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管理

发布者:年鉴网发布时间:2019-06-26浏览次数:217

 

“复方丹参滴丸指纹图谱分析及质量控制技术”项目通过国家鉴定

“复方丹参滴丸指纹图谱分析及质量控制技术”于2004413日在天津通过技术鉴定。由中国中医研究院名誉院长王永炎院士,肖培根院士、李连达院士、刘昌孝院士等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对该技术给予了高度评价。与会专家指出,“复方丹参滴丸指纹图谱分析及质量控制技术”是中药现代化研究领域的重要技术进步,是以复方丹参滴丸为代表的中药产品指纹图谱分析技术创新发展的成果,总体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为发展形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中药质量控制技术作出了贡献。

项目为浙江大学、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完成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国家973计划项目"指纹图谱应用示范研究"的核心组成部分,专家们以复方丹参滴丸为研究对象,对中药化学指纹图谱分析与质量控制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在若干关键技术上取得了重大创新成果。

该项目在国内外首次对复方丹参滴丸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分析,鉴定出10种丹参水溶性成分和20种三七皂苷类成分,基本揭示了复方丹参滴丸化学物质基础。首次提出多元化学指纹图谱技术概念,进而创建了基于信息融合的多元化学指纹图谱计算分析技术(包括多元指纹图谱验证、多元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等系列化方法),解决了复方丹参滴丸指纹图谱计算分析难题。

该项目研究建立了复方丹参滴丸质量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和LC/MS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大大提高了复方丹参滴丸质量控制水平,为我国建立复方中药质量指纹图谱检测标准起了示范带头作用。它还运用多元化学指纹图谱计算分析技术考察制药工艺参数波动对中药产品质量稳定性的影响,成功应用于复方丹参滴丸生产质量控制,为保障工艺稳定性,为实现药材-中间体-中成药制剂全程质量控制奠定了技术基础。

(摘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

26项医药卫生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励 中医药学界摘国家大奖

2003年度国家科技奖于2004220日上午在京隆重颁发。在获奖的项目中,医药卫生类项目共有26项,占13.97%。

         2003年度国家科技奖励获奖目录(医药卫生类选登)

一、国家自然科学奖

二等奖3

1.神经肌肉突触新信号传递机制的鉴定  叶玉如  香港特别行政区推荐

2.A1型短指(趾)症致病原因的研究  贺林、高波、郭敬芝、佘朝文、舒安利、杨新平  教育部推荐

3.树突状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调控及其来源的新基因的功能研究  曹雪涛、章卫平、于益芝、万涛、李楠    上海市推荐

二、国家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1

1.酶转化法生产Rh2等人参稀有皂苷  金凤燮、鱼红闪、卢明春、宋建国、张春枝、王玉良    辽宁省推荐

三、200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一等奖1

1、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  陈可冀、李连达、翁维良、王阶、刘建勋、史大卓、钱振淮、林成仁、张问渠、周绍华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

二等奖21

1.创面延迟愈合发生机制与促愈合基因工程一类新药的研发与应用  付小兵、徐明波、李校坤、盛志勇、孙同柱、陈玉林、孙晓庆、王勇波、沈祖尧、赵冰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四医院、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推荐

2.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开发与拓展应用的研究  高建华、司徒朴、陈伯华、姜平、肖能坎、熊明根、肖添有、徐达传、胡志奇、钟世镇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  广东省推荐

3.颅内动脉瘤的外科治疗及其形成和破裂的基础研究  王忠诚、赵继宗、王硕、赵元立、张东、李京生、隋大立、王德江、王嵘、齐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北京市推荐

4. 提高主动脉外科手术疗效的临床研究和应用  孙立忠、常谦、吴清玉、朱俊明、郑军、刘永民、程卫平、赵晓琴、李桂芬、刘平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卫生部推荐

5.耳硬化症的临床和基础系列研究  易自翔、姜泗长、叶胜难、梁平、王沛英、袁青桂、林熹、周爱东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福建省推荐

6.心脏起搏及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致命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陈新、王方正、张澍、华伟、孙瑞龙、张奎俊、马坚、任自文、余培贞、王锦志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卫生部推荐

