不同的患者身上以及在同一患者不同阶段所用的方法也不同,这经常所说的中医治病注重因地、因时、因制宜,这是个体化诊疗的具体体现。中医对疾病的诊疗,着眼于病的人而不是人的病,着眼于人体受致病引资影响后整体功能失调的状况。由于人体的先天禀赋不同,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各异,不同的个体对同一致病因子所产生的反映也各不相同,同一疾病在不同个体身上产生不同的失调状态,同一个体在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也呈现不同的失调状况,这种失调状态中医通过不同的辨识来整体把握,通过不同的症候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因此辨证论治是中医个体化诊疗的具体体现,也就是说,个体化诊疗的核心就是辨证论治。

同时专家认为,疾病是症候的存在空间,症候体现疾病的动态演变规律,各种症候就是中医对不同疾病在不同时空、不同个体、不同阶段出现的众多失调状态的规律性认识。这里特别强调,中医强调个体化是建立在对健康和疾病共性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是在遵循共性规律前提下的注重个性。

第五,突出简便。中医防治疾病技术方法独特而又简便,丰富而又系统。在诊断上主要是通过医生的望闻问切等方法收集资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对服务对象的健康状况及疾病情况做出判断,不受设备、仪器的限制,不依赖于各种高成本的现代设备。在干预中既有内服和外用的药物干预方法,也有针灸、推拿、拔罐、刮痧非药物的干预办法,其所需要的器具如小夹板、刮痧板、火罐也往往可以就地取材,就是所使用的药物也大都来自本地,由此可见,中医的这些简单干预技术方法简单易行,往往不受场所的制约,可提供性强,非常适用于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普遍推广使用,同时中医的一些干预方法和适宜技术,特别是非药物的方法容易被广大的群众所接受,也易于掌握和使用,可获得性强,适用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养生保健和疾病治疗。

继承发展中医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继承发展中医药可以对现代科学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随着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以还原论和分解分析为主的方法不能满足需要,现代科学出现了从分析到综合,局部到整体、结构到功能、静态向动态,简单向复杂转变的趋势。尤其在生命科学领域,多学科交叉渗透,创建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来认识生命和疾病已成为热点。随着现代科学发展趋势的变化,系统科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系统论把研究对象看成一个整体,要求在整体中把握部分,把部分放到整体中研究,而不是把任何部分凌驾于整体之上。同时,重视整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有学者指出,中医药学以复杂的生命系统为对象,本质上具有系统科学的思想,中医药学的整体观与系统论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中医药学的继承发展,如果能够沿着整体观这一原创思维,在系统性和复杂性等关键问题上有所突破,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系统科学,另一方面极有可能对生物医学、生命科学乃至整个现代科学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促进多学科的融合和新学科的产生,使人类对生命和疾病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对人类的新贡献。

第二,继承发展中医药,可以更好地促进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学目的的实现。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生存环境的重大变化以及疾病谱的改变和老年性社会的到来,使得现有的疾病模式防治手段不相适应,医学模式正在改变,医学目的要调整。世界卫生组织在《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报告中指出,21世纪的医学,将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发展;从重治疗向重预防发展;从对病源的对抗治疗向整体治疗发展;从对病灶的改善向重视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从群体治疗向个体治疗发展;从生物治疗向心身综合治疗发展;从强调医生的作用向重视病人的自我保健作用发展;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发展。

中医药学注重社会环境、心理因素对人体健康状况及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注重从人的整体功能状态来判断健康状况和疾病的发生、发展,注重省市个体化辨证论治,注重以人为本而选择人性化的治疗方式,注重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防患于未然而强调个人的养生保健,这个理念与转变了的医学模式相吻合,与调整了的医学目的相一致,完全符合当今医学的发展方向。继承发展中医药,必将有力地促进医学模式的转变,必将更好的实现调整后的医学目的。

第三,继承发展中医药,可以更好地弘扬优秀文化。

温家宝总理2009年在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提到中国传统文化时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二是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三是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四是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思想。

习近平副主席今年6月在澳大利亚出席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中医孔子学院揭牌仪式的讲话中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学以天地一体、天人合一、天地人和、和而不同的思想基础,以人为本,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认知方式和价值取向,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的传播文化的精髓,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继承发展中医药,深入挖掘中医药的文化价值,传承中医药的文化精神,对于提高民族思想文化素质,特别是提高百姓的健康素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的影响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四,继承发展中医药,可以促进我国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战略目标的实现。

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卫生水平,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随着现代医学科学不断发展,诊疗手段不断完善,医疗技术不断提高,为维护和增进人类健康发挥重要作用,但随之而来的是医药费用的快速上涨。有资料表明,1980年到2008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增长了约100.6倍,人均卫生费用增长了74.4倍,而同期我国GDP增长了65.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仅增长21.6倍,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仅增长了36.5倍。尽管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但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财政对医疗卫生的负担能力有限,人民群众的筹资能力也有限,难以承担高昂的医药费用,即便是发达国家也深受医药费用不断上涨的困扰。我国要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战略目标,必须走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发展道路,必须构建低成本、高效率、政府承受得了、群众负担得起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必须发挥中医药这一重要的医疗卫生资源,疗效确切而费用相对低廉的优势。此外,我们更应当看到,作为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资源,继承发展中医药,将中医药的原始创新潜力转化为自主创新能力,将中医药的资源优势和知识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是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可以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参与生物医药产业开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创新发展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

当前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党和国家更加重视中医药发展,更加注重发挥中医药的作用,更加关注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去年四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确定了新时期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明确了扶持促进中医药在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文化六位一体的全面协调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强调了要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已列为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优先主题之一,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16个部门还专门发布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对中医药继承创新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和部署,组织实施了一大批重大的研究项目,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产生,特别是21世纪以来,以生命科学、生物技术、信息科学、电子科学、材料科学、复杂科学和系统科学为前沿的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间相互交叉、渗透、融合,新的学科不断产生,新的知识不断增长,新的技术方法不断形成。为阐明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以及关键问题的解决,为中医药学术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新的方法。我们更应该看到,人民群众的信赖和需求是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根本动力,长期以来人民群众信中医、用中药,积极运用中医药防治疾病和养生保健,对中医药有着深厚的感情。2007年,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科协等23个部门共同举办了为期三年的中医中药中国行的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宣传中医药政策,普及中医药知识,深入基层送医送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前不久我们对中医中药中国行进行了总结,受组委会委托,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对十万份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发布了中医药民众认知度调查报告,结果显示,90%的民众表示关注中医药的发展,88%的民众有过中医药的接触经历,53%的民众看病首先选用中医药或者是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这充分说明中医药拥有非常坚实的群众基础。

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中医药学术的创新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中医药学原创思维的内涵挖掘和丰富发展不够,以中医药学原创思维为基础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不够,没有取得重大突破。中医药学在强调遵循自身规律、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中医药的学术发展滞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进行创新发展不够,即使利用了一些现代科学技术,但是遵循中医药的原创思维、把握中医药的本质特征也不够。适合中医药的特点的研究和评价方法及其标准规范体系尚未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中医药的自主创新体系尚未形成,尤其是中医药的继承创新的高级人才奇缺。同时,由于历史背景,文化底蕴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医药学所认识的生命与疾病的复杂现象用传统概念表达的科学内涵很难被现在社会理解和接受。医药学的创新部分发展:一是要系统阐明中医药的科学内涵,应当充分运用中医药学的历史积累,实践经验,积极利用现代科学,特别是系统科学、复杂科学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展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对中医药学的本质特征、核心理论进行现代的阐述和诠释,赋予时代的特征。

二是创新发展中医药理论。以中医药防病治病实践为基础,特别是要针对实践中遇到的新现象,新问题征询中医药的原创思维,通过解释新现象、解决新问题,不断深化对人与自然及社会的关系,健康与疾病动态演变的规律,维护健康与防治疾病规律的认识,不断完善中医药学的原有理论并提出新的理论,使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三是创新发展中医药技术,以提高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和服务水平为核心,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需求为立足点,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加快中医药预防保健、疾病诊疗技术创新,加快中医医疗仪器设备、中药新药的研制,加快中药材的生产,中药关键技术的开发,提高中医药在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中的贡献率。

四是建立适合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方法学。应当根据中医药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复方用药等认识论和方法论,继承集生物医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复杂科学等研究方法,建立与中医药理论和临床诊疗特色相适应的方法学体系,丰富和发展生命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五是建立中医药的标准规范体系。在加强中医药基础标准、技术标准、服务标准、管理标准制修订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中医药标准规范体系的总体框架及基本内容、中医药标准规范的制定方法及基本要求的研究,使相关标准符合中医药特点,并把中医药的特色优势用标准规范的形式固定下来,并加以大力推广。

