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论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06-26浏览次数:71

 

 

继往开来  求实创新  把中医专科建设推向新阶段

 

回顾与现状

    一、中医专科建设工作的发展历程

    中医专科建设具有悠久的历史,自唐宋以来,中医分科日益细化,促进了中医专科学术与技术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专科临床经验。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中医医院的建立,中医专科特色优势得到了发挥,探索了一些建设经验。卫生、中医行政主管部门及时总结了这些经验,把中医专科建设作为发展中医事业的重点来抓,引导中医专科建设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中医专科的建设历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挖掘整理阶段,体现一个“广”字。这个阶段主要是建国后至80年代末。1984年与1987年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分别召开了全国中医医院专科建设座谈会和全国中医专科医院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医专科建设的通知》,鼓励各级中医医院加强中医专科建设,注意挖掘整理中医专科诊疗经验,有力地推动了专科建设工作的发展。第二阶段为探索经验阶段,强调了一个“深”字。从九十年代初开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明确提出,中医专科建设是中医医疗机构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中医医院分级管理、示范中医医院建设等项目中,也突出了加强中医重点专科建设的内容,并对重点专科的规模、人才、技术水平、特色疗法与专方专药、中医药治疗率等各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把中医专科建设逐步引向深入。特别是199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了全国中医专科(专病)医疗中心、急症医疗中心、中药制剂与剂改基地建设项目,各地中医或卫生行政部门也都建设了一批重点中医专科,积累了中医专科建设的经验,促进了中医专科学术与技术水平的提高。

    二、中医专科建设取得的成效

    1.中医专科建设促进了中医医院的发展  根据不久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所做的一次专项调查,167家中医医院的623个重点专科平均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4名,院内专科制剂6个,专科设备864万元,人均业务收入88万元,均好于普通科室,专科建设有力地带动了所在中医医院的发展,据同期对这些重点专科所在的167家中医医院的调查显示,院平均床位使用率649%,比全国中医医院平均水平高15个百分点;平均拥有医疗设备总值8276万元,比全国中医医院平均水平高613万元;人均业务收入76万元,比全国中医医院平均水平高23万元。沈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病专科的门诊人次和业务收入分别占全院的67%和50%以上。院办专科的加强又促进了专科办院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中医专科医院220所,拥有床位51420张,覆盖了40个专科,其中以骨伤专科医院最多,为71所,其次为肛肠专科医院,为20所;有一些乡镇卫生院、街道医院,也办成了具有中医专科特长的医院,如以骨伤专科为主办院的就有300多所,中医专科医院已经成为中医医疗服务的一支重要力量。

    2.中医专科建设促进了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  各级中医行政主管部门在加强中医专科建设中,注重了专科人才的培养。培养方式有专科进修、专门技术培训、专科骨干高级研修、名师带高徒等多种形式。在普遍开展专科人才培养的基础上,为了促进县级中医医院专科建设,199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实施了3000名“县级中医医院中医专科(专病)技术骨干培训项目”,各地积极配合项目的实施,在做到计划、组织、经费落实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将中医专科技术骨干培训纳入本地区跨世纪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如河北的“433”计划、安徽的“268”计划、河南的“112”计划、四川的“128”计划等。县级中医医院根据专科需求,选拔优秀人才,加强后续的在岗培训,使这项计划收到了实效。各级中医行政主管部门和中医医院加大了人才培养经费的投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一些省(市、自治区)设立了专项经费。全国中医专科(专病)医疗中心人才培养经费平均占所在医院业务收入的12%,有的高达4%。人才培养为中医专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围绕中医专科的临床科研也取得了较大进展,据623个专科调查统计,近三年共申请到国家级课题194个、省部级402个、厅局级371个,获得省部级以上成果243个、厅局级176个;其中98个全国和省级中医专科(专病)医疗中心共承担国家级课题120个、省部级171个,获得省部级以上成果124个。

    3.中医专科建设促进了中药的研究与开发  近年来,许多中医专科注意总结临床经验,根据疾病的不同证候类型和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积极研制专科制剂,筛选出一批疗效高、质量好、毒副作用小、价格相对便宜的专方专药,逐步形成系列,进一步提高了临床疗效,有些中医医院加强了制剂室的改造与建设,使院内专科制剂的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剂型发展多到几十种,品种可达到近300个。不少中医医院在院内专科制剂的基础上,开发、研制成新药,促进了专科技术的进步与推广,拓宽了医院发展的路子,走出了医、科、工、贸一体化发展道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全国中医医院急诊必备中成药的筛选工作,提高了中医专科用药的科技含量,促进了中医急症用药的推广应用。