7.肝外科手术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  陈孝平、裘法祖、吴在德、张志伟、陈义发、易继林、杨镇、许敏、卢绮萍、黄志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卫生部推荐

8.排尿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  宋波、金锡御、熊恩庆、郭乃勉、李为兵、李龙坤、卢根生、方强、刘南、雷炬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成都维信电子科大新技术有限公司  重庆市推荐

9.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临床研究  黄河、林茂芳、孟海涛、蔡真、金洁、严力行、钱文斌、胡晓蓉、金爱云、李黎    浙江大学  浙江省推荐

10.大肠癌发生与转移的分子调控及早期诊治的综合研究  姜泊、丁彦青、李学农、周殿元、李祖国、张亚历、张振书、智发朝、孙青、肖冰    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   总后勤部推荐

11.腮腺慢性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  王松灵、徐岩英、邹兆菊、胡碧琼、朱宣智、李钧、孙涛、章魁华、王雁、马绪臣   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北京市推荐

12.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的应用研究  任引津、张寿林、倪为民、陈秉炯、穆进军、李思惠、赵金垣、冯克玉、赵金铎、何凤生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所、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卫生部推荐

13.青藏高原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发现与研究  刘振才、海荣、李富忠、李超、丛显斌、高崇华、汪立茂、魏柏青、陈洪舰、陈虹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鼠疫布氏菌病预防控制基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四川省卫生防疫站、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孜藏族自治州卫生防疫站、四川省石渠县卫生防疫站 卫生部推荐

14.栝楼属(TrichosanthesL.)植物的系统演化及其药材的分子鉴定研究  黄璐琦、乐崇熙、王敏、杨滨、诚静容、顾红雅、罗永明、郭兰萍、姚三桃、付桂芳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

15.扶正化瘀法在抗肝纤维化治疗中的应用及相关基础研究  刘平、刘成、徐列明、胡义扬、刘成海、薛惠明、李风华、顾宏图、周丽利、周仁兴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现代中医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市推荐

16.通里攻下法在腹部外科疾病中的应用与基础研究  吴咸中、崔乃强、何清宇、田在善、林秀珍、杨文修、齐清会、伍孝先、解基良、郭世铎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南开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卫生部推荐

17.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的研制及应用  刘昌胜、陈中伟、黄粤、陈统一、曹雪华、张键、陈建国、沈卫、黄云亮  华东理工大学、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瑞邦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上海市推荐

18.枸橼酸莫沙必利的研究与开发  赵志全、李冠忠、徐晓光、孙勇、刘全志、张贵民、徐斌、张理星、高希章、周宗仪  鲁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省推荐

19.现代新药筛选体系和高通量筛选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叶其壮、丁健、胡国渊、南发俊、李佳、胡立宏、王明伟、朱兴族、唐希灿、左建平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国家新药筛选中心  上海市推荐

20.丙肝试剂系列国家标准参考品及高质量诊断试剂的研究    祁自柏、凌世淦、陶其敏、毕胜利、李河民、张贺秋、冯百芳、江永珍、周诚、宋晓国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推荐

21.镧系元素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技术及仪器的配套研究  韩玲、吴冠英、李振甲、陈杞、赵启仁、戴长生、李美佳、唐晓燕、陈泮藻、游冬青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上海新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总后勤部推荐

                                        (摘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

百种中药分离组分样品库建设启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并通过了“供高通量筛选用100种中药分离组分样品库建设”项目论证,3年内完成。

该项目将建设完成中药成分样品库和综合信息资源库,囊括由专家精选的100种有代表性的中药材共计约2.5万个馏分,此外,还将完成多种活性馏分的活性成分追踪分离工作,从而为中药资源的利用、新药开发,特别是高通量筛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据悉,中药组分样品库的所有知识产权将归国家所有。

高通量药物筛选是近年发展起来的药物筛选新方法。这一方法集计算机控制、自动化操作、高灵敏度检测、数据结果和自动采集、处理于一体,实现了药物筛选的快速、微量、灵敏和大规模化。高通量筛选技术的应用将会提高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水平。

该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姚新生院士等一直倡导并提出由政府部门组织建设“国家级中药资源库”的设想,其主要目的是促进中药现代化建设,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探讨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从而保护中药知识产权。“中药组分样品库”的建立正是实现这一设想的良好开端。