推进中医药学术创新发展我认为有一些基本原则应当把握。第一,坚持中医药学的原创思维。原创思维是任何一门学科创新发展的根本和灵魂,在中医药学创新发展中,只有把自身的原创思维作为理论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前提,才是真正的中医药的创新,而不是异化的创新,才能不断取得原创性的成果,形成原创性的优势。第二,坚持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继承和创新,是中医药学延绵不绝、生生不息的两个重要轮子。在中医药学的创新发展中,继承是基础,离开了继承中医药创新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本,无本之木。第三,坚持以临床时间和疗效为创新的基础。中医药学作为一门源于临床实践的科学,其理论和诊疗技术都是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形成并不断的创新发展的,临床实践既是创新发展的源泉,又是检验创新成果的试金石,对中医药的创新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第四,要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在创新发展中,既要积极运用中医药的传统研究方法,也要大大引进适用于中医药研究的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特别是通过多学科的联合攻关,可以加快中医药学理论与技术的创新,并形成最新成果。在中医药的创新发展中我们要高度重视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目前国际社会对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药的认识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我国与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的传统医药交流与合作快速的发展,由我国发起的《传统医学决议》在去年的第62届世界卫生大会上获得了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去年通过我国提案,成立了中医药标准技术委员会(暂定名),并决定将该委员会的秘书处设在中国。我国已与70多个国家签订了含有中医药内容的政府间协议94个,中医药纳入了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框架,中法第一批中医药合作项目已经启动了,中医药服务贸易列入我国与多边贸易的谈判范围。对外办医、办学和科技合作日益增多,中医药的进出口贸易持续增长,同时开展中药研究和中药人才培养,开办中医诊所和医院,开发和生产中医药的国家和地区也越来越多,接受中医药服务的人群不断扩大。可以说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步伐正在加快。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中医药发展在国际层面面临着新的竞争和挑战,特别是一些国家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对中医药进行研发和利用,以占据中医药技术的制高点,争夺中医药的知识产权和主导权,对我国形成了倒逼的态势。我们要抓住机遇,在大力推进中医药为更多的人提供维护健康和防治疾病的同时,更好的利用国际科学技术资源,促进中医药理论和技术创新发展,保持我国在中医药领导的主导优势地位,并大力的推进中医药理论实践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推进中医药的继承创新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靠中医药行业自身的团结和谐、奋发有为,也需要各方面的重视和关心,更需要各技术多学科领域的支持和参与,共同推动健全中医药的科技创新体系,建立中医药科技创新的平台,完善中医药科技创新的机制,促进中西医的优势互补,相互汇聚的态势,共同提高。在此,我代表中医药界的全体同仁真诚的希望和倡议广大的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进一步关心、支持并参与到中医药的科学研究当中,共同探索中医药的奥秘,让中华民族的这一瑰宝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

推动中医药的技术发展对于发挥我国的原创优势,推动自主创新,繁荣我国医学科学,维护和增人民健康,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和国际影响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包括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中医药一定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一定会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为人类健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2010111日)

 

 

 

                                      转载于中华中医药学会网站

抓住机遇  科学谋划加快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步伐

──在全国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全国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经验交流会今天在无锡隆重开幕了。刚才,有关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同时我们还颁发了全国中医医院信息化示范单位牌匾。在这里,我代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向出席这次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致以诚挚的问候!向获得全国中医医院信息化示范单位称号的20家医院表示衷心的祝贺!

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得到很快发展,中医药服务信息手段越来越先进、越来越方便,中医药信息化的巨大社会价值和经济潜力也日益显现。十一五期间,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在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基础性和开拓性的工作,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一是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不断加强。十一五期间,各地中医药管理部门根据《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加强政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改变传统办公方式和服务模式。在电子政务和办公自动化建设中,积极开展中医药政务信息网络和数据库建设,努力实现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在中医药门户网站建设中,努力实现公众留言、网上政策解读等便民服务窗口,增加群众互动栏目、调查了解民意内容,扩大网上服务功能,启动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设,拓宽公开形式。北京、山西、吉林、江苏、浙江、安徽、河南、四川、陕西、甘肃、湖南等11个省市中医药管理部门分别建立了独立的门户网站,其他地区在卫生部门网站全都设立了专门的中医药专栏;北京、天津、成都、湖北等中医药大学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建立了数字图书馆,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山西中医学院等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博物馆相结合,建立了中医药数字博物馆,实现了中医药资源的有效共享。通过电子政务建设,提高了中医药管理部门的科学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加强了信息沟通,强化了便民措施和服务功能,为加强中医药管理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信息资源开发与标准研究不断推进。通过构建全国中医药信息单位协作网,由数十所中医药院校及研究院所参与,以中医药科学数据共享中心为依托,研究开发了临床术语数据库、中医疾病诊疗数据库、中医疫病文献数据库、中药基础信息数据库、民族医药数据库等一批中医药数据库,为中医药信息化奠定了基础。开展完成了中医药标准体系框架研究,制订和公布了中医基础理论术语、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等27项国家标准,以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等209项行业标准。开展《中医结构化电子病历功能技术规范》等制订研究,参与了世卫组织《经穴部位》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国际疾病分类代码(ICD-11)》传统医学部分的编制工作。这些都为中医药信息标准的研究制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效推进了中医药标准化进程。

三是信息化基础研究不断深入。研究建立了中医电子病历系统、中医药术语标准数据库检索平台、重大疑难疾病文献信息查询系统、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医药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中医医疗质量监测网络、中医药继续教育网络等一批新的应用系统,其中中医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得到广泛推广,并获得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对中医医院临床科研一体化研究工作产生了较大影响。配合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同步开展了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信息共享与开发技术平台构建研究,设计了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设计方案、基本功能规范、基本技术规范和建设指导意见,为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建设方案和蓝图。

四是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是现代化医院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与支撑环境。近年来,各地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和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得到广泛应用,一些中医医院在电子病历、临床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从对近100家中医医院调查分析显示,近3年平均每家医院累计投入信息化建设资金达1100多万,96%以上医院已具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76%的医院已具备医院信息管理与检索系统,58%的医院已具备电子病历、远程医疗和医学影像系统。从所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来看,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改善医患关系、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化医疗环境、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惠及百姓和实现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

五是信息化人才教育体系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院校教育与继续教育相结合的多形式、多层次、多途径的中医药信息化教育格局。高等中医药院校开设中医药信息学专业或设立专业方向,在全国25所本科中医药院校中,6所专门建立了独立的中医药信息相关院系,9所开设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7所开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4所院校以及中国中医科学院开展了中医药信息学研究生教育,培养中医药信息化专业人才。去年,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和湖北中医学院的中医药信息学学科首次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入重点学科建设范围。上海、广州、吉林等地采用多种形式,有效、有计划地开展对中医医院管理人员和信息技术人员的信息知识培训,为中医药信息需求提供了人才保障。

六是信息技术交流与培训形式多样。由管理部门或学术团体组织的中医药信息化学术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先后组织了中医药电子政务信息交换系统培训、部分省市中医药管理部门网站建设座谈会,对中医药管理部门网站建设,推进政务信息公开等进行了培训和交流。2008年举办的全国中医医院信息管理人员培训,紧扣当前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标准化、区域医疗信息共享、电子病历、中医临床信息的处理及利用、现代医院中的新技术应用、信息管理以及信息安全等热点问题,提高了中医药信息工作人员管理与技术水平。各地也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培训、学习、交流活动,大大提高了中医药系统的信息化水平。

七是信息化示范工作影响广泛。为贯彻落实《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出的加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推进医疗服务信息化,改进医院管理,开展远程医疗,统筹规划电子病历,促进医疗、医药和医保机构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支持医疗体制改革重要任务,我局制定了《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去年,在全国组织开展了中医医院信息化示范工作。为了切实做好评审的实施工作,根据《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试行)》,我局组织制定了《中医医院信息化示范单位评审细则》、《评审评分表》、《中医医院信息系统主要功能现场测评表》,由中医药系统内外专家组成评审组,按照统一规定的测评内容、测评方式和测评程序进行了评审,评出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等20家医院作为中医医院、藏医院和蒙医院信息化示范单位。通过中医医院信息化示范单位评审,调动了全国各级中医医院开展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在各地产生了很大影响,有力地推动了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