    4.中医专科医疗中心建设工作成效显著  1991年开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择优、分批遴选出了67个全国中医专科(专病)医疗中心、急症医疗中心、中药制剂与剂型改革基地建设单位,与地方中医行政管理部门、“中心”所在单位共同进行了重点建设。“中心”建设贯彻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实施“科教兴业”战略,以医疗为中心,医、教、研相结合,初步形成了“中医临床重点学科群”及“专家群体”,医疗水平与中医优势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单病种质量管理促进了中医专科技术规范与标准化建设。在“中心”建设中,发挥了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中央与地方建设资金的比例平均达到了110。对31个全国中医专科(专病)医疗中心的调查表明,平均床位使用率为863%,拥有院内专科制剂17个,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15名,专科设备451万元,人均业务收入达176万元,明显好于全国中医医院重点专科的平均水平。这些“中心”的发展,为全国中医专科建设提供了新的经验,为提高中医专科学术与技术水平发挥了示范作用。

    三、中医专科建设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缺少整体规划,“重点不重”,档次不高,重点专科没有形成“拳头”;二是有的专科不专,创新能力不强,中医特色不够突出,疗效不够明显,实用性较差,示范性不强,重点专科没有形成“龙头”;三是学术与技术网络建设力度不够,国家、省级中医专科临床诊疗技术和经验、科研成果辐射面还不广,没有形成“势头”。此外,还存在着专科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有的专科虽然中医药具有优势,但却没有发展起来;一些专科建设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出现萎缩的现象;确有疗效的中医专科诊疗技术与方法的系统挖掘、整理、规范与推广工作做得还很不够,等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经验与体会

    一、加强领导是关键

    中医专科建设既要对传统的诊疗技术和经验进行挖掘与继承,又要不断发展与创新,任务重,难度大,涉及面广,需要多方面的协调和具备相应的基础条件。只有各级中医行政管理部门及所在医院的领导高度重视,在组织上予以保证,在物质上予以支持,特别是要排除各种干扰,扶优扶强,为专科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才能取得成效,辽宁省正是在领导重视,狠抓“名院、名科”建设的基础上,促进了专科及所在医院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重点中医专科的科学选择是前提

    是不是坚持科学地选择重点专科,是能否将其建设成功的先决条件。所谓科学选择,就是要在认真分析所在区域医疗资源状况和自身的基础条件、深入研究疾病谱的变化、中医特色优势的发展水平和中医医疗服务需求的基础上确定重点中医专科。同时,对确定的重点专科还要制定建设规划,加强培育,引入竞争。只有坚持科学选择,加大建设力度,抓住疗效、特色及服务、信息四个要素,在重点病种或病种的重点环节上明确学术与技术的主攻方向,重点专科才会健康发展。如果不进行科学选择,不采取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来确定,不引入竞争机制或不进行培育,而是经常更换建设单位,那么重点专科就不会发展起来,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记取。

    三、疗效与特色是生命力

    只有不断提高临床疗效,专科建设才能持续发展;只有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中医专科建设才有意义。只有特色而没有疗效,就失去活力;只有疗效而没有特色,就不是中医专科,二者缺一不可,不能偏废。我们强调中医特色,并不排斥积极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发展中医药学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目的正是为了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实践证明,专科建设只有围绕提高临床疗效才能收到实效;只有疗效提高了,才能提高信誉,提高效益,也才能更好地实践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一宗旨。

    四、培养人才是根本

    中医专科发展的生命力是知识与技术的不断创新,实现创新需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中医专科建设如果仅停留在临床实用技术和方法的水平上,没有一个人才群体进行不断创新,没有一支良好的人才梯队和配套的支撑条件来保证,这个专科就不会有大的发展。一些医院虽然有了重点专科的建设规划,也投入了相当多的资金,但由于没有抓住人才这个根本,专科建设没有大的成效。发展中医专科所需要的人才,应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既要有坚实的中医基本功,又要较系统地掌握现代科学理论与知识,特别是要具有深厚的专科知识与技术。人才不能只靠一个、两个,而要形成一个梯队、一个包括相关学科人才在内的综合群体。在人才培养中,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尤为重要。学科带头人的学术与技术水平,代表了一个专科的水平,全国及各地中医专科建设的实践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五、科学管理是基础

    科学管理出成果、出效益,搞好中医专科建设同样离不开科学管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各省中医行政主管部门分别建设了一批中医专科(专病)医疗中心,以点带面,推动了专科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有些中医医院对专科建设采取倾斜政策,使其产生规模效应和规模效益,从而促进了医院的发展。有的中医医院以技术为纽带,走出医院,开展了跨医院、跨地区的合作,不仅加快了本院的专科建设,而且使局部的有效技术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此外,许多医院从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出发,根据专科建设的特点,积极推进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的改革,采取不同模式,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如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沈阳市苏家屯区中医院等单位在重点专科建设中,强化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走大专科小综合的办院之路,两个效益迅速提高,使医院进入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

