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中国医药企业100强
序号 企业名称 销售收入(万元)
1 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696921
2 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1812538
3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1238571
4 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1031377
5 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1011511
6 山东东阿阿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838740
7 哈药集团有限公司 727719
8 南京医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716518
9 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700869
10 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公司 605542
11 太极集团有限公司 589700
12 新华鲁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516070
13 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421742
14 重庆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349121
15 天津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344422
16 杭州华东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339566
17 江西省医药集团公司 334178
18 石家庄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296585
19 东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82260
20 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 275639
21 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 275041
22 深圳海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66322
23 天津太平(集团)有限公司 253340
24 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43491
25 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242228
26 上海新先锋药业有限公司 232551
27 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24882
28 汇仁集团有限公司 217301
29 浙江海正集团有限公司 189118
30 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81191
31 山东鲁抗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180280
32 健康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75243
33 东北制药总厂 173191
34 吉林修正药业集团 168346
35 中国(杭州)青春宝集团有限公司 166000
36 深圳万基药业有限公司 156674
37 河北省高营企业集团公司 147133
38 横店集团康裕药业有限公司 131890
39 利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30311
40 山东潍坊海王医药有限公司 124541
41 金花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20040
42 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113270
43 四川科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108709
44 成都地奥集团 107775
45 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 107277
46 陕西东盛集团有限公司 106343
47 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105576
48 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 105341
49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105035
50 福建同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04177
51 东港工贸集团有限公司 102310
52 湖南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 101857
53 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 100658
54 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 100410
55 常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95565
56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95097
57 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93734
58 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 92546
59 东药集团供销公司 92270
60 深圳中联广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91300
61 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 89180
62 鲁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87016
63 浙江尖峰药业有限公司 86289
64 新疆新特药民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85191
65 葛兰素史克制药(苏州)有限公司 77694
66 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6611
67 福建三明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75988
68 江苏宏宝集团有限公司 75171
69 广州中山医药有限公司 74608
70 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 74565
71 无锡健特药业有限公司 74237
72 江苏江山制药有限公司 72669
73 武汉新琪安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71581
74 桂林三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0460
75 杭州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70297
76 大连辉瑞制药有限公司 70061
77 山东威高集团有限公司 70001
78 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69834
79 泰皇岛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 69758
80 齐鲁制药有限公司 69486
81 吉林敖东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7373
82 重庆时珍阁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66879
83 浙江震元股份有限公司 64060
84 石家庄神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63485
85 山东凤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63101
86 张家口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60358
87 浙江中贝九洲集团有限公司 59410
88 武汉中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8164