在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中医药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从对信息化内涵建设和掌握能力的现状来看,信息网络基础建设还很薄弱;中医药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产品开发相对滞后;中医药从业人员应知、熟知、会知信息技术和水平还普遍较低。从信息化支撑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求来看,信息化标准提供的支撑还远不能满足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求;信息化创新提供的技术手段还不能促进中医药事业跨越式发展;信息化能力也还远远没有达到和中医药事业发展与医改新需求相适应的水平。希望大家通过本次会议,认真总结建设经验,交流应用成果,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凝聚力量,开拓创新,推动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的深入研究、广泛应用和不断发展。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充分认识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当前中医药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中医药医疗质量、满足中医药服务需求、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现实和历史意义。

一是有利于中医药事业持续性发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

当前,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为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为实现中医药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文化各项事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在中医药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中医电子病历,规范中医诊疗信息;建立中医药信息网络服务平台,传播中医药文化,实现中医药教育资源共享;健全中医药信息化体系,提高中医药信息标准化水平,更好地促进中医药事业可持续性发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

二是有利于完善中医药信息系统,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将信息系统列为主体框架--“四梁八柱当中八项重要支撑之一,提出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完善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建立和完善国家、省、市三级药品监管、药品检验检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建立基本药物供求信息系统等信息化建设要求。这些都为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具体任务和目标。

三是有利于中医医疗质量提高,满足中医药服务需求。

目前,国家医疗卫生服务信息网络建设逐步完善,基本实现了区域内医疗卫生信息共享,提高了医疗卫生信息网络服务水平,使中医药服务范围得到有效延伸、中医药服务质量水平得到提高。中医医院通过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优化就医流程,实现医院无纸化、无胶片化,减少患者排队、等候时间,提高医疗服务效率。通过建立中医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共享检验、检查、影像等诊疗信息,实现专家远程会诊、患者异地咨询、医生在线 调用和远程教学等,有效减少了患者诊疗费用,从而有利于解决民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更好地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服务需求。

二、抓住机遇,进一步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建设

随着新医改方案实施,信息化建设为医改提供技术支撑作用将日益凸显。信息化独具功能,促进中医药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围绕医改目标业务流程的变革,为全国范围内的信息资源共享奠定基础。最近一个时期,卫生部和我局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信息化的文件、标准和规范,内容涉及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综合卫生管理信息平台、电子认证系统、电子病历基本架构和管理规范等数据标准和规范。我们要更新观念,把握机遇,紧跟形势,充分认识推进和实现中医药信息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坚持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切实发挥信息化在推动中医药参与医改及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一是要统筹规划,符合发展规律。要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医院的功能定位和整体发展战略,认真研究和规划本地区下一阶段的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实现各部门、各单位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实现信息网络由分散建设向统一规划建设转变,细化、实化和深化医改中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各项重点内容和方法步骤。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不可能一步到位,必须分步实施。

二要注重实用,符合客观实际。医院信息化建设要量身定制,不能光跟着软件走,要充分详细表达自己的需求,切忌目标模糊不清、贪大求全;要认真分析现状,不能只提不切实际的口号,不考虑其投入效益和长远发展需求。要从简单、实用建设项目做起,从有限的目标和有条件的系统做起,同时注意系统的可扩展性。要善于通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实时采集、动态地观察医院的各种医疗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评价,逐步提升医院管理整体水平。

三要以人为本,符合中医特色。医院信息化的进程是医院业务流程优化和再造的过程,其中包含了大量优化管理的成分。信息化的目的不是单纯的实现计算机加数据库加网络,不是用信息技术固化原有的管理模式,而是改善医院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中医药信息独具特色,中医院有它的特点和规律。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中医药信息共享和管理平台,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减少患者等候时间;规范服务行为,保证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开发和引用信息系统要符合区域医药卫生服务总体需求,遵循中医诊疗规律、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符合中医医院工作流程,满足民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四要强化技术,符合现代要求。医院信息技术发展快,软硬件更新快,业务需求变化快。要不断推进信息化技术服务于中医药医疗、管理、科研、教育等领域的应用水平,关注和引进国内外信息化最新科技成果。开展远程医疗、远程培训,重视和分析研究下一代网络、第三代移动通信等新兴信息技术给中医药信息化带来的影响,及时提出中医药信息系统建设和升级方案,保证中医药信息化的先进性和适度超前性。目前,医院的信息化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简单叠加的系统很多,不仅没有实现系统的优化,反而增加了麻烦;还有一个问题是要加强系统的稳定性,有些系统常常死机,给临床工作带来麻烦。作为中医药管理人员,尤其是院长,要努力掌握必备的信息基础知识,了解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和进展,增强与信息网络技术人员沟通的能力,具备一定超前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适应形势发展需求,引导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三、不断创新,充分发挥示范医院的辐射带动作用

今年初,我局正式确定了20家中医医院信息化示范单位。这些单位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提供了先进的做法和经验,为信息化建设树立了榜样和标杆。我们要以信息化示范单位为基础,大力推进示范工作,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各示范单位应该围绕示范两个字,不断巩固、创新和探索信息技术和手段,加快研发和普及成熟、适用的信息技术手段,以点带面,努力促进医院信息化建设适宜技术的推广。今后,我局将根据建设情况,继续开展第二批全国中医医院信息化示范单位评审工作。

中医医院示范单位除了网络基础设施好、管理能力比较强、运行机制良好、建设符合标准规范、应用符合中医药特点等基本要求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要加强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临床应用的普及推广、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为促进中医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提供示范模式。我们将以示范医院为主要参与单位,组织建立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研究协作机制,密切结合医改要求,赋予研究及试点任务,开展信息技术,特别是中医药信息技术、标准、规范的研发、应用和推广工作。各地也要不断总结推广示范单位经验,组织学习、参观和交流,牵头做好本地区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和研究工作。各示范单位需要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

一是要加强规范应用。要带头运用中医药信息标准和规范,率先探索可借鉴的中医药信息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和模式,创新中医医院管理和中医诊疗服务模式,整合开发具有中医药特色、适合中医医院实际的信息系统。去年年底,我局与卫生部联合印发了《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推广实行医院标准化电子病历,这将对医院发展和管理产生重要作用和影响,有关部门对相关工作进行了部署。这里,我再强调几点:

首先,要高度重视中医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的顶层设计,积极参与中医证候、中医四诊、中医辩病辩证依据、中医诊断、中医鉴别诊断、中医治疗措施和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等数据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加快中医医院信息基本数据集标准化、结构化中医电子病历的应用。

其次,要积极参与制订《中医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征求意见工作,就《基本规范》在中医医院的适用性、可行性以及中医电子病历应用系统建设、区域中医医疗服务信息共享与协同等问题,结合深化医改的要求和中医医院实际,认真组织研究,积极向我局反馈意见。

第三,要抓紧开展基于中医医院临床路径信息技术标准研究。我局已启动首批10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征求意见和相关筹备工作,各示范单位要围绕中医临床管理行为、措施、模式、规范等特点,组织开展中医临床路径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前期应用,研究提出可推行的建设意见和方案,积极争取加入试点中医医院行列。

二是要加强科研攻关。要将先进的信息系统与现代科学管理模式引入医院管理系统,开展中医药信息化基础研究和科研能力建设,研究和解决中医医疗服务信息的临床科研数据挖掘与资源共享等关键问题,积极运用中医医院信息资源挖掘技术,建立符合中医医院信息分析利用的模式和方法,开发适合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医疗、科研、保健和康复信息利用系统,不断提高对信息资源的利用能力;积极与中医药科研院所、相关高等院校加强科研合作,多研究和开发基于中医理论知识的信息技术、信息产品;多研究和设计符合中医药特色和规律的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信息系统、中医临床应用基础研究信息系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等,扩大成熟、领先的信息技术和产品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充分发挥在本区域乃至全国的示范作用。

三是要加强指导帮扶。要以示范单位为基础,建立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专家指导组,帮助和指导各地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规划、产品选择、实施和评估等工作,培训中医诊疗信息的采集、处理、交换、传输技术流程,研究可复制的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模式,促进医院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重点帮扶贫困地区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规划制定、实施监理、绩效评估,拉近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差距,努力实现二、三级中医院信息化建设同步发展和全覆盖。

四是要加强学习交流。各示范单位要主动承担本地区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系列讲座、论坛、巡展等活动,成为中医药信息化培训实验基地,参与中医药信息化相关教材编撰,与相关院校共同开展医学信息专业学生实习、研究生培养工作。重视学习交流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有关部门要组织对示范工作的结果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估,以点带面,积极推动全国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