形势与任务

    一、面临的形势

    由于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和健康观念的更新,人们对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医的许多专科在治疗常见病、疑难病及调理“亚健康”状态等方面的优势越来越显现出来。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为中医专科在治疗老年病以及养生、康复等方面特色优势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医疗服务市场。发展中医专科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也符合世界医药科学发展的趋势。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医学的诊疗技术不断更新,提高中医药学术与技术水平愈显紧迫;面对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和技术实力,加紧对中医药研究与开发的现实,我国中医药学术与技术的国际领先地位受到严峻的挑战;尤其是随着医疗保险制度、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群众对中医药医疗服务需求的日益提高,中医医疗机构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中医医院要加强内涵建设,增强自身特色优势,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加快中医专科建设的步伐,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和群众的需要。

    今后一个时期,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医药的生命力,在于它的科学价值及其在防治疾病方面的独特显著的功效,始终不渝地抓好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和临床疗效水平是中医药发展的核心问题,加强中医专科建设正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重要途径和最基础的工作,是继承发扬中医特色优势的突破口,是中医学科建设和中医药学术发展的基础与重要内容之一,是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医疗保健的需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促进中医医疗机构内涵建设和加速中医药走向世界的迫切需要。我们必须站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把这项工作切实抓好。

    二、主要任务

    本次会议标志着中医专科建设进入了第三阶段,即巩固提高阶段,要突出一个“新”字。新的形势对中医专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机遇,要更新观念,探索新机制,加速知识与技术的创新,加强推广工作,在新的起点上把中医专科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中医专科建设要立足长远,站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对今后一个时期内中医专科建设提出整体规划,制订措施,完善配套政策。要发挥特色、形成优势,充分发挥中医特色和各重点专科自身的特色,形成疗效优势、规模效应和规模效益。要分类指导、分级管理,对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的专科提出不同要求;各级中医行政主管部门以及中医医院要各负其责,加强管理,脚踏实地、认真建设好重点专科。要分工协作、分步实施,对确定的各专科建设目标,要做到医教研等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分阶段达到目标,要点面结合、整体推进,既要抓好各级重点专科自身的建设,又要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由点到面,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再经过几年的建设,要使大多数中医医院都建成一至两个具有特色优势和规模效应的重点专科;各省都要建设一批省级重点专科,初步形成专业覆盖齐全、地区分布合理、中医特色突出、专科优势互补、创新能力较强、运行机制良好的中医专科体系,促进中医临床诊疗水平与中医药学术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对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医专科建设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医专科建设工作的意见》,请大家认真讨论,提出修改意见。我在这里重点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     认真组织实施“4751”计划。“4751”计划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加强中医专科建设,在“十五”期间实施的一个重点项目;“4”是指在“九五”基础上,再与地方中医行政主管部门一道,培养4000名县级中医医院专科和急症技术骨干;“7”是指筛选、培植70个中医重点专科,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地方中医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建设的中医专科(专病)基地。其中20个重点专科,要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实施的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相结合,要建设成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代表我国中医临床专科学术与技术领先水平的基地,要本着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综合平衡、引入竞争、动态管理、稳步发展的原则组织实施;“5”是指对中医诊疗具有优势的病种进行筛选,总结出50种比较成熟的中医诊疗技术与经验,推广应用;“1”是指从专科中药制剂中筛选出10个疗效显著、市场应用前景广阔的品种予以重点扶持,开发成新药,为了使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制定总体的实施方案,完善配套措施,形成良性机制,以保障这项计划顺利实施、取得成效。

    第二,抓好人才培养,确保持续发展。人才,特别是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在中医专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任务,各级中医行政主管部门和绝大多数中医医院都已制订了专科人才培养计划,关键是要抓紧落实。各地要在全面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实施的“3000”名人才培养计划、做好“4751”计划启动准备和组织实施工作的同时,制订、完善当地培养中医专科与急症技术骨干的项目计划。各级中医医院要根据确定的重点专科建设目标,选择好培养对象,精心培养。在专科人才培养中,首先要抓好学科带头人及其后备人才的培养,给中青年人才压担子,使他们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完善人才梯队建设,学科带头人及其后备人才的培养,要着重抓好两个环节,一是培养临床创新意识,善于发现并抓住重点深入研究;二是培养适应中医临床特点的科研设计能力,拓展中医临床研究的思路、方法,提高研究水平。在加强各级中医医院专科人才培养的同时,也要注意乡镇卫生院的中医专科人才培养,以促进乡镇卫生院的中医专科建设。人才培养应采取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进行。既可拜名中医为师,学习继承他们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也可送出去学习,还可深入基层,学习和总结基层与民间防治疾病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和提高。要充分发挥各级重点中医专科在培养人才中的作用。要以改革的精神,积极探索中医专科人才培养的竞争机制,制定激励措施,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经过系统整理的中医专科诊疗技术,要作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内容。