该课题采取首席专家制,样品库的建设将由植物资源学家、天然药物化学家、药理学家、药物分析化学家以及生物信息学家共同合作完成。

(摘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2004.2.12

“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研究” 研究专项启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学技术研究专项“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研究”启动,这是国内首次从传统知识角度开展对中医药保护的研究。由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单位承担。

课题将从调查分析中医药传统知识资源以及现有知识产权制度对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的现状与相关法律问题入手,研究构成中医药传统知识的内容与范围,提出中医药传统知识的保护方法与模式、知识产权制度的创新、传统知识的权益归属与利益分享等,争取在课题完成时提出切实可行并具有建设性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方法与模式。

中医药作为传统知识的一部分,在我国世代传承,一直被认为处于“公有”领域,近年来发现这部分知识所蕴藏的巨大价值,国内外许多企业开始对这部分传统知识进行开发利用,由此引发了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以及相关利益分享的问题。传统知识保护这一问题虽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但相关研究开展甚少,尚处于建立传统知识保护制度的探索阶段。

(摘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2004.12.13

张仲景博物馆在邓州中医院开馆

张仲景博物馆在河南省邓州市中医院正式建成开馆。河南省邓州市是医圣张仲景的故里,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中医文化丰厚。为了弘扬仲景思想,传播中医文化,展示邓州市中医事业发展的成果和业绩,打造新型中医医院,该市在财力较为紧张的情况下,拨款200余万元在市中医院组建了张仲景博物馆,使该院成为了“馆院合一”的新型中医医院,增加了医院的人文底蕴,在中医医院建设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该馆展示了上至黄帝、下至明清10余个朝代38位中医药名家对我国中医药事业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尤其突出展示了张仲景对祖国医学的巨大贡献,展厅面积300m2。开放后的博物馆每天吸引了200余名的社会群众和就诊患者前来参观。病人在接受诊病的同时,对祖国传统医学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

(摘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2004.6.14

针刺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机理被揭示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二附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孙忠人教授依据“缺血预处理”现象和借鉴中医“治未病”理论,发现针刺可诱导脑缺血耐受现象,揭示了针刺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理。由此提出“针刺预处理”的概念,并从神经生化学、神经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等角度进行了研究。

研究表明,针刺预处理可以诱导脑缺血耐受,减轻缺血后神经元损伤,并可抑制全脑缺血大鼠大脑皮层、海马神经元凋亡,减轻细胞毒性水肿和血管源性水肿,并通过调节凋亡相关基因表达而减少严重缺血后细胞凋亡,并促成脑缺血耐受的产生。通过诱导热休克蛋白表达,维持细胞蛋白的稳定性和提高细胞对缺血的耐受性,保护细胞不受或少受伤害。同时针刺预处理增加缺血后脑组织内源性腺苷,可提前或加强离子通道的开放,限制钙离子内流和兴奋性氨基酸的突触前释放,稳定神经元膜电位,降低脑能量代谢,从而起到组织对缺血和低氧的耐受作用。该研究肯定了针刺能够诱导脑缺血耐受的存在,并揭示了针刺预处理对全脑缺血大鼠脑的保护机理。

(摘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2004.4.19

针灸腧穴定位将有国际标准

继完成针灸穴名国际标准化工作后,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来开始着手制定“针灸腧穴定位国际标准”。200310月,世卫组织在马尼拉召开了第一次针灸腧穴定位国际标准化会议,会上确定了制定标准的工作内容与进度。20043月,来自中、日、韩三国的针灸科研、教育、临床方面的12位资深专家,就针灸腧穴定位国际标准化工作再次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并在“针灸腧穴定位的原则”、“针灸腧穴定位的方法”、“体表解剖标志与标志穴”、“骨度折量分寸”、“腧穴定位的标准体位”、“腧穴定位的表述方法”、“经穴定位标准文本样稿”等7方面达成共识,为“针灸腧穴定位国际标准”的最终出台奠定了基础。200410月在日本召开第三次会议,讨论“针灸腧穴定位国际标准”草案。

(摘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

中药材标准及相关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研究获新成果

2004718日,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药材标准及相关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标准”验收会在中国中医研究院举行。