四、突出重点,把信息化建设规划中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当前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发挥中医药信息化支撑和推动作用,继续按照统筹规划、资源共享、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方针,推动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有序、平衡的发展。

一是加快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提升中医药行政管理水平。

要加快国家与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之间政务信息传输网和管理平台建设,尽最大努力改变中医药管理系统信息交换与共享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局面。近期重点完善中医药电子政务信息交换系统应用改造,整合各类中医药行政管理应用系统;搭建内部电子政务协同办公平台,逐步实现机关内部主要办公业务的数字化和网络化。这里特别强调要高度重视中医药政务信息收集、整理、分析质量,切实履行好信息报送职责,使信息共享真正成为各级管理部门了解动态、科学决策、指导工作的重要手段。

要组织开展中医药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制定、推广和应用工作,加快建立以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为主体的政府网站群,整合各地中医药管理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推广北京、吉林、青岛等地的做法,以政府门户网站为载体,提高信息公开质量,增强办事服务能力,创新互动形式,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水平。

二是加强信息标准化建设,建立统一评价指标体系。

要加快中医药信息基础标准、中医药信息管理与共享服务标准、中医医疗信息网络系统标准、中医药数字化技术规范、中医药信息标准分类规范等信息标准的修订和推广应用,促进网络互联互通、应用协同互动和信息共享利用。

要根据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的思路,设计和建立一套科学、实用和可操作的,并且符合中医药特点和规律的中医药信息化指标体系,科学评价中医药信息建设的效益和质量,正确指导中医药信息化工作进展。

我局正式启动《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修订工作,将进一步明确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规范、应用系统规范、信息标准以及应用规范、用户规范和信息化管理规程,特别强调了引入国家行业规范标准和国际标准等先进技术的必要性。各有关部门和医院要积极配合做好修订工作。

三是重视统计数据收集,建立统计信息共建机制。

中医药统计工作是信息化建设重要内容。要加快建立国家级统计信息中心,实现各地中医药管理部门、中医医院等单位各类统计信息网络直报,完善中医医疗质量监测系统。各地应以省为单位建立相应的统计信息部门,指定专人负责统计信息工作。

加强中医药综合信息统计工作,以《国家卫生统计调查制度》为依据,制定《中医药综合统计管理制度》,设计体现中医药特色、符合国情、结构完整的统计信息指标体系和统计方法,构建中医药综合统计数据库,为制定中医药政策、法律法规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四是认真调查研究,制订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规划。

今年是实施《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收官之年,也是科学制定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之年。我们将继续以抓好示范、经验推广、规范标准、设备准入等工作,推动各地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发展。要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以信息扶贫为先导,积极运用远程医疗和远程教育技术功能,加强对口信息技术支援,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在总结十一五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实施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广泛深入调研,科学确定信息化建设目标和任务,制定《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纲要》。各地要积极建言献策、支持配合,主动参与规划的调研制定工作。有条件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要结合自身发展现状,科学制定本地区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规划。单独制定规划条件尚不成熟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也要将信息化发展规划内容纳入本地区中医药事业发展整体规划中。

五、完善措施,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制度和措施是重要保障。这次会议十分重要,既是对落实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的交流和总结会,也是加快落实医改任务、圆满完成十一五目标、为十二五开局打好基础的动员会。完善保障制度和措施,对于做好下一步工作,推动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我们应该认识到,信息化投入除了改进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浪费之外,更主要的是能够提升医疗质量和管理效率。无锡市中医医院就是个很好的例证。这次的经验交流选择在无锡,既有经验交流,又有现场参观。尤其在昨天大家拿到的会议资料中有报纸上刊登的无锡市中医医院的经验。该院通过信息化提升了医疗安全质量,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促进了医院管理的科学化,这是他们深有体会的。各地要把中医药信息化摆在重要的位置,建立、明确中医药信息化工作机构,统筹规划,精心组织,科学实施。各部门和单位在信息化建设中既要为本地、本单位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信息技术和服务支持,又要在国家卫生信息化总体规划下积极参与各项建设,形成各部门共同推动信息化的良好氛围。

二要进一步抓好队伍建设。应该说,我们当前的队伍水平与国际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以美国医院为例,81%以上医院信息专业人员超过10人,31%的医院信息专业人员超过50人,而我国超过75%的医院信息人员还不足医院总人数的1%。我们要以院校教育、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为重点,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途径、重实效的信息化人才培养机制,实施中医药信息化普及性教育;要充分发挥中医药院校、科研、学术团体的作用,建立规范、系统、可持续的中医药信息化人才培养平台,采取多种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培训,下大力培养一批具备中医药学、信息学、管理学的复合型人才;要以中医药信息化项目为依托,加大信息化知识普及和培训深度,强化领导干部的信息化意识,提高信息化素质和应用技能,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紧密联系信息技术人员工作实际,按需施教,增强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各地要像重视引入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一样,重视计算机及其信息技术人才的引进,加快中医药信息化人才培养,并为他们创造较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千方百计稳定专业人才队伍。

三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投入大、周期长,一直是阻碍医疗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多管理者认为,多买设备、多建房子、多培养人可以,但是搞信息化是赔本的买卖。资料显示,早在1993年美国的医疗信息化支出就达到75亿美元,目前,每年已达到300亿美元左右。大部分医院信息化投入占医院总收入的3-4%。我国香港医管局从1991年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2005年投入6亿美元,2007年是10亿美元,2010年将达到20亿美元。按照卫生部的要求,医院每年用于信息化建设的费用,应该占医院总投入的1-5%,但实际上我国68%的医院信息化投入占总投入不足0.5%26%的医院不足1%2007年,中国医院信息化总投入只有63亿元。所以我们要研究制定加快中医药信息化发展的投融资政策,积极开辟投融资渠道,促进信息化建设步入可持续性发展轨道;要紧密结合国家拉动内需政策,加快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加大对中医医疗机构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中医医疗机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投入。要强化项目科学论证,在加强工程建设的同时,要充分提高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水平,避免重复建设和低水平建设,严格实施招投标、政府采购政策,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和资金管理,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四要进一步抓好管理维护。要将信息化管理作为中医药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的组织保障体系、规范标准体系;要不断创新和改进管理模式和方法,重视顶层设计,完善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管理、运行、维护和绩效评估等制度。要切实加强运行维护工作,建立专业运行维护队伍,充实人员力量,完善运行维护手段,将中医药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经费列入定期财政预算,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长期发挥效益。

五要进一步强化信息安全。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加快中医药信息网络、政务内网安全保障系统建设,完成中医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建设和完善信息安全监控体系,开展信息安全定期检查,加强对管理维护服务外包企业的监管,提高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制,强化广大干部职工的信息安全意识,建立和完善维护中医药信息安全的长效机制。完善中医药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响应机制,加快推进中医医疗机构信息备份系统建设,增强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的抗毁能力和灾难恢复能力,保证重要业务信息万无一失。

同志们,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经过中医药系统同志们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与其他行业和中医药事业实际需求相比,中医药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发展阶段,存在较大的差距和不足,需要走的路还很长。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加快中医药信息化的步伐,使信息技术在中医药管理和中医药防病治病的实际应用上取得创新性进展,努力开创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的新局面。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让我们以本次会议为契机,互相学习,广泛交流,兼收并蓄,共同进步,以信息化带动中医药现代化,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与管理水平,为促进中医药事业持续和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201041日)

                                    转载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

万物毕罗 何足以行

孟庆云

躬逢盛世各界关注中医得获前所未有的声援赞誉和投入。此时此际令人思考的是万物毕罗何足以行此行足下路向何方作为几许

欲明路向须先知当代中医学术现状和势态。当代中医学术的现状和势态的特征是转型。中医学经历先秦的肇创期、秦汉的奠基期、魏晋隋唐的自为期、宋金元的发展期和明清的承继期后在整个20世纪都属于传统中医向现代化中医过渡的转型期。引发转型的原因是培育中医发展的文化环境发生变迁和随着西学东渐西医学甫入国门后与中医学互动所致。转型主要表现在学科的分化与重组新病名的引进病概念的强化辨证论治内涵的拓宽对某些西医学知识和方法的吸收和使用医生临证的思维方式有所分豁以及文献表达方式及病历书写内容的取新等等。一句话是当代中医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的重大变化导致了学术的转型。

催助转型的动力有三一是社会对中医需求的扩大与提高包括医疗需求、养生保健、法律要求、国际交流等二是社会为中医学提供了新的物质条件、技术条件和科学新理念三是新一代中医基础知识结构的改变学习中医专业以前的学业基础是现代科技和科普知识对现代科技体系的知识容易互动和吸收。以此转型成为历史的必然。