    第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要办出新水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的建设,首先要研究确立面向21世纪的本专科发展方向和思路,以充分体现、系统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临床疗效为目标,以不断创新为核心,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实施“科教兴业”战略。要以医疗为中心,医、教、研相结合,加强中医单病种质量管理,提高中医医疗质量和水平。要成为具有一流的设施、一流的人才、一流的疗效、一流的科研和一流的管理的基地,并形成网络,逐步培养出一些有国际影响的中医专科。通过专科建设,加强中医临床学科建设及中医药优势学科群的建设。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要承担起重大疑难疾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任务,组织协作攻关,成为中医药临床科技创新的基地和中医专科技术骨干的培训基地;要充分发挥学术与技术领先作用,在整理、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中医专科技术标准与规范,并积极推广应用;要建立、完善中医专科学术网络,加强中医专科学术与技术的幅射,积极指导、带动基层中医医院业务工作的开展;要及时收集、分析、整理和传递中医专科学术与技术的信息,为全行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为进一步加强重点中医专科建设,我们起草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级重点中医专科建设方案》,对重点专科建设的目标、任务、建设程序、组织管理、经费配套、建设标准等方面都提出了要求,我们将根据大家的意见做进一步的修改、完善。

    第四,加强科学研究,加快创新步伐。在中医专科建设中,要加强科学研究,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要针对临床中的疑难问题,充分运用中医药的治疗方法和手段,切实提高临床疗效,要通过医疗和科研实践,建立既具有中医药特点,又能够被公认的诊断及疗效评价方法,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规范性治疗方案。在此基础上,开展深入的机理研究,揭示内在规律,争取理论上有所突破。对中医专科新技术、新疗法、新药物和新仪器设备,要加强推广应用,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五,加强中医专科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抓好“4751”计划的组织实施,带动全国中医专科建设工作的开展;各省(市、区)中医行政主管部门要抓好省级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并配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落实“4751”计划。各级中医行政主管部门要真正把中医专科建设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改革重点专科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要在政策上予以倾斜,物质上给予支持,经费上加大投入,确保专科建设的健康发展;要加大对重点专科的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要做好组织与协调工作,加强各级中医重点专科之间的联合、合作与对口支援,做到优势互补,整体推进;要促进重点专科与中药生产企业之间多种形式的合作,加快新药的研制和开发;在区域卫生规划中,要合理配置中医医疗资源,处理好综合性中医医院与中医专科医院建设的关系,避免重复建设;局级重点中医专科与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要做到整体规划、统筹安排,资源共享、互相促进、协调发展;要充分发挥学术团体在中医专科建设中的作用,扩大交流,繁荣学术,使学术发展与专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

    各级中医医院一定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专科建设在医院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产权组织形式等方面积极探索,使专科建设充满活力。要合理调整医院的内部资源,做到院有重点中医专科,使其形成一定的规模,成为医院的支柱科室。要积极学习、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根据医院自身条件,确定建设内涵和建设模式,老专科要办出新特色,并不断培育新的专科。城市的区级中医医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专科办院的思路发展。

    为加强中西部地区的中医专科建设,逐步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与当地中医行政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制定相应的政策与措施,在专科人才培养、技术扶持、基础设施改善等方面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中西部地区要借鉴成功的中医专科建设经验,研究制定建设规划,加快建设步伐。要特别重视民族医专科的建设,促进民族医专科学术与技术水平的提高。

 

中药创新与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梅智胜

    21世纪是生命科学迅速发展的时代,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首要任务就是创新。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中医药要想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就必须有创新的思维。只有具备创新意识,拓展中医药学术空间,提高临床疗效,参与国际医药市场的竞争,才能继续保持中医药在世界传统领域的领先地位。

一、目前中医药的发展状况

据经济学家预测,我国一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0),受益最大的将是纺织业、交通旅游业和中医行业。就中医药来说,如果与国际接轨,它实际上属于服务贸易(中医)和货物贸易(中药)两个范畴。中药是中医防治疾病的武器和物质基础,没有创新的行之有效的中药(复方),就难以谈及提高临床疗效。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

    由国家8个部委局共同承担的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显示:目前全国有中药资源12 807种。仅1995年宣布的全国普查结果,就收集了10万个民间用药单方与验方。而且己有1214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的中成药,这都是我国特有的巨大财富。但由于中医药的学术发展较慢,创新能力较弱,低水平重复生产严重,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还没能很好的发挥,临床疗效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人们不断惊呼:中医临床阵地在“萎缩”,中医学术优势在消失,中医亟当弘扬诸如在治疗“急证”、“温病”、“疑难病”等的特长,中医应努力发展或完善某些新兴或边缘学科等等,这些其实都涉及到中医药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学术没有了生存空间,也就失去了发展空间,难以看到新生强大的学术生命力。

    一部《黄帝内经》正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科技百科大全,提出了一整套理论观,如“天人合一”、“整体观念”、“六淫学说”等,至今仍为人们所重视,长期指导临床诊治。但除了旧的、传统的内容外,也有新的、富有生气的内涵,这就需要后人以发展的眼光和新视野做出审视,拓展出新的观点、新的内容。就像一部《易经》,数千年来苦心研究者无以计数,潜心研究总有些新意,即使今天借助现代科学的新成果、新手段也无法解释许多至今仍应用于临床上的、古朴的医学哲学思想。发展与继承的不平衡导致了目前中医药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中医临床阵地的萎缩、中药及复方的研究处于低水平重复状态,导致科研成果的理论价值、应用价值及探索价值都不大,缺乏新颖性,无法产生社会和经济效益,难以提高临床疗效来推动中医药的发展。

