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进展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06-26浏览次数:210

 

理论研究

 

(一)中医基础理论

【概述】

2014年,基础理论的研究主要包括:经络循经感传现象的机制、肺与大肠相表里、病因研究、诊断学、疾病辨证分型、证候实验、中医方法学、阴阳五行学说、运气学说、证候动物模型等方面的研究。

经络循经感传现象的机制一直存在中枢说和外周说。陈铭等观察了模拟胆经路线感传时大脑皮层第一体觉区(SI)地形图的变化。对15名健康成年无感传志愿者,通过脑电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自颅外记录SI的体觉诱发反应地形图,模拟胆经感传的方法,用柔软的画笔沿着胆经的路线经下肢部、躯干部直达面部以模拟感传的速度轻轻刷动。结果发现沿胆经路线模拟感传时,皮层体觉诱发电位(CSEP)地形图不仅在下肢代表区出现了高电位反应,而且在面部代表区也出现1个高电位。说明沿经脉路线施加的外加刺激可改变刺激穴位时SI诱发反应的分布,证实了外周动因激发是产生循经感传现象的决定因素。

肺与大肠相表里研究继续取得成果。郑秀丽等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在“肠病及肺”过程中呼吸道和肠道微生态的同步动态变化情况,探讨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微生态机制。以三硝基苯磺酸-乙醇相结合的方法诱导实验性大鼠UC模型,分别在造模后第82950d三个时间点对呼吸道和肠道的需氧菌总数、厌氧菌总数、肠杆菌、肠球菌、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梭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进行同步检测。结果发现UC大鼠出现肠道菌群失调,益生菌数量减少,条件致病菌数量增多。其呼吸道部分菌群同步出现相关变化。认为微生态菌群的变化可能是“肠病及肺”的机制和表现形式之一。潘长林等指出,临床中常见胃肠功能衰竭与呼吸衰竭同时存在的患者,其中一方面的纠正失败均可导致整体治疗困难。针对临床中呼吸机脱机困难的患者,潘氏采用肺、肠同治的方法,使患者的呼吸机脱机成功率及消化道症状均明显改善。该研究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临床体现方面有新的展示。

病因研究方面。郭梦倩等认为应加强对外湿致病的重视。认为外湿来源于水的意象,与周围环境湿度增高有关。外湿导致的疾病具有广泛多样的特点,首先犯肺,尤其易从皮肤肌腠而入。外湿虽为阴邪,不仅能伤阳,又能伤阴。外湿致病,多兼夹他邪而至,特别是疫病之邪,常和湿气共同为害,导致流行性疾病的爆发,特别是近年来,SARS、禽流感等疫病的大规模爆发与外湿均有一定关系。

诊断学研究方面。李乃民等通过文献考证,发现有关舌体各部的病理变化应脏腑病变之说在《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明代以前中医名籍中均无记载。在全息生物学理论指导下,经临床观察,李氏认为舌是人体全息胚投影。其全息胚在舌的表象,即舌是一个俯卧人体投影,腹在前、背在后、俯卧于口腔底部,其脏腑分区即按此全息胚所应处位置形成。朱穆朗玛等采用上海中医药大学研制的舌面一体仪,观察了157例慢性肾病(CKD)患者不同肾功能分期的舌象特征。结果:①肾病各期和正常人(30例)比较RL值均有明显降低;肾病CKD1234期和正常人比较GB值均有明显降低;不同肾病分期间RGBLCKD1期、CKD2期较CKD4期有明显降低;CKD123期较CKD5期明显降低。②肾病5组和正常人比较裂纹参数均有明显增高;CKD5期和正常人比较腐腻参数差异明显;CKD345期和正常人比较剥脱参数差异明显;随着肾功能下降,不同肾病分期组间CKD1期、CKD2期较CKD5期的腐腻指数、剥脱指数明显降低。吴凡等观察舌象为黄腻苔的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各20例(实验组),并比较这两类疾病的黄腻苔在微生态学和细胞凋亡指数上的异同,以15例健康者正常舌象为对照组。结果发现,实验组细菌总数高于对照组,细胞凋亡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黄腻苔在微生态学和细胞凋亡指数上与疾病的种类无必然联系。

