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全国将打造中医药文化宣教品牌基 ...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06-26浏览次数:48

   

128~9日,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督导工作会议在河南郑州召开,“十二五”期间,全国共建设了52个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和基地建设单位,“十三五”期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一批品牌基地,着力将基地打造成为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平台。       

作为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十二五”期间根据《“十二五”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工作方案》和《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标准》,建设了52个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和基地建设单位。 

图为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之一河南中医药博物馆内景 

据不完全统计,收藏展出中医药文物、实物10万余件,编撰整理中医药名人典故、历史传说、逸闻轶事130余部。年举办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等各类活动600余次,接待海内外参观者400余万人次。

会议对“十二五”期间基地建设进行了总结,认为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已成为传承中医药文化,展示中医药特色的窗口;成为传播中医药文化知识,提升中医药文化素养的重要平台;成为培育中医药人员树立大医精诚职业道德的摇篮。基地为推动中医药走出去,搭建对外交流合作的桥梁;为中医药文化产业、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做出了有益探索。       

会议同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提出要深刻认识新时期基地建设的形势要求。充分尊重中医药原创思维的前提下,赋予中医药养生健康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表达方式。着力将基地打造成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平台,让基地成为中医药文化转化、创新的主体。要完善基地内涵建设,明确新时期建设定位、目标、标准,引领未来基地定位、功能。未来基地将实行分类管理,部分基地将成为“双创”主体。       

会上,各省(区、市)中医药管理部门文化建设工作负责人、各基地和基地建设单位负责人及专家等共同研讨“十三五”基地建设目标、基地建设标准。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云南省中医药民族医药博物馆、陕西省铜川药王山孙思邈故里等基地负责人在会上交流建设工作经验。 

转载自《中国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