二、继承中医精髓,立足于临床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物质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人们对生命质量的要求和对健康长寿的向往变得更为强烈,保健养生日益成为医学科学主题之一。《素问》时代就认为医学的目的首先是“消患于未兆”、“济赢劣以获安”,其次才是治病祛疾。所谓“未兆”,即未有显著疾病之时,所谓“羸劣”即虚损或不大健康,但不一定有病的状态。而这些正是当今所谓的次健康或亚健康状态。以调节传统的中医学与以对抗为主的西方医学相比,确有其独特的优势。中医立足于自然过程和生命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理论和多种药物与非药物防治之法,无论是对现代难治病,还是康复保健都有着明显的优势。就现代临床难治病而言,中医学颇适于对它的诊疗,如中医学的整体动态观察,逆向思维,审证求因的基本特点,有助于深入认识现代临床难治病的本质,探求其病因病机,指导临床用药,不同阶段做动态处理。人类疾病谱发生改变,中医药治疗具有独到之处的慢性病、疑难病、老年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这些都对中药的创新,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课题。

三、中医药的现代化研究

  要实现21世纪中医中药的振兴,除了继承先贤之精髓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融入先进的现代医学技术。“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也就是说中医药学的发展是建立在自身的基础上,是扬弃而不是抛弃。

    中医的现代化研究,并不是要把西医的理论移植到中医学上,也不是用西医的思想同化中医,而是将客观的知识和理性方法融于中医之中,开发符合现代价值的医学模式。中医药的现代化研究中存在的两种倾向,或是固守、经验积累和解经的思维;或是完全照搬西医的模式、方法,按西医的标准评价中医。两者都严重妨碍着中医药的临床研究与发展,我们只有打破旧的框架与模式,寻找新的方法,跟踪现代医学的发展,将中医的理论。临床实践以及中药的药理作用等提高到现代医学的水平,才能更好地开发,研制新药,有效地应用于临床,提高临床疗效。

四、创新与发展 

“入世”将给我国的中医药行业带来极大的生机,中药一般具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是我们的优势所在。另一方面中药也存在质量稳定性的问题,要以“入世”为契机,加大中药创新的技术力度,开发出临床上疗效确切的中药及复方制剂,参与国际竞争。

1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科研体系  中医学的发展过程主要是临床医学的发展,中医“基础医学”从属于临床医学。中医药基础理论体系不是对实证研究数据的结论,而是对临证经验哲学的文化概括,在对这一特殊的医学模式研究中,首先应剥开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文化哲学外壳,澄清其医药效验的科学内核。中医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在多学科的渗透相互促进的基础上而发展的。从临床上寻找突破口,借鉴现代医学的新知识、新观念开发符合现代价值的医学模式,建立新的研究体系,指导创新中药的临床应用。它具有多维化、信息化、系统化的特点。

2、遵循中医基础理论,重视临床  创新中药及复方必须坚持中医理论的具体指导,遵循中医药的理论、思想和方法去实践,将中医药体系的精髓体现在中药的临床研究上来。中医药理论体系,即是以整体观念为主体的理法辨证诊断系统与独特的方药治疗特色相统一的科学医学体系,也就是中医理法方药学术体系的统一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中药是中医防治疾病的主要武器和物质基础,创新中药应开拓新的思想与方法,根据中医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君、臣、佐、使的经验,探索和应用新的高科技手段,开发出既能发挥多靶点、多途经的作用,同时又具有主次靶点明确,对抗与调节相结合的药物。只有这样的药物,才能适合现代临床疾病的治疗要求,充分体现中医的特色和优势,提高临床疗效,并把毒副作用降到最低。

    以中医药理论为依据,选择处方往往来源于临床,这就是从临床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有效方剂;或为古方、验方、秘方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修订处方,制成相应制剂后,进行毒理、药效学试验,再重复临床试验,即从临床到实验研究,再返回到临床。其特点为临床基础较好且以复方为多,复方与单方相结合,临床与基础研究相结合,体现中医辨证用药的优势和特点,且疗效确切。

    创新中药研究以临床研究为基础,以临床应用为目的。中药临床研究必然涉及中医的病证问题,临床治疗则随病情的变化施以相应的治疗手段,这就是“辨证施治”。药物是为临床服务的,亦即“药为方用,方在法中,立法有理,应辨无穷”。创新中药临床研究,应当明确中医病、证、症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治疗的效应除了量效关系外还应考察其证效关系,主治病证因寒热虚实之不同,而投以适合药物治疗。才能药到病除,提高临床疗效;反之,偏离“辨证施治”和“辨病施药”而盲目用药,非但不能提高临床效果,反而会加重病情,甚至导致死亡。