“中药材标准及相关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于2001年立项,旨在建立和全面提升当前中药材的各种标准,建立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技术规范,初步建立若干疾病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以适应中医药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该项目在王永炎院士和黄璐琦研究员的主持下,充分发挥全国中医药研究机构的作用,经过3年的努力攻关,终于取得了丰硕成果。该项目涉及中药材优良种质标准、中药材质量标准和中药材炮制品标准三方面的工作,涵盖中药原植物——药材——饮片,即中药生产前三个环节的质量控制。通过总结现行质量标准并进行分析,在收集整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反复筛选,选定了14种中药材优良种质、36种中药材以及9种中药材的炮制品作为质量标准的研究标的。最终对大黄、防风、丹参、鸡血藤、枳壳、香薷、续断等13种用量大、质量标准需要完善的中药材,以多种有效成分定性、定量制定了其相应的质量标准,并完成了部分品种的指纹图谱研究,使其标准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药效学研究确定了部分药材的药效成分及分析方法。目前,其中12个品种的研究成果已经通过国家药典委员会指定药检部门的复核,将被纳入2005年版中国药典。中药材炮制品质量标准部分对大黄生片与熟大黄片、肉苁蓉生片与酒苁蓉片、何首乌生片与制首乌片共3种药材的炮制品系统地进行了炮制原理、炮制工艺规范化和饮片质量标准的研究。研究中,首次建立用HPLC法测定香薷药材中抗菌活性成分香芹酚和百里香酚含量的方法;首次证明中药材鸡血藤活血化瘀(抗凝)成分之一是以表儿茶素及儿茶素为基本单位构成的大分子单宁(procyanidine)物质;首次以GC方法确认肉苁蓉中润畅通便的活性成分确为甘露醇而非半乳糖醇等创新性成果。

  在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标准部分中,根据临床流行病学/DME与循证医学、数理统计学、复杂科学的指导原则和研究方法,研究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在充分考虑中医药注重人体平衡整体调节治疗优势的基础上,科学地选择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文献调研、专家咨询、临床研究、信息系统分析等方法,初步建立了中风病、IgA肾病、肺癌、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冠心病、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头风病、流行性感冒等8种疾病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尤其是围绕证候的动态时空性,研究证候要素、应证组合的形式与特征,突出了对“候”的动态研究,为建立病证结合的疗效评价标准提供了新思路。

专家组认为,该项目具有成果转化率高,组织协调工作扎实到位,研究成果具有前瞻性,实施过程影响较大等特点,并建议加强项目各组分之间的有机联系,深化中药材标准与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的关联性研究,以推动中医中药现代化的共同发展。

(摘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

中科院三个基因组学研究计划启动

  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启动了三个长程基因组学研究计划,简称为“炎黄”“神农”和“轩辕”基因组学研究计划。 

  “炎黄计划”是以保护、开发和利用中华民族群体遗传资源,将科学研究聚焦在提高广大民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基因组学研究计划,研究人类基因变异、代谢平衡和健康的关系。中科院基因组学研究所将不断地对中国的群体遗传学资源加以开发,制作具有更高分辨率的中华民族群体基因组单倍体图,定位并普查可能影响人类健康的基因变异(或称等位基因),尤其是常见疾病,如传染病、糖尿病、肥胖、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癌症、老年性痴呆和其他慢性疾病。该计划的预期成果包括中华民族基因组单倍体图,综合人类遗传资源库(永生细胞株和骨髓等)和综合数据库(用于生物学基础研究的“基因组学知识系统”和用于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临床医学知识系统”),普查和建立病原生物基因组数据库,基因诊断标记物和“健康咨询知识库”。 

  “神农计划”是以保护和开发中医中药相关生物资源并促进中医药科学现代化的基因组研究计划。它以传统医学和药学现代化为目的,从事以基因组研究为出发点的药用生物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聚焦于有明确临床效果的中草药的分子标记,次生代谢物催化酶基因和有机化合物(如次级代谢产物)的开发利用。与“炎黄计划”的科学目标相结合,立足于防治常见疾病和传染性疾病。该计划的预期成果包括测定若干中草药的基因组序列(如冬虫夏草、丹参、黄芪、柴胡等)和分子标记物,建立中草药数据和资源库(包括种质与化合物的指纹图谱),分离和鉴定关键催化酶(药用动植物基因库),开发基于中草药的防病健康调节剂和治病药物。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中草药化学研究平台和以细胞为基础的药物筛选平台,正在开展药用植物的基因组学研究,尤其是寻找药用植物基因组研究的模式生物。 