89 浙江海力生集团有限公司 57184
90 浙江家园药业有限公司 55174
91 云南医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53846
92 华瑞制药有限公司 53392
93 福建省福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50781
94 深圳市制药厂 49600
95 广西金嗓子有限责任公司 49163
96 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 48961
97 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47643
98 厦门星鲨实业总公司 46059
99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44668 1
100 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 4236
关于推进中药饮片等类别药品监督实施GMP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
从2004年7月1日起,我国所有药品制剂和原料药实现了在GMP条件下生产,实施药品GMP工作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这对保证公众用药安全有效,促进医药事业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做好其他类别药品实施GMP工作,2003年1月30日我局颁发了中药饮片、医用气体GMP补充规定。并于2003年6月开始认证试点工作。目前该项工作进展顺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全面实施GMP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根据《药品管理法》及有关规定,为加强中药饮片、医用气体、体外生物诊断试剂的生产监督管理,我局决定推进中药饮片、医用气体、体外生物诊断试剂等类别药品监督实施GMP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自2006年1月1日起,所有按药品管理的体外生物诊断试剂生产企业必须在符合GMP的条件下生产;自2007年1月1日起,所有医用气体生产企业必须在符合GMP的条件下生产;自2008年1月1日起,所有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必须在符合GMP的条件下生产。
届时对未在规定期限内达到GMP要求并取得《药品GMP证书》的相关中药饮片、医用气体、体外生物诊断试剂生产企业一律停止生产。
二、通过认证试点,我局对中药饮片和医用气体检查评定标准进行了修订和完善,现随文一并下发(附件1、2)。
三、自2005年1月1日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对辖区内的中药饮片、医用气体生产企业的GMP认证工作;体外生物诊断试剂的认证工作继续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
四、为规范中药饮片的生产管理,在企业申报中药饮片认证和核发中药饮片《药品GMP证书》时,其认证范围应注明含毒性饮片、含直接服用饮片及相应的炮制范围,包括净制、切制、炒制、炙制、煅制、蒸制等。
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本通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依法行政,认真做好本辖区中药饮片、医用气体、体外生物诊断试剂GMP监督实施工作。并请及时将本通知转告辖区内中药饮片等有关生产企业,严格遵照执行。各地在执行本通知过程中的情况和问题,请及时与我局药品安全监管司联系。
附件:1.中药饮片GMP认证检查项目
2.医用气体GMP认证检查项目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00四年十月二十六日
(摘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
中医药珍籍秘典抢救获重大进展
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1100种中医药珍籍秘典的整理抢救”项目,2004年7月24日通过了科技部委托中国中医研究院成立的专家组的验收,标志着我国中医药珍籍秘典的抢救整理与充分利用获得了重大进展。
中医药古籍是中医药现代研究和知识创新的源头,鉴于目前这些弥足珍贵的医学宝藏保管方法简陋,面临着损毁亡佚的危险,科技部于2001年开始了“1100种中医药珍籍秘典的整理抢救”的立项工作。该项目由中国中医研究院承担,项目负责人为刘国正、薛清录研究员,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中药研究所和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学院、浙江中医学院等单位的20余位专家参加了研究工作。
课题组在现存约3万多种不同版本的8000余种中医药古籍中,经过广泛而严谨的调查研究,将整理抢救的目标锁定为包括16种宋版、50种元版、389种明版、1045种清版在内的1200种极具学术价值的珍贵典籍,建立了“全国中医药珍善本古籍档案管理系统”,记载了书名,卷数,附录,成书年代,作者姓名、朝代、别名、籍贯,出版事项(版刻年代、出版者等),内容提要,书籍特征,书品状况,缺损情况,修复状况,藏书地等详细资料。同时研制完成了《中医药珍善本古籍多媒体数据库》,对320种中医珍善本古籍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对部分破损严重的善本古籍进行了修复。处理图形15万余页(超计划50%),初步建成了网络版的中医古籍电子图书系统。由于采用了国际通用大字符集和可扩展标识语言(XML),通过对古籍中病、证、方、药进行了详细准确的标注,既满足了中医古籍用字的复杂需求,又完全实现了图文关联模式,在方便检索的同时保持了阅读古籍的真实感,为这些中医药典籍的广泛传播以及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学术价值奠定了基础。
通过对现存中医药古籍的翔实调查,发现宋版医书的残缺率为18.7%,元版为6.9%,明版为2.3%;宋版医书的复制率为75%,元版书的复制率为60%,而明版书的复制率仅为34%。
(摘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
中国首部土家族医药史学专著《土家族医学史》问世
由湘西自治州民族医药研究所所长田华咏主编的中国第一部土家族医药史学专著《土家族医学史》,最近由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书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民族医药文献整理丛书之一。全书近40万字,由九个部分组成:从土家族医药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土家族医药在土家族历史上的作用与地位;土家族医药的主要学术特点;土家族周边古文化及古文化事象对土家族医药的影响;土家族医药文化的承传;土家族医药与武陵山区其它民族医药的关系,土家族医药学术成就等方面作了系统的论述。
《土家族医学史》对流散土家族民间千百年的医药文化进行了系统整理,中华民族医药学会会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诸国本教授为该书作序。
国内同行专家对该书的评议是:填补了国内土家族医学发展史研究的空白,是当代我国民族医药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
(摘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
中国中药鉴别新技术面世
由解放军302医院药学部肖小河博士等完成的“数字可视化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 ,前不久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入2003年度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由中国首创的这一"数字可视化中药"技术图像清晰逼真,为进一步提示植物和中药的空间结构、生长发育规律、结构与功能和药性的关系,全方位鉴别中药材的真伪优劣等,提供了新的模式和工具。
长期以来,传统中药鉴定主要依赖经验鉴别以及基于三维平面和定性描述的显微鉴定,对于易混淆中药材品种,难以作出全面客观准确的刻画。肖小河等将近年来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率先用于中药鉴定和质量评价。其"数字可视化中药"就是利用先进的IT技术,对中药材组织的连续切片进行自动分析和处理,以获取中药材及其组织细胞的三维几何信息的拓扑信息,构建和表征其立体形态结构,并以实时动态的方式显示出来。"数字可视化中药"技术在生药学、中药鉴定学和植物解剖等生物形态学科领域,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课题组经过近10年的努力,现已完成郁金类、附子类、麦冬类等道地药材的数字可视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