3.正确认识中药毒副作用  中药一向以其疗效好、毒副作用小而著称。但是,在使用中人们往往忽略“毒副作用小不等于没有毒副作用”这一点。随着中药在医学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有关中药中毒的报道也屡见于报。若使用不当,中药亦可引起呼吸、循环、泌尿、生殖等多系统的损害,严重时还可导致死亡。

    这就要求在创新与开发新药的过程中,遵循中医药理论体系,考察药物或处方的来源和组方是否合理。根据病证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以及方剂的配伍原则进行药味、剂量、配伍关系、有毒无毒等方面进行分析,遵照中药临床研究的原则与方法,进行科学的研究与总结。药物临床应用的疗效是评价新药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准。以临床实践为基础,科学的、创新的中药才能真正提高临床疗效。

五、创新中药及复方与临床应用的误区

    目前中药的开发与研制有两大类:一类是按中药的思路和方法,另一类则是按西药的思想和方法。后者往往是把中药当作天然药物进行研究,多以单味药为主或通过药物筛选组成小复方,提取有效成分,研究其药效、毒理及作用机制,最后进行导向性临床试验,即从实验室到临床。其特点是药理、毒理比较明确,制剂也较合理,但临床依据不够充分,体现不出中医辨证用药的特色。

     另外,临床上中药中毒病例时有发生,一部分为使用者违背了中医药学理论所致,而相当部分却是复方中药中毒。后者的发生情况有两种:一种是由中药生药或中药饮片组方,经现代技术手段提取其成分而研制的药物。它们虽然标有中医药学概念的功能,使用上却是针对西医药学概念的功能。另一种是中医药学的传统成药,虽然标有中医药学概念的功能和主治,但经过现代科技研究后增加针对西医药学概念的疾病的主治内容。这类中药在临床应用时,不再顾及中医药学概念的功能及宜忌,极易造成中毒。这些都是在开发与研制新药,使用于临床时值得考虑和研究的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评论“中医药是世界传统医药的榜样”,对于中医药在世界各国的应用和发展给予了越来越有力的推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机构越来越重视中医药的应用,这些新的变化预示着中医药事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

中医药学强调天人合一、整体观念、辨证施治,注重社会环境,心理因素的特点,与现代医学模式的转换相一致。符合世界医药科学发展的大趋势。中医药要发展就要有理论上的突破与创新,“创新才会有出路”。抓住提高学术水平和防治治病能力,即创新中药及复方与提高临床疗效这个根本不放,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发掘出更多具有中医特色的、科技含量较高的、临床疗效好的新药,造福于人类。

 

加强科技人才培养  开拓中医药创新局面

杨得利

    正确分析和科学判断当前中医药教育的客观环境和发展形势,是明确今后中医药教育工作任务,设计和规划好新世纪中医药事业发展宏伟蓝图的基本条件。只有认清形势,善于因时而动,顺势而行,才能更好地驾驭中医药教育工作的全局,培养出21世纪中医药栋梁之才。

一、中医药人才的现状分析

1.中医药人才的成长在相当的一个时期内都是以经验积累为基础的  至目前为止,活跃在临床上的65岁左右的一代中医药高级人才,大部分都是通过个人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或由师授徒、父传子的方式而成为临床医学大家的。这种传统教育方式虽在历史上作出过重大贡献,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已不能适应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需要。

2.中医药人才结构没有形成梯队,存在着两个断层  一是缺乏一批有成就的中年中医药人才作为未来学科的带头人。7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由于特定社会环境所限,其基础知识相对较为薄弱,专业水平也因个人努力不同而参差不齐。二是缺少富有朝气的新生代。80年代培养的本科生,在出国热的影响下,一批学习尖子通过各种渠道出国留学,大多滞留不归,造成了中医药高、中、初级职称人才比例失调。

3.目前状况  大多数毕业生中医理论知识较为扎实,同时还具备一定的西医基础理论、西医临床知识和文学基础知识。但是,临床急症处置能力较弱,外语、计算机、物理、化学、生物学知识,以及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知识则较为贫乏。利用现代科技方法和手段参与科研和实验操作,以及对外交流等能力明显不足。因为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的培养目标过分强调智育和书本知识而忽视能力培养,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而忽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知识量的急剧增加,常规的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和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形势的发展,需要进行调整,注入新的内容。

4.中医药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力度不大,进展不够快  中医药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特别是行业内部的医、教、研尚未形成合力,地方高等中医药院校与行业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有待进一步加强,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去提高中医药院校的办学效益,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如何科学地解决中医药院校教育中中医药课程教学与相关学科教学的关系,基础知识教学与实践技能的培训,中医药人才在不同培养阶段的要求,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医药教育适应现实需要与适应长远需要的关系等都起到了一定的阻滞作用。

