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年鉴》大家庭——我与年鉴36年的友谊

发布者:年鉴网发布时间:2023-04-25浏览次数:14


成都中医药大学 熊大经

     

弹指一挥间,《中医年鉴》(后改为《中国中医药年鉴》)已届不惑,我们都昵称其为“《年鉴》”。我进入《年鉴》并为其工作已36年了。


回首36年前,我还是一名刚过不惑之年的中医。虽然之前我曾参与过《中医大辞典》《医学百科全书》等大型工具书的编篡工作,也初识中医文献及整理方面的相关知识,同时也认识中医界一些“天花板”级的老前辈。然对中医界医、教、研方面之动态、学术发展、科研进展、研究方向、临床研究等情况涉猎甚少。非常有幸在编写《中医大辞典》的过程中,于1974年认识了被中医界誉为“中医文献活字典”的南京中医学院的干祖望先生(此时之干老还戴着“牛鬼蛇神”之“贵冠”,享受着“劳动改造”之待遇)。干先生为人真诚待人和蔼,特别是对我等小字辈循循善诱、谆谆教诲,至今仍滋润着我等后辈。“文革”结束后先生“解放”了,先生重操心爱的旧业—“中医文献”。此时,在先生的引荐下,我和江西中医学院的朱锦善教授(他是由南京中医学院江育仁先生引荐,现已为国内中医儿科界之领头人)于1987年进入这个中医界少有的温暖的《年鉴》大家庭。彼时我等也步入了不惑之年。此年龄段,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在这个领域摸爬滚打也有十余年。而在这个动辄就是70、80高龄老中医为主的中医界里就只能算“小伙子”了。这个年龄段的 “小伙子” 在中医的十字路口上,对中医既懂非懂,既信又疑。在这个关键的 路口上十分需要老前辈指导引路。借用中医术语,此时的“小伙子”需要“活血通络、补气补血”,走入正轨。


 非常幸运,我等“小伙子”就是在这个时段诚惶诚恐、战战兢兢地进入了《年鉴》这个既温暖又严谨的大家庭。


 在《年鉴》这个刻骨铭心的大家庭里有享誉中外的专家,又有各学科领域的泰斗。邓铁涛先生、李克光先生、董建华先生、张伯纳先生、施杞先生、方药中先生、傅维康先生、侯占元先生、肖敏材先生、黄星垣先生等,对我等小字辈关怀备至,如父兄般孜孜不倦地予以教诲,他们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如春风拂面,至今仍影响着我。


大格局、大胸襟之上中医各届领导


《年鉴》之编辑工作是一个缺一不可、十分细致而缜密的系统工程。《年鉴》从选条到审稿,编辑部的老师们作了大量的前期工作。编委们也不分彼此,认真工作,撰稿、审稿、终审各个环节,编辑也十分严谨。


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领导的直接关心和支持下,《年鉴》编辑部各位老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之工作,走过了艰难的、不平凡的40 年。在《年鉴》工作的这些年里,我深深体会到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各届领导志存高远和格局、胸襟、气魄之大。20世纪80年代,在各大学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上中医领导从不多的校长基金中拨出专款用于《年鉴》的日常开支且逐年增加,这为《年鉴》的茁壮成长起到了强心似的作用。《年鉴》办公室的老师和学科编辑们如小蜜蜂,采撷当年学术国内期刊上之学术论文,分门别类,汇集编刊,此若满园盛开之百花园内采花酿蜜。


《年鉴》发展至今,不得不说是和历届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及编辑部的诸位老师们任劳任怨、认真勤勉的工作分不开的。前有睿智干练、被誉为《年鉴》的“阿庆嫂”娄月丽老师,中有谨慎温和的黄燕老师,现有聪明伶俐的徐丽莉老师。


《年鉴》是一部检索方便之工具书


《年鉴》诞生于1983年,由肖敏材先生等有远见卓实之中医先贤们倡议并创办,是一部实

用性极强的工具书。编委由国内知名学者担任。该书系将国内期刊公开发表之文章分门别类分科集成之大型工具书,集中医基础、临床、科研、教学及相关科研动态等,集中反映中医界一年来之学术研究进展,各临床研究之动态,是咱们中医人医、教、研必备之书。


《年鉴》是温暖的大家庭


我为《年鉴》工作已36 年了,深深感到这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大家不问职务、不问职称,只讲工作。我和朱锦善教授是以副教授职称进入《年鉴》的。在这个国内知名专家教授云集的集体里,我等年资低、职称低、水平低之“三低”晚辈,只有诚惶诚恐地拜在前辈们的面前虚心求教。然而我担心是多余的,前辈们没有想象那么可怕,他们大都和蔼可亲、学识渊博。在《年鉴》工作的这36 年里,我等“三低”小辈们向前辈们学到了一辈子难忘的知识和处事之道。同时我们也从《年鉴》集体照中站在最后一排“坐”到了第一排。在《年鉴》编委中也由“三低”晚辈变为“年龄老”“资历老”“相貌老”的“三老”编委了。


《年鉴》会议是一定要参加的


这些年,我等由“三低”变为“三老”,需要参加的会议也多起来了。各种各样的会议时时有。《年鉴》这个大家庭的魅力太大了,在我的观念里其他会议可以暂时不参加,但《年鉴》会议是一定要参加的。在我的记忆里,这36 年基本未缺席过《年鉴》的会议。记得那是在1989年,《年鉴》会议在江西南昌召开。那次会议是由江西中医学院承办。要知道那时我等“三低”编委只能乘火车前往。由于没有成都到南昌的直达火车,路上要走大概三四天,记得有次我从成都出发前去参会,到会议结束回到成都,一共花了33天。真是:


《年鉴》无华艳如初,


虚极不惑守静笃。


采得百花酿成蜜,


肘后案头工具书。


【熊大经】


编委简介


熊大经,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年起参加《中国中医药年鉴(学术卷)》编审工作。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员,第四批、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9年被四川省人事厅、四川省卫生厅等授予“四川省名中医”称号,2013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省十大名中医”称号,2022年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名中医”称号。主编《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十二五、十三五全国规划教材,任《医学百科全书·耳鼻咽喉口齿》副主编。先后承担国家级科研5项,部省级科研2项,厅局级科研6项。主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耳鼻咽喉部分、主撰《中医大辞典》耳鼻咽喉部分。获部省级奖励3项,厅局级奖励5项,发表论文50余篇,论著19部。



《中国中医药年鉴》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原为1983年上海中医学院创办的《中医年鉴》,1989年更名为《中国中医药年鉴》。2003年,《中国中医药年鉴》分为行政卷和学术卷,行政卷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承办,学术卷由上海中医药大学承办。《中国中医药年鉴(学术卷)》是一部全面反映中国中医药学术成就和学术进展的综合性、前沿性、权威性、史料性工具书,也是一部属于历史档案性质的工具书。


《中国中医药年鉴(学术卷)2022》为总第40卷,主要以2021年度全国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期刊为依据,选用公开发表于中医药期刊的高质量论文,包含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资助的论文3000余篇,围绕年度学术进展及热点,关注中医及中药学科重大项目的进展,聚焦科学研究的重大成果


载自《中国中医药年鉴学术卷》2023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