“轩辕计划”是以生物资源开发与生态资源保护为目的,科学强国和科学健民的基因组学研究计划。该计划以农业现代化、振兴经济和保护环境为基本内涵,以经济动植物、农作物、生态物种和生物能源为研究对象的基因组学研究计划。在这一计划的框架下,研究所已经阶段性地完成了水稻基因组基因图谱、家蚕基因组“工作框架图”、继续“猪基因组计划”和“鸡基因组多态性计划”等农作物和家养动物的基因组计划。该计划将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在5年内测定大豆、马铃薯等重要经济作物的基因组,初步揭示杂交优势、杂种进化、多倍体形成、多倍体进化的分子机制等植物物种的重要基因组学命题。

                                       (摘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

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临床课题通过鉴定

 2004417日,国家"十五"863计划重大项目"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临床研究"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非典专项"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方案优化与多中心数据处理"两项科研成果,通过验收鉴定。科技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等部门和专家组、课题组成员40余人出席验收鉴定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临床研究”课题,其初步研究成果就对SARS的临床治疗发挥了指导作用,使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SARS的成功经验获得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评价。在非典疫情过后,课题组通过对549SARS临床病例资料的研究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是安全有效的,其优势主要在于减轻SARS患者肺部炎症,稳定病人血氧饱和度,减轻乏力、呼吸急促等临床症状,减少激素等西药的用量,中医药在发病早期介入效果更为明显。同时,通过对参与一线医师的问卷调查,结合SARS患者舌象照片的分析和中医瘟疫学说的回顾,就SARS中医证候特点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SARS三期两型中医辨证方法。

该课题由中国中医研究院牵头,北京地区广安门医院、地坛医院、西苑医院、佑安医院、友谊医院、302医院、天坛医院、胸科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小汤山医院、望京医院共11家医院参加的多中心临床试验研究。课题组成员除了医学专家以外,还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非医学领域专家。这种多学科联合进行科学研究的模式有助于传统医学的发展。

(摘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

中医药科研成果获国家大奖

2004220日,在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是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三代科研人员历经40年完成的“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项目,这是自该奖项设立以来,中医药科研成果首次获此殊荣。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亲自将获奖证书授予该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教授。此外,中医药行业还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

“血瘀证和活血化瘀研究”项目在继承传统中医理论“血瘀证-活血化瘀”的基础上,以冠心病为突破口,提高疗效为目的,对“血瘀证和活血化瘀治法”,从临床、基础及理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现代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该项目曾先后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自然基金委的重点资助,相关内容从“七五”到“十五”连续4次被列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是由大连轻工业学院金凤燮教授主持研究的“酶转化法生产Rh2等人参稀有皂苷”项目。“酶转化法生产Rh2等人参稀有皂苷”项目,通过利用新发现的皂苷糖苷酶,发明了“选择性地改变人参皂苷糖基、制备高活性的Rh2等人参稀有皂苷”的一整套方法。大大提高了人参皂苷Rh2皂苷的转化率,并实现产业化生产。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分别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刘平教授主持研究的“扶正化瘀法在抗肝纤维化治疗中的应用及相关基础研究”。该项目提出“正虚血瘀”是肝纤维化基本病机的假说,并针对性地以“扶正化瘀”作为治法,成功研制出专利新药“扶正化瘀胶囊”,该药可使肝组织纤维化分期逆转率达52%58.3%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黄璐琦研究员主持研究的“栝楼属植物的系统演化及其药材的分子鉴定研究”。“栝楼属植物的系统演化及其药材的分子鉴定研究”项目,通过对全球范围的栝楼属植物及药材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首次确立了世界范围内栝楼属植物有848变种,我国有376变种,还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为鉴别栝楼雌雄株和天花分类药材提供了新的方法。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吴咸中院士主持研究的“通里攻下法在腹部外科疾病中的应用与基础研究”。 “通里攻下法在腹部外科疾病中的应用与基础研究”项目,通过2600多例临床研究证明,通里攻下法治疗急性肠梗阻、重型胰腺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等腹部外科疾病有明显疗效。同时,揭示了该疗法的作用机理。