5.由于健康观的不断更新,人们己从单纯的机体疾病的治疗扩展为康复和预防。旧医疗保健服务模式发生着改变,正在进一步由医院内扩大到医院外,由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由个体逐渐向家庭式、社区式、国家卫生服务式和国际式保健服务的方向发展。按照旧的医疗保健需求制订的培养目标,已经不能适应人们日益高涨的医疗保健需求。为此,中医药人员应从个体作业向多专业群体协同作业转变,医疗保健专业从单科化向通科化和专科化等多方向转变,这些变化要求在制订中医教育增减目标时应予以充分考虑。

6.农村中医药机构不健全  乡镇的农村中医工作既没有列入卫生部门的工作计划,更没有列入政府的工作计划。尤其是山区、边远地区,中医药人才数量严重不足,素质不高,加之资金投入不足,造成农村中医工作整体发展很不平衡,远不能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为农村培养中医药人才依然是一个薄弱环节,缺乏为农村培养、输送中医药人才的有效措施,通向农村的渠道不畅。

二、对策

    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也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加强中医药教育工作,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中医药队伍整体素质,事关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大局。

1.发展中医药教育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先决条件  中医药教育要按照中医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调整层次结构,稳定本科教育,适度发展专科教育,扩大研究生、博士生规模。加强重点院校及重点学科的建设,集中培养高层次科研人员,以基础和应用理论。前沿技术。国家重大攻关项目的研究为主,形成精干高效的科技队伍。

2.中医药教育要着眼于全面提高中医药队伍素质  不断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和能力,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既要认真继承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又要善于吸收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中医药科技精英。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

3.结合落实“弘扬工程”和“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目标,以及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的继承工作  切实抓好能立足于中医药科技前沿,造就跨世纪的、有较大影响的中医药学术、技术和队伍管理的双料带头人。培养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的中医临床和中药技术专家、中医临床专科专病的业务技术骨干。面对21世纪科技市场的竞争,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必须以高级人才培养为中心兼顾人才梯队建设,形成老中青结构合理的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中医药学术和技术骨干队伍。发挥学术团体的作用,依靠中医药、中国针灸、中西医结合等学术组织,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国内外学术研讨会,扩大专业人员视野,以保持科技人才优势,为中医药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人才保证。

4.建立较完善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和中医药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制度  重点抓好以岗位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为主的成人非学历教育。在充实、完善现有继续教育的基础上,加快建设一批继续教育基地,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继续教育网络,重点加强经济管理和行政管理等现代化高层次管理人才的培养。在经济发达地区重点开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欠发达地区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成人教育要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关键是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要结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加强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人才的培养,提高县级中医医院和民族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

5.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促使中医药教育的发展方式从重视规模速度向提高质量效益转变,完善中西医结合和民族医药教育,真正实现由传统教育方式向现代化教育方式转变,实现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规模化、标准化和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完成与现代教育制度的接轨。要继续开办西学中班,采取多种培养形式和培养途径,抓好中西医结合研究生教育和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完善中西医结合七年制本科专业设置和五年制专科专业的试点工作。鼓励各地举办高层次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落实有关的配套政策,重点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中西医结合人才。

6.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医药对外教育  逐步扩大对外教育规模,建立比较完整的中医药涉外教育体系,完善中医药涉外教育培训制度,加强中医对外翻译的理论研究,注意中医术语翻译的规范化,加快中医翻译队伍的健康发展,提高外事管理与教学水平。

7.发展中医药视听教育  提高教育信息化程度,支持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加强经济实用型终端平台系统和校园网络或局域网络的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各种音像手段,搞好多样化的电化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为适应多层次、多形式的中医药教育开辟更为广阔的途径。

8.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  强化人才培养在中医药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的认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将对中医药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都会带来深刻的影响和变革,有助于解决中医药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包括培养出的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专业思想不够稳、基础知识不够牢、动手能力不够强、创新意识不够高的问题,对今后中医药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将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将进一步调动各方面兴办中医药教育的积极性,有利于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中医药教育格局的形成。

    综上所述,制定2000年第十个五年计划和到2015年的“十五”规划,国家中医药管理机构应积极推行有利于政府办学为主体,公、民联合办学。多种模式并存的中医药院校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中医药学科、课程体系建设,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认真抓好高层次、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提高教育质量,注重综合素质教育和临床技能的提高,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进一步推进中医药继续教育,完善继续教育基地网络建设,全面实施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加速中医药队伍的知识更新。

    在临床和科研实践中,锻炼和造就一批优秀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全面实施“113人才培养计划”。培养10050岁以下,能立足于中医药科技前沿,在全国科技界有较大影响的中医药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00045岁以下,在各自学科领域里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的中医临床和中药技术专家;3000名县级中医医院的中医临床专科专病和中药技术骨干,重点是加强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人才的培养,提高这些地区县级中医医院和民族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

 

