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载

发布者:年鉴网发布时间:2019-06-26浏览次数:88

 

努力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国务院副总理兼卫生部部长 吴仪

 这些年来,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下,中医药行业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卫生工作方针和中医药政策,中医药事业取得了发展,在医疗卫生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在去年抗击非典期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中医药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全力投入抗击非典的战斗,为取得抗击非典斗争的阶段性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此,我向广大中医药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对你们为发展中医药事业、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所做的努力和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如何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谈五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中医药的地位、作用和前景
  在现代医学科学快速发展的影响下,社会上甚至中医药行业内对中医药的认识是有差异的。我以为,中医药学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和与疾病斗争的经验积累中逐步形成的独特而系统的科学理论和诊疗方法,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卫生事业的特色和优势。从战国开始成于西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东汉时期《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提出了临床系统诊断方法,开创了辨证论治的先河;明清时期以《温疫论》《温热论》《温病条辨》等著作为代表的温病学说,标志着中医学在急性传染病及危重感染性疾病的理论和治疗方面取得较大进展;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总结了明以前历代本草的经验和大量宝贵的医学资料,其中对药物的分类,尤其是生物的分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些不仅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医药学财富,而且对人类防治疾病和医学科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千百年来,中医药在重大疫病流行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挽救了无数人民群众的生命,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日益强盛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医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截至2002年底,全国共有县及县以上中医医院(包括中西医结合和民族医医院)2864所,病床27万余张,绝大多数综合医院也都设有中医、中西医结合或民族医科,中医门诊服务量约占门诊服务总量的1/4;高等中医药院校(含民族医药院校)27所,中等中医药学校48所,独立的中医药科研院所94个;中医执业医师(含助理医师)、执业中药师27万余人,基本形成了中医药的医疗、教学、科研体系,为防病治病、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天,随着人类回归大自然愿望的增强,以及崇尚天然药物和传统疗法的兴起,中医药发展方兴未艾,并已经传播到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这一切说明,中医药事业已经成为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为人类健康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逐步制定、形成了一系列保护、扶持和发展中医药的方针政策。我国将发展传统医药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了根本的法律依据。国家成立了专门的中医药行政管理机构,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党的三代领导人对中医药工作都作出过许多重要指示和论述,强调祖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挖掘,加以提高;强调中医不能丢,必须保存和发展,特别是要为中医创造良好的发展与提高的物质条件;强调要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中医、西医互相补充,共同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完善有效的医疗保健服务。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医药事业也十分重视,多次强调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作用。新一届政府成立以来,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防治非典工作中,为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国务院广泛听取专家意见,进行专题研究,作出具体部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是本届政府组成后公布的第一部行政法规,并已于去年101日正式实施,为进一步发展中医药事业提供了法制保障。
  当前,中医药正面临新的发展前景。一是医学模式由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这与中医药学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本质特征,以及注重社会环境、心理因素的观念相一致。二是疾病谱的变化、医源性和药源性疾病的增加,都预示着中医药应该更为广泛地参与疾病防治,为解决当代医学疑难问题提供更多手段。三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观念的转变,人民群众对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追求,养生保健意识不断增强,中医药在养生保健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完全符合人们的现实需求。四是我国社会呈现老龄化的发展趋势,老龄群体对运用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十分信任(我本人就非常相信中医),对中医药的需求日益扩大。五是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新格局,为中医药更广泛地走向世界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这些都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搭建了新的舞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展示了更加美好的前景。
  我们一定要从中医药的历史地位、现实作用和发展前景等方面,充分认识做好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意义,振奋精神,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努力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二、坚持继承创新,促进改革发展
  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医药事业得到很大发展,成绩是巨大的。但在新的时期,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中医药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思想观念还不适应形势的发展,改革和发展的思路还不很清晰,体制机制改革还比较滞后。在当今世界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下,中医药的创新发展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紧迫和重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创新就没有生存的空间。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中医药继承创新,绝不能丢弃好的,也不能拒绝新的。要切实继承和发扬中医药的科学内涵、学术本质和特色优势,同时要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的理论和实践。要用更博大的胸怀,更宽广的视野,更开阔的思路,提高认识,大胆实践,勇于探索,走出一条中医药健康快速发展的路子来。
  要坚持不懈地推动中医药的理论创新。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要在对中医药理论系统整理的基础上,加强中医药学术和理论规范研究,重点开展脏腑经络理论、辨证论治理论、方剂配伍理论等基本理论的研究,加强对中医药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理论和技术的挖掘整理和推广运用。
  要努力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要加强对中医药现代化战略的研究,进一步明确阶段目标,把握方向,突出特色。当前要重点抓好中医药标准化、规范化研究,抓紧制订一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以标准化带动现代化。
  要继续推进中药现代化,加强中药创新基地的建设、中药发展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中药产品创新、优势产业培育和中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国务院批准的《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对推进中药现代化提出了原则要求,明确了政策措施,要认真地贯彻落实。
  要切实推进中医现代化。中医在诊断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要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借鉴、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对既有的经验进行系统总结,制订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标准,逐步实现中医诊疗的规范化,促进中医的现代化发展。
  要加强中医与中药的结合。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是中药研发的基础和源泉,中药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才能更好地发挥疗效。既要高度重视中医现代化发展,又要切实加快中药现代化发展,实现中医中药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民族医药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要认真做好挖掘、整理、总结、提高工作,大力促进其发展。
  要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中医药行业要面向市场,面向临床,面向生产实践,进一步树立市场意识,积极推进中医医疗机构和科研体制改革,探索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的中医药发展机制。
  要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根本,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把名院、名科、名医的文章做大,扩大中医的社会影响,优化中医资源配置,为社会提供优质中医服务;要把名厂、名店、名药的文章做大,以诚信和质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同时,要强化知识产权意识,加强对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鼓励创新,扩大竞争优势,促进学术创新和技术进步。
  要加快推进中医药国际化。一是要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鼓励和支持中医药在外办医办学,援外医疗队中要有中医药人员,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二是要“请进来”,为国外培训中医药人才,不断扩大中医药在国际上的传播面;还要积极学习、吸收、运用国际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增强中医药的创新发展能力。三是要在国际上宣传和推广中医药标准规范,提高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的质量和水平,保持我国在世界传统医药界的领先地位。四是要加强与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及政府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进一步拓宽中医药的民间交流,努力扩大中医药的国际影响。