转型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转向西医把自己融进了西医成为西医的一部分。另一种是在自我保持前提下实现自我超越笔者称此为中医现代化。笔者还认为中医现代化应该是在新形势下中医学发展的主要目标。

在中医现代化的目标下中医何以足行我认为值得重视和思考之处有三。

一是阐述原创思维弘扬特质。

中医现代化以继承发扬传统学术为主旨不是片面要求借助现代科技推出一些表在层面的创新。现代科技对中医药的武装或换装以及结合毕竟是发展中医学的外在硬件中医学理论体系才是中医学术的核心它是中国科技原创学术中的典范无论是从文化优先或原生态弥足珍贵而论还是从中医学走的是另一条从整体认识论探索人体生命的道路而言中医学理论体系都应该继往开来、“接着说”、发扬光大而不应该被现代所“化”而且要以它的基质去包容、接纳现代科技使中医药的特质在阐述原创思维的过程中得以弘扬。

元末明初的医家王履曾说“端本澄源中含至理执其枢要众妙俱呈。”中医学理论的特质堪为其枢要此枢要有哪些简捷而论主要是天人合一与自然至理的哲学观整体求解和模型化的方法论以及意象的思维方式等。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主干是国人认识世界的基本路线。在中医理论中有“人与天地相应”、“人与天地相参”、“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与四时之法成”等诸多说法天地人为三才天人合一即“道在于一”。当代很多学者认为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科学的重大贡献之一。在科技高度发达以后驾驭自然、索取自然乃至破坏自然而遭到报复之际欲求可持续发展科学观应该回到古代天人合一的原点上来。《周髀算经》有言“知地者智知天者圣。”中医学理论始于“究天人之际”“善言天者必应于人”诊治、预防、养生皆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察天之五运并时六气”“顺时气养天和”。中医学理论也贯穿道家“自然至理”的意念以自然之理为至高至上、自然皆合理合理皆自然强调“道法自然”。中医学以元气生成论的整体观阐述人体重视从整体调节入手祛病健身重视人体的时间结构时间是自然的衍生过程。这与西方科学的构成论的整体观、重视人体的空间结构大异。中医以整体的关联性认识人体和宇宙、整体与局部提出了“应同”的理论即“善言应者同天地之化”“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人是小宇宙人体之局部有整体之信息。这一论述成为治病从整体求解的理论根据。中医学在反复入微地观察人体之后又发挥《易经》“象”的理论把实体的脏腑提升到藏象的层次用藏象的理论模型来阐述脏腑的功能和与其他的联系。意象思维也是中医临证常用的思维方式之一中医以此常语称“医者意也”。这种思维方式的特点是以其关联特征从局部推求整体从模糊认知全貌。从目前发展起来的分形理论和模糊数学等都预示中医学的思维方式有着深邃的理论内涵和发展前景。中医学的理论思维属于中国科学的原创性思维对这些独具异秉的学术遗产当代中医学人当竭尽心智论辨昭晰光大其理才堪言作为。

二是运用现代化的理论研究方式。

以人体生命特征为研究对象的中医学理论据气、形、质而阐述人从天真到疴瘵的过程、机因和论治的理法方药。从究天人之际入手临观八极览观杂学及于比类通合道理。古代的研究方式主要是个人行为明·徐春圃曾创立一体堂宅仁医会清代张志聪办过侣山堂开群体研究的先河但仅仅限于讨论和著书。20世纪50年代始建国家研究机构以来开展了实验研究是为创辟。中医现代化要求在研究方式方法上继续提升。承担中医现代化重任的中医理论研究其方式方法应该是

在思维上是创造的。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是科学也是艺术。创造性思维是人类独具的专长是诸种思维活动中的最高表现形式。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就蕴源于先民的原创思维。它和理论的真理性、价值性是一致的以其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和气血概念等导致藏象经络等理论的发明。中医学发展到今天按照原初路线走下去仍有广阔的空间而不是无路可行。中医学应该在充分阐释原创理论的前提下提高创造思维的能力捕捉新信息激发创造思维运用新技术调动群体智慧加工新信息积极反思与整合新旧信息把握机遇运用想像和联想拓展创造思维的空间等。在延续中医传统思维方式的同时也要改变一些思维习惯包括重视求异思维在思维方式上实现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的辩证统一。以思维能力的提高来推动理论的发展。

在实践中是参与的。实践是医学理论的母体。医学理论的发生有两种动力机制。一种是从临床实践中积累经验之后运用理念框架(例如哲学等)经加工萃为理论再去指导临床。另一种是先实验研究然后对其资料和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和逻辑总结概括为理论再去指导临床。这两种实践路线都是发展中医理论所必须的。中医学还要着重对“形”、“质”方面的内容的实验研究补充有关知识的不足。在实验研究方面更需要有研究方法的创新。如对藏象经络的研究不能停留在经验科学与实证主义之上。

在范围上是开放的。开放包括理论框架的开放和研究主体人才结构的开放。在中医学理论发展的长河中理论体系随时都在汇百川而成巨流。理论框架有两次大规模的扩展一次是把阴阳五行发展为五运六气由此引发了金元四家之崛起和气化学说、病机学说的完善另一次是外感热病学在伤寒之学后发轫了温病学说。时值今日随着研究内容的丰富有非中医学人的参与即多学科研究中医的学术开放将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新思路补充新鲜血液。

在方法上是系统的。系统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意义。系统科学的理论以其整体系、层次性、联系性、有序性等对天人合一、藏象系统、全息观念等可以作一定的解释。天人合一可比拟为大系统“生气通天”有耗散结构的思想。可以用系统论的观点定义健康健康就是构成生命三要素(物质、能量、信息)之间的运动变化而实现生命活动三大特性(功能的有序性、结构的整体性、人与环境间的耗散结构性)的综合而达到的自组织状态。但系统论毕竟是从空间构造性出发建立的理论与中医学重视时间结构的特质还是有差异的。有学者提出用综合集成法统理中医化无非是把不相统属的中西医学及科技要素加合起来因其论者尚不晓中西医学的特质是说难有发展。在科学上没有万能的理论和技术系统科学的方法中医学可以借鉴、援用但不能被其统包代替中医学总要据自身的研究对象和特点在探索中创立适合自身的研究方法。

在组织上是群体化的。个体化的科学研究已经无法胜任现代的科学研究。欲承担当代重大科研项目应该是有组织的群体是高素质多学科成员的组合有科研帅才的带头人策划并负责组织管理才能承担艰巨的科研大业。

三是自强作为排除干扰。

百余年来对中医发展的噪音太多洋务运动思绪蘗出的废医之论积渐至民国演为取消派嚣谑一时。有的中医也惟恐不能融入西医。杨则民先生率先提出中医学是独特理论体系的特识命意后中医遂自相引重。当年萧龙友先生曾在《整理中医药学意见书》中论道“惟是今之医守旧者自以为能执迷不悟维新者则又偏于西说而以古人为非此两失之道也。要知医无新旧只有是非吾但求吾之是可矣不必他议也。”但是取消派余音未绝轻薄为文哂不休21世纪初还曾有一时的喧闹。在善意的讨论中又有补天派、重构派、结合派等论派各说齐陈。恩格斯说不同概念的两个渐进线不能相交。中西医学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藏象经络与器官脉管概念不同不能相合。中医学与西医学及其他科学的关系是“自强作为通其可能存其互异”的关系既不能在设想的融合中求生也不能冀望于其他学术的扶助50余年的经络研究已经做了很好的说明手段、仪器可以使用关键的实验研究还须创新于自得。

从中医现代化的目标来看中医学只有在西医视野之外的原创道路上继续前进弘扬传统的医学发现和医学发明才能以其出新而增益中医学理论体系。切莫为取新耳目避熟就生取新弃本。正如胡塞尔所说“我们切勿为了时代而放弃永恒。”科学无排他性不同体系的内容不可以替代可以沟通。在中医现代化中并不排斥分析方法没有分析就没有高水平的综合通过分析化复杂为简单西医学的分析成就烜赫但对生命的整体认识是自然至上的用分体的加和所表述的整体其分析层次越多误差越大。对中医没有的治病救人技术都要拿来我用然而引进不是替代要先引进后吸收。实验是方法手段不是终极目标切莫为实验而实验有些证明定义的实验是把简单事弄复杂了是浪费。要充分发掘中医的理论资源顾护原生态才能“变而不失其正”“遗形而存其神”。理论是佳构之体是乐章之谱离体之用难免失精离谱之唱荒腔走调。