面向21世纪的藏医学

诸国本

一、在世界传统医学领域内,藏医学具有特殊的学术地位和文化涵义。

    1.藏医学是历史悠久的传统医学  从远古时代起,藏族人民就繁衍生息在青藏高原上,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医疗保健经验,从公元六世纪到八世纪,有将近三百年的时间,是藏医学创始的准备期和酝酿期,在《医学大会》、《无畏的武器》和《月王药诊》等古典著作中,都留下西藏医学家总结自己、借鉴他人的历史痕迹。公元八世纪末,宇妥·元旦贡布的《四部医典》问世,奠定了藏医学的理论基础。藏医学的形成及其一脉相承的历史,除了中国的中医学和印度的阿育吠陀医学以外,在世界医学史上是罕见的。

    2.藏医学是地地道道的高原医学  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是人类生存条件最严酷的自然环境之一,大气物理、地球化学、生态结构都与平原地区有显著差异,其中以缺氧最为严重,此外还有寒冷、低湿、气象多变、太阳辐射和紫外线强等等,对人体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使世居在这里的藏族人民产生一系列的生理适应,从整体——器官——组织——细胞——亚细胞到分子,在人体组织和机能的不同水平上进行着调节——适应一一顺应等复杂变化过程,这些都是高原医学的特点。藏医药面对这样的生理病理及常见病多发病,创造性地开发、利用当地的药物资源进行医疗保健,不仅发展了藏医学,也为以后研究人体缺氧反应导致的生理病理变化提供了宝贵经验。

    3.藏医学是文化色彩浓郁的人文医学  它熔古代的哲学、天文历算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于一炉,并把藏传佛教的某些形式和医学体系交织在一起。但只要掌握住这个特点,医学的内核就很容易剥离出来。所以我认为,不管藏医学在创立过程中借鉴过什么?不管它和周边地区发生过怎么样的文化纠葛,但有一点必须肯定,在那样一种历史条件下,高原地区藏族人民的健康问题只有靠本地的医学家自己解决,他人的经验只可借鉴不可照搬,别人无法包办也无法替代,藏医学的人文色彩只是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在医学领域的反映。

    二、从20世纪中叶开始,藏医学的继承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的变革和现代医学的进步是推动藏医学发展的外因,藏医学本身的使命感和现代化是其发展的内因。

    继承是发展的基础。在近50年内,特别是80年代以后,藏医药的古典著作如《月王药诊》、《四部医典》、《祖先口述》、《兰琉璃》、《晶珠本草》等都重新整理出版并译成汉文。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专家编著了藏医学的大学教材、《中国百科全书·藏医学》和一批藏医药学的现代著作,整理出版了《四部医典系列挂图全集》。根据“名师出高徒”的传统教育模式,全国有29位名老藏医带教了40名高徒,他们的临床经验得到了全面总结和继承发扬。

    对任何一门传统医学来说,最重要的是要适应时代的需求,按照其自身规律不断创新和发展,提高防治疾病的能力和在医学之林中的竞争力,更好地为当代人民的健康服务。为此,中国政府从70年代末开始,着手建设适应现代社会的藏医医疗、教学、科研体系,先后建立了西藏藏医学院、青海藏医学院,并在甘肃、成都、云南等三所中医学院内分别设立藏医专业,全国目前有藏医医院57所,床位1488张,藏医药研究所17个,藏医药人员3000余人。藏药生产在自采、自种、自制、自用的基础上,开始进入社会化生产,出现了一批现代藏药企业,其中生产企业30余家,国家批准的藏药品种达200余个,最近有35个藏药进入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被中西医院共同采用。在中国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藏医药的发展占有重要地位,西藏、青海、四川等地都把它作为地区优势和支持产业。

三、面对新世纪的到来和医学领域的全面挑战,中国藏医学的发展正朝着现代化的方向继续努力。

    1.进一步落实关于发展民族医药的各项政策,保护和支持包括藏医药在内的民族医药的持续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要”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的规定,中国政府明确指出“各民族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医药的组成部分,要努力发掘、整理、总结、提高,充分发挥其保护各族人民健康的作用。”在制定20012010年的新的十年规划中,正在把藏医药的发展与西医药、中医药以及其它民族医药的发展通盘考虑,以便互相补充,各展所长,协调发展。

    2.建立现代化的藏医药医疗、教学、科研体系  这个体系一方面要始终坚持藏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特色,一方面要按现代化的要求加强建设,加强规范,引进必要的现代设备为藏医所用,促进藏医和中医、西医的交流并探索结合的道路。特别是科研方面,全国将有一个相对集中的高级科研机构来承担藏医药现代化的重大课题。

    3.促进藏药的开发、生产、流通及跟踪观察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保护和合理使用自然资源,提高藏药在医疗保险中的覆盖率和使用率。

    4.加强藏医药的图书出版与信息产业建设,扩大和深化国际间的交流合作。

    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回归自然,挑战现代医学,发展生命科学的世界潮流中,藏医药将顺应时代的需求,坚持特色,发扬优势,继往开来。同时,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手段,促进自身的发展,更好地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服务,为新世纪的世界医学科学的繁荣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