三、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的作用
  在基本医疗方面。中医药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某些疑难重病方面,有很多独到之处,有着广阔的服务空间。
  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要将中医药纳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中,充分发挥中医、中西医结合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
  在农村卫生工作方面。在广大农村地区,中医药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中药资源十分丰富。要从我国广大农民对医药费用的承受能力还很有限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中医药诊疗手段简便、成本相对低廉的优势,积极推广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加强城市中医医疗机构对农村的支援,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和新型合作医疗中的作用。在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农村和偏远山区、牧区,还要注意发挥民族医药的作用,要高度重视民族医药的发展。
  在社区卫生服务方面。社区卫生服务具有综合、便捷、低廉、持续的特点,治疗的病种以慢性病、老年病为主,中医药在这方面有着鲜明的优势,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预防保健方面。当前,我国城乡主要死亡疾病已由解放初期的各种传染性疾病转变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医药在防治慢性非传统性疾病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四、切实加大对中医药事业支持的力度
  近几年来,在开展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实施农村初级保健第二个十年规划纲要、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各项工作中,国家都结合中医药工作的实际,为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明确了有关政策,采取了具体措施。但是,实际工作中,这些政策、措施在一些地方没有得到全面贯彻落实,比如在区域卫生规划中,不仅没有把中医药作为需要加强的领域,反而认为中医药资源过剩;在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中,没有把符合规定的中医医院院内制剂纳入给付范围,等等。我们都在讲中医药是国粹,要努力保护,加以提高,但是不给予积极支持,连起码的政策都不落实,又谈何重视,谈何保护,谈何提高!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要坚决落实好既有的政策,把对中医药的支持落实到行动上来。同时,要不断研究制定新的有利于中医药发展的政策,要进一步在以下方面予以加强。
  一是要把中医药的发展列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规划,乃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中,从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项目、政策措施等方面加以明确,使中医药事业在公共卫生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应有的位置。要坚持中西医并重、共同发展,切实解决好忽视甚至偏废中医药发展的问题。
  二是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中医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中医与民族医机构的建设、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和公共卫生体系中的中医医院建设。要加大对中医药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投入,对中医药标准与规范建设、中医药重大基础理论研究、中药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中医古典文献的抢救与整理、农村中医药实用人才的培养等给予支持。国家和地方实施重大卫生项目,要充分利用中医药资源,发挥其特色和优势,统筹考虑,一并安排。
  三是要制定和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相关经济政策,当前要重点研究中医药技术服务的价格政策,充分体现中医药的技术劳务价值;研究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中医药服务给付政策,以引导患者积极利用中医药服务。
  四是起草制定和施行与中医药相关的法律法规,要充分体现中医药的特点,积极鼓励和扶持中医药的发展。在中药、民族药的新药审批中,要制订区别于审批西药的标准。
  五是要进一步重视中医药管理体制建设,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作用,认真履行好职责;省级以下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中医药工作,要有机构管,有专人抓,切实负起责任来。
  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是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的共同责任。卫生部和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首先要重视起来,把中医药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像抓西医一样地抓好中医药工作。各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也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对以上提出的政策性问题要认真研究,努力解决。要加强机构建设,加大投入力度,确保新形势下中医药事业能够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五、中医药系统要加强自身建设
  各级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要按照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切实转变职能,严格依法行政,强化全行业管理,认真履行好职责。要加强监督管理,当前特别要加强对中医医疗机构、技术和人员准入的管理,加强对中医医疗广告和医疗质量的管理,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中药产品,坚决取缔各种非法中医医疗活动。
  加强队伍建设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药专业技术人员间要加强团结,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和西医药及从事中医药工作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在学术问题上,要坚持双百方针,形成宽松和谐的氛围,促进中医药学术繁荣和进步。坚持科学严谨的学风,倡导埋头苦干、潜心研究,力戒浮躁。要提高职业道德素养,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医德医风,树立发展中医药事业、做好中医药工作的崇高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恪守职业道德,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中医药服务。
  要认真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全面提高中医药队伍的整体素质,使中医药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层次结构更加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要求。要培养造就一批名医、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一批优秀的中医药管理者。要继续抓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的继承工作和农村中医药实用性人才的培养。要树立新的人才观,鼓励各种人才在各自的领域脱颖而出,为人才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在新的形势下,中医药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开拓创新,努力开创中医药事业的新局面,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注:这是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同志2004219日在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本刊发表前作者作了修改。(据《求是》杂志2004年第8)