近年来媒体时有张本倒退观念者中医教育立基于大学已半个世纪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博士硕士和数万学士却有撰文者语云各承家技与师带徒能传实学而最堪用。上世纪30年代叶橘泉先生就在《明日医药》上撰文指出“整理中国医药必须开设有病房的医院进行科学研究。”中医兴建综合医院在病房诊治病人实现了现代意义的临床然而拔高坐堂之词屡见报端。还有的出版社以出版《批评中医》和不负责任的医学著作为开拓市场计。近日北京师范大学周桂钿教授提出了危害科学的“三子”三子者“棍子、骗子、傻子”也。我认为称其傻子的人虽然迷信“科学”惟舶来是从倒是能借助某些东西在唬人中猎名取利岂能称傻子应该叫“混子”才是。棍子者是“伪科学”、“不能证伪”论者的打人之器。骗子者打着科学的旗号骗名取利包括论著、职称、课题基金、学衔等。混子们以引进和模仿为创新爆炒概念杜撰新词循环证明以拼盘为挖掘。《庄子·大师宗》有言“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骗混之作其成果档次愈高离中医理论的特质愈远。

世界是多元的。近年来有学者指出真理和学术都是多元的。对于医学来说发生是多元的发展至今仍有中西之别。西方科学是物理时空选择东方科学是生命时空选择西方是元素论东方是元气论。对于医学来说西医学是构成论的整体观中医学是生成论的整体观。当代各门科学之间有互动互补和学科交叉的大趋势但都以主体意识发展自身西医学的形成就是如此。9世纪中叶有不同学源的4名医生在意大利萨勒诺建立了西医最早的医学院一个希腊医生一个拉丁医生一个希伯来医生一个阿拉伯医生传承了以希波克拉底、盖伦为主流的医理和技术培养了人才揭橥了西医学体系的发展。后来远传法国宫廷名闻于世。当代中医学逢此整体化与交叉科学的时代也应该与哲学、科学、技术等结成联盟蒇谋生知厚积捷发在中医现代化的进程中构建起有东方科学特色的人体生命科学。

            转载于《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年第16卷第1期卷首语

用唯象理论促进中医现代化

杨学鹏 张维波

20世纪80年代,钱学森先生对中医现代化提出一个总的设想,不是针对一病一症、一方一药,而是提出一个中医现代化的整体战略。

中医是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中医是我国几千年医学实践的系统总结。钱学森先生指出:中医是自然哲学。这里,钱先生并不是说中医是一门哲学,哲学是不治病的,而是说中医具有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被称为历史的轴心时代,世界几大文明古国在轴心时代,宗教与哲学各有突破性的发展,形成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就医学而言,在中国有中医、在欧洲有以医圣希波克拉底为代表的希腊医学,轴心时代的医学为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时代决定了中医是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春秋战国时代,中医发展比较迅速。古代医生的主要方法是观察,观察自然,观察人体,特别重视人整体的生命节奏、生命轨迹。古代医生的思维方式是综合思维,不仅关注形,也关注神,特别重视形神之间的关系。古人重视气候对健康的影响,同时也探索社会以及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因此,古代医生在临床实践中非常注意吸收古代的科学知识。

中医认为,医生应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医生应具有百科全书式的知识结构。古代医生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然而通过观察获得的感性材料是零碎的,分散的,于是医生用想象去补充缺少的事实,用想象中的联系去代替尚不知道的实际联系,以期画出一幅比较完整的图像。整体观、综合思维、观察、实践,经验加思辨构成了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同为自然哲学模式的欧洲医学在文艺复兴之后,开始了现代化进程。科学家发现把事物分解为若干部分来研究比较容易。如果搞不清楚,就再分细一点,这样一层层分下去,研究得很仔细。科学家认为,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部分认识清楚了,整体也就认识清楚了,这就是所谓的还原论。现代科学不再停留在单纯的观察上,而是使用实验手段、数学计算。因此,思辨在现代科学里没有了话语权,现代科学依靠实验,实验结果更可靠,而计算结果更精确。

分析科学有了实验和数学两个得力工具,突飞猛进,取得了辉煌的成果。虽然,希腊医学也是自然哲学医学模式,但欧洲医学在引入分析方法后,把人作为生物,对人体逐层分解,进行实验研究后,欧洲医学由自然哲学模式演变为生物医学模式、实验医学模式。

中医有与时俱进的特点。几千年来,中医一直根据实际情况和当时的疾病谱而发展。东汉末年,伤寒病肆虐,张仲景总结出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明末清初,温疫流行,温病学派应运而生。历史上,发生大病大疫之日,就是中医大发展之时,医生中的有胆有识之士脱颖而出,积极投入抗疫,破解疫病难题,创立新医理,创造新医方。

然而,中医发展始终延续着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几千年来一直没有改变。因此,中医被称为传统医学。钱先生一开始提出的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切中本质,是研究中医的理想切入点。

中医现代化

钱先生在1980年提出中医现代化,在当时这是一个很大胆的提法。30年过去了,现在再看,中医现代化不仅必要,而且迫切。

客观形势的改变要求中医现代化

首先是疾病谱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艾滋病、SARS、禽流感等新型传染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多发,而且呈年轻化趋势;还有网瘾这样的现代病。

其次,气候发生了变化,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多发。气候变了,中医运气学说就需要重新考核了。

再次,环境发生了变化,环境污染,城市热岛效应,噪声污染,光污染;同时,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时代给中医提出了新课题,中医必须快马加鞭,才不愧对与时俱进的传统。

自身特点使中医现代化困难多多

科学与医学的关系,犹如水与船的关系,科学是水,医学是船,水涨船高。正是得力于物理学、计算机技术等科技成果,现代医学取得了飞速发展。那么,科学技术发展了,为什么中医发展却相当缓慢呢?

因为中医这条船不是泊在现代科学的水上,而是泊在古代科学的水上,而且站在当今的视角看,古代科学是死水。钱先生提出:中医理论的缺点是它和现代科学技术挂不上钩,语言、概念是两套。要改变这种两套的状况,必须进行根本的变革,中医必须现代化。

中医理论具有古文化形态。中医典籍使用的语言为古汉语,今人读起来很困难。与现代理论概念清晰、准确的特点不同,中医概念笼统,一般不做定义,且有歧义。中医理论模糊,读过后往往不知道准确的意思。加之大量运用阴阳、五行、干支理论,让人望而生畏。

中医理论的古文化形态直接影响到中医教学。中国现在非常重视基础教育。中学教育重视概念的严格性、原理的严密性和体系的条理性。中医院校的教材虽然已不用古汉语,但是并未摆脱古文化形态的影响,仍然表现出笼统、模糊的特点,与中学教育之间形成隔膜。中医专业学生会遇到其他专业学生遇不到的困难。

中医的方法是观察,但与西方实验科学的观察方式不同。中医的观察是直接的、整体的、长周期的,包括观察人体各种生命现象,观察自然现象,观察社会现象。中医很少分解观察对象,并经常将观察的主体和客体统一起来考虑,如医家在自身上进行的自证实验。中医也讲究干预,中医的治疗就是一种实验的干预,但它是直接作用于人体的临床试验,通过干预——观察——再干预的过程,验证假说,获得对疾病和生命本质的正确认识,建构出理论体系。

中医理论既是唯象理论,也是人体实验医学,而西医是生物实验医学。西医除了临床观察,还做动物生理实验、病理实验、药理实验等等,然后转接到人身上。因此,西医不是唯象医学。

中医理论如何现代化

钱先生提出:要换装,变成用现代科学语言表达的唯象理论。对此,笔者的理解是要先有语言的现代化,表达的现代化。中医理论与时代严重脱节,换装是出路。

可以说,中医理论是用古代模式表达的唯象理论,是唯象理论的古代版;钱先生提出用现代科学语言表达中医唯象理论,建构唯象中医学,是中医唯象理论的现代版。用现代科学语言表达中医理论的同时,还要把中医理论里的古代科学知识更新为现代科学知识。

第一个中医唯象理论是《黄帝内经》。《黄帝内经》不是一部著作,而是一部论文集。但每篇论文只论及某一个主题的一部分,甚至只是一两句话。论文之间有重复的地方,也有不一致的地方。比如:中医重视形,又重视神,在《黄帝内经》里,形、神的论述是分散的,这篇论文有一个片段,那篇论文又有一个片段。