本次共有16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9项成果获二等奖。19项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摘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

中医药疗效及安全性研究全面展开 重点挖掘名老中医学术思想

科技部已正式批复将“中医药疗效及安全性基本问题研究”列入“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始全面组织实施。

本项目将在系统总结以往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组织多学科的力量,以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继承挖掘和中医药疗效、安全性评价研究为重点,同时开展道地药材良种选育、濒危药材的繁育和评价研究、中医药标准体系和发展战略的研究,解决中医药有效性、安全性评价等关键技术难题,为中医药现代化和中医药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中医药疗效及安全性基本问题研究”由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拨款5000万元,项目共分49个子课题,其中投入最多的是“名老中医学术思想、诊疗经验总结及传承方法研究”,国家划拨经费1500万元,课题将总结100名左右名老中医独到的学术见解、临床诊治经验,并提出新的传承方法。

通过该项目各子课题的实施,预计2年后将完成以急性缺血性中风、慢性乙肝、经前期综合征、小儿肺炎等疾病为示范对象的中医临床常见症状、体征的标准化、客观化测量方法,完善上述各种疾病的中医辨证规范和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完成含马兜铃酸中药材及中成药、含乌头碱中药附子理中丸、六神丸等5个含“毒性”药材的中成药安全性评价;初步完成金莲花、叶用银杏、薏苡、丹皮、霍山石斛、怀地黄、冬凌草、麦冬、湖南大宗百合及玉竹、广藿香、沉香、罗汉果、降香、川附子、黄花蒿、金钗石斛、云南灯盏花、滇重楼、三叶木通、肉苁蓉等30种道地药材良种选育和濒危药材繁育及评价方法研究;完成开展动态逆流提取、超声提取技术、中药微波辅助萃取技术等5种中成药生产新工艺新技术的标准规范;项目还将提出中医药现代化标准体系框架和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战略。

(摘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2004.12.10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攻克

我国在白血病治疗领域获得重要突破,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能基本治愈,这是人类第一种可以被治愈的白血病。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教授参与的这一白血病研究工作,将西医和中医的治疗理念结合在一起,采用维甲酸、砒霜、化疗三管齐下的治疗方案,在临床中已取得了对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很高治愈率。

                        (摘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2004.4.29

卫生部十年百项冠心病血脂干预推广项目启动

2004417日,为了向广大基层医疗单位(包括城市区医院、社区和县医院等)推广规范化血脂干预技术,缩小临床指南与临床实践之间的差距,卫生部十年百项"冠心病血脂干预推广项目"启动。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高脂血症发病率迅速增加。据估计,我国高脂血症患者在7500万以上。随之而来的是冠心病发病率也明显增加。然而在我国血脂异常的知晓率、服药率和治疗达标率却很低。如21世纪初对北京、广州、上海17家医院1000例血脂异常者治疗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冠心病血脂达标率仅为2%。造成这种形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在于广大医生(尤其是基层医生)、患者和公众对血脂认识不足,临床实践中降脂治疗不够规范。相当一部分大内科医师不懂得调脂治疗的干预值和目标值,当血脂明显异常时才予治疗。血脂异常的防治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部门面临的重大课题和严峻挑战。

该项目由北京同仁医院心脏中心申办,卫生部和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动脉粥样硬化学组主管,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北京广溢磬德广告公司承办,由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负责组织实施,以医生教育为主,同时探索患者教育的模式(主要是生命网模式),积累中国人群的资料。项目计划利用3年时间,首先在三十余个全国大中城市培训五十余名骨干学员,然后辐射到全国基层医疗单位和广大群众,在我国进行一场血脂教育的普及运动,以期达到将规范化调脂治疗贯彻到临床实践中去,将血脂和健康常识落实到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去,提高人们血脂异常的知晓率、服药率和治疗达标率的目的。

(摘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