                      转载于2004.5.142142期《中国中医药报》

 


     

 

研究室、实验室分工合作是中医药科研机构微观搞活的重要环节

李振吉 贺兴东 苏钢强 洪净 杨龙会 林超岱 赵明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指出:科技体制改革是一场解放科技生产力的广泛而深刻的革命。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在优化科技力量布局和科技资源配置,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遵照国家科技体制改革总体要求,如何从中医药的学科特点和中医药现实的科研状况出发,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医药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中医药科研机构微观管理体制,尽快形成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对增强中医药科研机构的活力,加快中医药科技进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们认为,研究室、实验室分工合作是中医药科研机构微观搞活的重要环节之一。加强这方面的探索研究并在实际工作加以推动,是有关管理部门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思路创新,制度创新,推动事业发展的具体举措。

一、中医药科学研究的特点
  中医药历经数千年的发展,积累
了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和宝贵的文献资源,形成了系统的生命科学理论、独特的辨证诊疗体系以及养生保健思想等,具有鲜明的学科特点。
1.中医药学具有融自然科学、哲学、人文科学于一体的学科特色。中医药学属自然科学的范畴,它是研究人类生命活动及其与疾病斗争的科学。由于历史、文化背景和思想方法的不同,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以生物学为基础、与理化数学交融、与哲学、人文科学渗透的学科体系。
  这一特点决定了中医药科学研究首先应当重视自然科学的研究,特别是加强现代自然科学多学科的配合。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中医药的现代研究必须积极吸收、利用现代科学的实验方法、技术手段,与现代科学前沿相衔接;必须紧紧依靠多学科的共同研究,而且对多学科的研究结果必须进一步加以整合、提升,才可能揭示中医药学的内涵。
  另外,中医药学的这一特点还说明,中医学的理论形成不象现代自然科学和现代医学理论一样,以现代生物医学的实验研究为依据和支撑。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以哲学的方法对临床实践经验和生命科学的规律进行归纳、升华而来。哲学的问题是不能以实验研究来证明的。因此,中医药的研究必须从自然科学各学科、哲学、人文科学等多角度、多种方法手段去进行综合研究,才可能取得突破。
2.中医药学理论形成的方法论,决定了中医药学的现代研究必须重视中医传统的研究方法,即以临床为基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亦即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总结、整理、归纳、升华为理论,然后再回到临床实践中去指导临床实践;此后,再总结、升华,再回到临床实践,反复多次,直至比较完善。在此过程中,指导研究的理论基础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患病的人(不是的疾病本身),实践的场所主要是门诊或病房(而不是现代的实验室),研究工作伴随整个“病人”患病的全过程。这样的特点决定了中医药学研究必须更加注重临床观察和系统的归纳、总结、提升。