因此要建构现代版的形神唯象理论,要借鉴考古方法。正如考古人员把出土的文物碎片进行挑选、比对、拼凑,然后黏接成一个完整的文物一样,建构形神唯象理论的现代版。

中医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人体整体的唯象理论,但鲜为人知。《黄帝内经》里没有整体这个词,也没有整体规律这样的话语,但是《黄帝内经》里有这些内容,而且论述颇丰。整体在《黄帝内经》里是一个潜在的主题,有实无名。阅读《黄帝内经》,有时会遇到主题不明,不知所云的文字,对于这样的文字切忌轻易放过,应穷追不舍。只有经过对文字分析、比较,品味其意,才能从字里行间悟出主题来。挖掘潜在主题决非易事,因此中医整体理论一直被埋没。现代版不只是把古汉语翻译为现代汉语,会遇到许多文字翻译以外的问题,难点是古代版的一些结构性问题。因此方法很重要,要根据具体情况,选用、设计适合的方法。

建构唯象中医学,不仅要讲求方法,更要有全局观念。历史上《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医范式的成熟与定型,尽管《黄帝内经》是一部论文集,但是在它背后潜藏着一个体系。因此,建构唯象理论的现代版,必须把整个体系挖掘出来,对《黄帝内经》做一次全息显影。把《黄帝内经》潜在的唯象理论体系用现代科学语言表达出来是现代版的基本要求。建构现代版的工作复杂而艰巨、必要而紧迫。

唯象中医学用现代科学语言表达,应主题鲜明,结构完整,诸如零散的片段、主题隐晦等结构性问题一扫而光,学习中医的困难或将迎刃而解。这是中医现代化战略的关键一步。钱先生早有预见:我觉得要做到这一步,那就解决了一个大问题,中医的教学问题。

重视老中医经验。钱先生提出唯象中医学要吸纳老中医经验。他说:怎样把老中医的智慧总结起来,汇集成唯象中医学?我想可以用现代科学技术,即:一是用专家系统、人工智能技术把每一位老中医大夫的学问经验记录成电子计算机程序。这项工作在前几年已开始了,只是推广的问题。二是有了大量不同老中医指导下制成的各有特长的专家系统,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将其汇总综合……。三是综合的结果是唯象中医学……”

截至1990年,全国已制成500位名老中医的专家系统。研制老中医专家系统的初衷是为了避免老中医人走了,经验也被带走了的遗憾,用现代科学技术把老中医的宝贵经验记录下来。工作的出发点是积极的,但是达不到钱先生思想那样的战略高度,没有想到汇总综合这一步。所以,现在要接着做下去,对老中医专家系统进行汇总综合,充实唯象中医学。

医案很重要。钱先生指出:医学已有几千年历史,医案记录浩如烟海,这都是定性的点滴认识,现在有了新的方法,加上电子计算机的帮助,综合集成是可以实现的。唯象中医学还要吸纳医案记录的临床经验。

唯象中医学是对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的超越式突破,钱先生要求写出真正现代的中医书籍。这要一整套书,不是零星的一本、几本,要从人体理论到医理,到临床医学。

诊断手段要现代化。中医临床通过望、闻、问、切获得人体信息,然后辨证论治。望、闻、问、切不借助任何仪器,难以避免主观性、随意性。钱先生认为,为了突破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望、闻、问、切须仪器化,以保证临床获得的人体信息客观化、规范化。诊断手段仪器化是中医现代化必不可缺的一项工作。20世纪末研制老中医专家系统时想得很美妙,一台计算机顶一位老中医,10台计算机顶10位老中医。1990年制成500位老中医的专家系统,可是临床运用却遇到了障碍,因为缺少与之相配套的诊断仪器设备,就像火箭装配好了,却没有发射架。因此,中医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缺了哪一个环节也不行。中医现代化一定要有一个统一的计划

钱先生建议,中医临床要吸收少量的西医指标。事实上,现在中医临床已经使用西医指标,对高血压病病人测血压,对糖尿病病人测血糖。现在中医临床可谓双管齐下,一方面辨证,一方面用西医指标辨病。医生掌握双重依据,处方会更为周到。应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把西医指标与中医辨证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西医指标充实到中医范式里去。

钱先生建议,中医临床逐步增加西医指标,以了解更多的人体信息。他的建议完全具有可操作性,是可行的。钱先生肯定的概念是完全科学的,主张用系统科学的观点研究中医的,现在就着手去做。

运用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发展中医。钱先生提出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概念是对系统科学的重要贡献。这里的涵义是子系统的数量极大,上亿、几十亿……这里复杂简单的涵义是子系统的种类,后者少,几种、几十种,前者多,成千上万。简单巨系统与复杂巨系统不是量的区别,而是质的区别。西医在现代化过程中,使用分析方法出了偏差,可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中医现代化如何防止偏差呢?中医现代化只要牢牢把握住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概念,谨慎地选择科学工具,合理地使用,就不致于走错路。

20世纪末,曾有人试图用耗散结构理论解释中医。可人体不但是开放的巨系统,而且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它比许多物理和化学的巨系统要复杂得多。复杂在于组成巨系统的子系统花式繁多,相互作用又各式各样。打个比方,想把耗散结构理论用于中医,就像想用一个爆竹把人送上天一样地异想天开。现代科学里没有一个理论框架能容纳下中医,中医的理论框架只能从中医自身去寻找。

建立唯像中医学是中医现代化的第一步。接下去要在理论上从微观一直到整体,把它连起来。中医理论不仅是现象的概括,总结出规律,还有强烈的因果关系,阐明了现象背后的原因。如《黄帝内经》指出:老人昼不精、夜不寐的原因是肌肉枯、气道涩引起的气血运行失常所致。因此对于中医理论,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能讲出其所以然,挖掘出现象背后的深层东西,特别是经络气血的本质,然后运用于临床,同时指导中医诊疗技术的开发,提高疗效,即所谓明其理、利其器、善其事,这才是真正的中医现代化。

                   转载于《中国中医药报》20101129日第3

国际标准体系建设铺就中医药走向世界之路

李振吉

国际标准化组织(简称ISO)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主导者,是促进全球化和分享创新的工具,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离不开ISO这一国际组织,国际标准体系建设是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中医药借道ISO走向世界是中长期战略选择

在战略上,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建设大体可分为两步走,即制订与实施中长期战略和近期战略。作为中长期战略,首先要与ISO驻中国办事处(国家标准委国际合作司)合作,申请在ISO建立中医药技术委员会,并争取承担秘书处的任务,为中医药标准直接进入国际标准奠定组织基础。我国经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20106月,ISO中医药技术委员会(暂定名)将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体大会,研讨中医药国际标准的建设问题。

但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中医药借道ISO走向世界是中长期战略选择。这是因为ISO国际标准的制定与发布,需要通过严格的法定程序,即规划、提案、立案、备案公示、起草论证、确定草案文本、批准程序、发布出版等7个步骤和阶段。特别在批准阶段,要通过国家团体投票表决。通过ISO制定中医药国际标准的优势是,ISO作为国际上最大的标准发展者的地位得到了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认可,而WTO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它涵盖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知识产权贸易。因此,通过ISO制定与发布标准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普遍适用性。不利的方面是制定周期长,缺乏灵活性,短时间内通过ISO推广使用中医药有关标准的效率不会很高。

值得关注的国际企业联盟标准行动

2008年《国际标准化动态》第4卷报道,在电子、计算机和通讯领域,企业利用标准推广技术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为了拓展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具有共同市场利益的企业结成企业联盟,共同制定联盟标准,即企业联盟标准行动。企业联盟标准作为企业组织关系的创新,正在成为现代企业强化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联盟标准的制定过程一般是由多家企业或科研机构组成的结构松散的、非公司性质的团体。在组织结构上,企业联盟通常有一个由成员代表组成的成员大会或理事会,是联盟的最高权力机构,内部下设技术委员会等专业机构。联盟标准克服了正式标准制定程序和途径形成标准时间过长的问题。联盟标准作为正式标准的补充方式,具有制定速度快,对市场需求响应及时,知识产权政策灵活,标准推广高效等优势,在国家经济和市场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在成为市场上标准制定的重要力量。