疾病辨证分型研究方面。桂明泰等观察了1 0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证候因子分布特点。结果:①证型分布为:阴虚阳亢(35.2%)>痰湿壅盛(24.2%)>肝火亢盛(23.6%)>阴阳两虚(17.0%),其中夹瘀者占61.8%,夹痰者占37.3%,血瘀阳亢者占54.4%。②主要症状依次有:眩晕、夜尿频、心悸、口干、失眠。③男性患者呕吐痰涎、面赤、目赤症状多见;女性患者眩晕、头痛、腰酸、膝软、五心烦热等症状多见。非老年患者头痛、急躁易怒、五心烦热症状多见;老年患者眩晕、头如裹、胸闷、畏寒肢冷、耳鸣、健忘等症状多见。

证候实验研究方面内容丰富。杨学等观察了太阳病中风证、伤寒证患者体质差异的免疫学物质基础。共收集20例志愿者,太阳中风证组和太阳伤寒证组各10例。观察两组患者在外感后第13514d的症状,并检测外周血免疫指标(CD4+/CD8+IL-1IL-6IFN-γ/IL-4IL-12sIgAIgM)水平。结果显示,太阳中风证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太阳伤寒证组,太阳伤寒证组外感后第13d的恶寒、头痛、肌肉疼痛、咽痛症状积分明显高于太阳中风证组,符合太阳伤寒证“卫闭营郁”的病机。太阳伤寒证患者Th1型免疫相对占优势,提示促炎相对占优势。太阳中风证患者Th2型免疫相对占优势,提示抗炎相对占优势。张洁等比较了外感风热证和湿热证患者(各30例)治疗前后外周血中IFN-γ、IL-4的表达水平变化,探讨免疫平衡在风热证和湿热证致病机制中的作用区别。另设10名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结果,风热组治疗前IFN-γ/IL-4比值明显降低,并于治疗后上升,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湿热证患者IFN-γ/IL-4比值明显升高,并于治疗后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认为Th1/Th2免疫平衡可能参与了外感风热证和湿热证的致病机制,这一机制由IFN-γ、IL-4所介导。乳酸脱氢酶(LDH)、脑钠肽(BNP)目前已经成为判断心脏损伤和心力衰竭程度的客观指标而被大量应用于临床。赵嘉晶等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00例血清LDH与血浆BNP水平、中医证型分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LDHBNP呈弱正相关。随LDH水平的降低,证型依次为:阴竭阳脱证、痰饮阻肺证、心肾阳虚证、气虚血瘀证、阳虚水泛证、气阴两亏证、心肺气虚证。陈小野从阳和汤治阴性疮疡论证肾虚证的非定位性。认为阳和汤的主要功效是温补肾阳,所以,阳和汤所治疮疡的主要病机是肾阳虚。一般认为阳和汤所治的肾阳虚性疮疡,是机体整体的肾阳虚,但实际上机体局部与整体的病理在性质和程度上也可以不一致。有时病因主要作用于局部,对整体的影响小。所以,阳和汤所治的肾阳虚性疮疡可以是局部的肾阳虚。阳和汤可单纯外用治愈疮疡更证明肾阳虚性疮疡可以是局部的肾阳虚。机体的任一局部均可“肾虚”,说明肾虚证是非定位的。

中医方法学研究的进展值得关注。“知识考古学”是法国思想史学家米歇尔·福柯所创立的一种新的思想史研究方法。司鹏飞等采用“知识考古学”方法,分析中医郁证理论的演变规律。认为郁证理论的发展不是线性前进的过程。在从属主题上,它经历了“运气学‘五郁’说-病机学‘六郁’说-情志病-现代精神病学”这样一个多次理论断裂和范式转换的过程,其话语对象也相应地经历了“岁气-气血痰火湿食等邪气-七情偏盛-精神因素及脏腑气机(心肝脾)”的转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郁”的概念不断的变化,由运气“五郁”的“抑制”到“六郁”的“郁结、凝滞”再到情志郁的“不舒畅”,并由最初的运气概念转换到了现行的病名概念。周敏等的研究实际上也符合“知识考古学”的精神。认为《内经》对“肾虚”的界定与当代中医肾虚()的定义并不一致。《内经》中相关肾虚的概念及条文显示,《内经》所言之“肾虚”未涉及“肾阳”、“肾阴”;书中关于自然性肾虚的论述被后世较好地保留与继承,但有关病理性肾虚的症候描述,却未被当代中医界完全采纳。贾春华等从认知语言逻辑心理学角度研究中医相关内容中的概念隐喻,相关内容详见“藏象理论研究”条目。

有关阴阳五行学说、运气学说、证候动物模型等方面的研究详见专条。

(撰稿:陈小野  审阅:孟庆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