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陈计智)“民间中医药不能自生自灭,更不能让江湖游医打着民间中医的旗号,招摇行骗,败坏中医名声。”7月23日,在第四届岐黄论坛·民间中医创新人才论坛上,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所民间传统医药研究室主任刘剑锋说。
“中医起源于民间,民间的实践是中医的源头活水,民间蕴藏着许多行之有效的中医技术。”刘剑锋发现,近年来,民间中医受到文化、管理等方面的限制,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致使民间医药秘方及民间医学技术流失非常严重。
另外,中医的一些非药物特色诊疗技术,如舌诊、耳诊、手诊、刮痧、按摩、足疗、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旋转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等,大多来自于民间的实践,经长期证明,仍具有很大价值。如果能对这些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挖掘、整理、研究、推广,势必增强中医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中医药的服务能力。
当前,老百姓对中医药的需求巨大,致使江湖游医混迹其中,造成民间医药污名化。刘剑锋说,对于民间中医药的研究,需要我们在“沙中淘金”。
刘剑锋建议,应挖掘抢救,鉴别整理民间、民族医药,并加以总结利用,将好的技术推广应用,这对于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是一件紧迫且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
据悉,为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快促进民间医药发展”的要求,201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研究中心,部署中国中医科学院民间传统医药研究室工作,截至目前,各地卫生行政部门上报6096项目,有力推动了民间医药事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朱蕗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