国际标准化组织也开始接受联盟标准行动。首先是在战略上关注和重视联盟标准,美国将联盟标准作为全球标准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多样性和包容性的,支持灵活的标准解决方案,以联盟和论坛形式为代表的灵活新标准方案是全球性标准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IEC(国际电工委员会)考虑在现有充分协商一致的IEC国际标准体系之外,建立一个自我支持的IEC工作机构,为联盟和论坛提供经济高效的服务,以促进形成直接有限协商的、快速文件。同时,这些文件还可以转入到IEC协商一致的标准制定过程中,形成正式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也开发了标准制定快速程序。ISOIEC开发了技术快速变化的信息领域的国际标准制定快速程序,成立了信息技术委员会,标准制定更加强调经济高效,制定时间短,以市场为导向等商业方法。通过快速程序,可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将市场上流行的文件转换成国际标准。

企业联盟标准行动对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建设的启示

国际标准化组织关注企业联盟标准行动的意义在于提示我们国际标准化建设正在从传统标准组织的程序化向更加开放、务实、高效、灵活、快速、多样性和包容性方向发展;满足市场需求,创新组织关系和标准体系,是强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因此中医药国际标准体系建设也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中医药国际发展的特点和要求,积极推动建立更加高效、灵活、务实的国际标准体系。

企业联盟标准行动是依据市场上已有的标准文件,通过快速程序将其转换为国际标准。这为中医药国际标准体系建设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实质上也是一个中医药国际联盟组织,我们可以通过中医药国际组织标准的制定与发布来推动中医药国际标准体系建设。这也应成为中医药国际标准体系建设的近期战略。

由于制定标准的主体不同,广义的国际标准可分为狭义的国际标准、国际组织标准和区域标准。狭义的国际标准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所制定的标准;国际组织标准是由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世界上有300多个国际组织在制定标准,其中有40个组织,如世界牙科联合会、世界卫生组织等,他们的标准如果进入ISO目录就是国际标准,否则,就是国际组织标准;此外区域标准是区域组织制定的标准。

世界中联制定和发布的国际组织标准,类似于企业联盟标准。她不仅可以及时满足目前国际市场上中医医疗、保健、教育和贸易等方面对标准的需求,也可以为中医药ISO国际标准体系建设打下良好的发展基础,促进实现中医药借道ISO走向世界的中长期战略目标。

                  转载于《中国中医药报》201069日第3

中医学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

曹洪欣

文化的概念内涵十分丰富。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意识形态内容,也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部分。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由人来传承发展,有了人类社会必然形成相应文化。

中医学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做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中医学起源和发展于中国,她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弘扬的重要载体,是人文与生命科学有机结合的系统整体的医学知识体系。

中医文化与中华文化

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医学蕴含了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文化精华,形成了中医文化特色,体现在哲学、人文与生命科学的有机结合。中医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的精神财富和思想基础,也是发展中医学的灵魂和动力。

如何深刻认识中医文化,提高中医文化的认同感,理清繁荣发展中医文化的思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学术界围绕着中医文化的核心内涵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基本形成了共识。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我们提交了《发展中医,繁荣中华文化》的提案,建议通过中医服务民众健康,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中医学的科学内涵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命健康与疾病防治的医学科学,其科学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有效地吸取哲学、天文、地理以及人文等自然与社会科学成就,形成系统完整的生命科学知识体系。几千年来,不断丰富发展的理论有效地指导着人们的养生保健与医疗实践,形成理、法、方、药有机统一的中医理论体系。

二是强调天人相应、阴阳平衡、脏腑协调、形神统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注重人体内部整体恒动以及与自然、社会和环境的和谐生存状态,是人类健康追求的方向。

三是运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法,收集人体的外在信息,通过综合、分析、判断人体的整体状态(证候),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这种辨证论治的理论与实践既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个体化诊疗模式,又能够有效实现早期干预的医学战略前移的目标。

四是中医药、针灸、推拿等丰富的诊疗手段和方法,注重人体功能的整体调节,激发人体的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一方面疗效可靠、毒副作用小,另一方面能有效解决健康需求不断增加、诊疗技术飞速发展与医疗保健费用不断增高等矛盾。

中医文化的核心内容

中医学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和人文精神,是中华优秀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中医学的哲学思维。以天人合一、形神统一为核心,强调人体内部、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的生、长、壮、老、已的动态生命观,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以阴阳平衡为理论基础的人体动态平衡观,认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竭,疾病的发生是阴阳两者不和所致, 强调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

中医学的诊疗理念。强调治未病早期干预的养生保健思想;运用司外揣内、以象测内的逻辑思维与悟性思维相结合的辩证逻辑为主的诊断思维模式;平衡阴阳、协调脏腑、扶正祛邪的治疗观念。

中医学的道德伦理观。医乃仁术的价值取向、大医精诚的医德医术是中医不懈追求的理想信念。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基本职责,医德修养是衡量医生素质的基本要求,大医精诚是医者医德医术的至高追求。

中华文化对中医理论形成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中医学根植于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萌生、成长的土壤。中医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医文化来源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以阴阳五行作为生命和自然界的基本属性,以取类比象的方法来认识生命运动的基本规律,是一种生命文化,是有关生命与疾病的认知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既是中医理论形成的基础,又是发展中医理论的动力。《周易》、《河图洛书》等形成的哲学观、宇宙观、整体观、变易观,是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黄帝内经》把中华文化应用于认识健康领域,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医学的许多理念和《周易》相通,并逐步地融入儒、释、道的文化精神,吸收了自然科学成果,逐渐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中医学关于养生的方法、技术和丸散膏丹的炮制与道家文化密切相关,如道家道法自然恬淡虚无与重视精、气、神的练气、保精、存神的养生方法以及倡导内丹(静功)、导引(动功)等大大促进了中医养生理论的发展。有关医德的观念,渗透了中国传统道德理念,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如主中庸倡中和仁者寿的主张,形成了中医道德养生的理念。佛教学说传入中国以后,中医养生吸收了许多佛学理念,如修禅安神养心修炼等,使中医更加重视养心宁心的养生与治疗方法。

《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其诊治疾病体现了丰富的整体思维、辨证思维以及中和思维。如千般疢难,不越三条的病因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整体治疗观,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治疗观等。可以说,历代中医名著的问世与中医重要理论的形成,既汲取中华文化的先进理念,又促进了中医理论与实践的丰富发展。

中医学具有广泛和深厚的民众基础和社会基础,之所以历经几千年的历史而不断发展,并日益为世界所重视,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一方面,是由中医理论与实践的先进性所决定的,集中表现在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人们的养生保健、防病治病。另一方面,中医学有着丰富深厚的中华优秀文化底蕴,蕴含着中华民族在从传统走向现代过程中追求健康的智慧,受到中华民族的广泛认同。

发展中医,传播中华文化

正确认识中医,自立自强,坚持主体发展,使中医药在维护人类健康、繁荣中华文化中发挥更大作用;坚持继承创新,有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进一步认识中医学理论的文化底蕴以及在维护健康和弘扬中华文化中的作用,提高中医传承创新能力,丰富完善中医学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中医诊疗技术,全面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

加强中医学知识的推广普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中医不仅能治疗已病,更要发挥治未病优势,将服务的关口前移。采取群众看得懂、听得懂、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推广中医药文化,扩大社会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度。如组织中医专家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为广大群众普及中医药防病治病知识,使群众了解各种各样的中医药信息。如冬病夏治的机理、煎药的流程、理疗的途径、针灸推拿的作用、中药膏方的服用方法、中医养生知识等。让老百姓感到中医药方便、快捷、安全有效,在社会上营造重视中医的良好氛围,引导群众早期应用中医药服务,促进中医药在医疗保健服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繁荣发展中医文化。将中医文化建设纳入国家文化发展规划。加强中医药文物、古迹保护,做好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加大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保护力度,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创造良好传承条件。推进中医药机构文化建设,弘扬行业职业道德。开展中医学文化普及教育,加强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加强中医药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全社会尊重、保护中医学知识和关心、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推进中医药国际发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借助媒体、国际会议、报纸期刊,扩大中医药科普知识宣传;完成一批用于中医药国际医疗、教育和科普宣传的中医药教材、古典医籍,组织翻译和编撰现代中医药研究成果。加大对中医药一级学术期刊国际化进程的支持力度,促进中医药期刊走向世界;加强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世界记忆工程的保护。积极探索中医文化走向世界的途径和渠道,展示中医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科学性、特殊性及其与西医药的互补性,使中医学与中医文化获得更广泛的民众认知和认同,为民众健康造福。

中医学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中医学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中医学理论思想体现了中华优秀文化的核心内涵,中医学理论体系特点和丰富的诊疗手段在当今社会人类养生保健、防病治病方面体现出巨大的优势。充分认识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的先进性,发扬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必将为人类健康以及繁荣中华文化做出更大贡献!

                    转载于《中国中医药报》201078日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