  二、区分和明确研究室、实验室的功能定位,发挥其各自的作用,是中医药科研机构微观搞活的基础
  “研究”是指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现代汉语词典》)等。所以研究室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开展研究工作。研究的过程,就是探索事物本质的过程,包括选题、复习文献、提出假说、设计方案、组织实施、总结升华等各个环节。一个完整的创新过程,首先是要提出假说,假说是“以简明扼要的理性语言来描述尚未证实的学说”,它是课题的灵魂、目标和方向;课题的设计,要紧紧围绕着假说来展开、进行。一个高水平的研究者,必须是一个善于提出假说,并能作出科学严谨方案设计的人。课题组是研究室的雏形,研究室是课题组的高级形式,都是以学科、研究领域、项目、课题、专题等作为共同目标所组成的专家群体。如果课题组有了稳定的研究方向,在研究领域内有若干个学术支撑点和源源不断的在研课题,就具备了组建研究室的基本条件。
  “实验”是指为了检验某种理论或假说是否具有预想的效果而进行的试验活动(《现代汉语词典》)。实验室则是进行这种试验活动的场所。因此,实验室是以科学实验为手段,为研究工作提供实验数据的单元。其主要任务是提供科学实验方法及条件,客观地实施实验观察,准确地提供实验数据。实验观察是一种高级的认识世界的观察手段,它可以纯化观察对象,强化客观条件,因而更规范、更具有重复性。实验观察一般包括:根据课题总体设计,提出实验假说、选择实验对象、准备实验条件、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观察、记录实验数据等。
  研究室、实验室有着不同的概念与内涵,研究室与实验室二者不能相互涵盖但却是相互联系的。各自的功能、定位不同。我们认为:
1.在科研活动中研究室建设应当以组织承担大课题、多出大成果、多出人才、多出效益为目标,工作效果主要体现为科研水平,其“商品”是课题(成果)。实验室建设的目标应当是构筑科技活动高水平的技术平台,其工作水平主要体现为科研能力,其“商品”是服务。
2.按照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研究室可以拥有实验室,以开展实验观察。实验室开展实验观察就是参与科学研究,实验室应着重开展实验技术方法学的研究,包括引进新技术、改进新技术和推广新技术,为研究工作提供更科学更先进的实验方法。研究室人员必须经过科研工作的基本训练,一定是懂得基本实验技术与方法,并能熟练运用这些技术和方法的人员;而实验室人员必须是首先懂得实验技术与方法,其次能准确理解科研设计思路、按照科研设计思路进行实验观察工作,并能从事实验技术方法学研究。
3.研究室人员是动态的,随着研究课题的变化而变化;实验室人员是相对稳定的,一般不随着研究课题的变化而变化。所谓开放、流动,研究室主要体现为流动,以保持研究室的内在活力;实验室属于公共技术平台,因其追求实验方法的稳定、可靠,因而其组织结构应当相对稳定,虽然也随着方法学的发展而变化,但跨越较小,在开放、流动中,主要体现为开放。研究室、实验室都是在动态中发展完善。研究室随着研究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当无研究任务时,则自行消亡。实验室随着实验方法的改变而改变,当实验室所拥有的实验技术方法不能适应科研需要而无研究课题来应用时,实验室同样失去存在的价值。
4.研究人员在创新过程中,提出假说并围绕假说形成的设计方案,是研究室工作的指导原则,而实验室实验观察过程中的实验假说则是创新工作的延续。因此,研究室与实验室,既不能相互涵盖,但却又密切相关。由于二者工作的连续性和关联性,倘若研究的领域与所用的实验方法同属一个学科,则研究室与实验室是一体的。如“化学实验室”,用化学的方法研究化学,研究内容与实验内容一致,因此,化学实验室同时又是化学研究室。有的专业,如现代医学的基础学科(药理、毒理、生化等)二者是一体的。在临床学科中,由于研究领域与所用的实验方法不属同一学科,每一个临床学科都需要若干个实验方法相配套,二者又不应是一体的。由于中医药独特的理论体系,不论是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中药研究都不是某一个实验室能单独承担得起的,都需要若干个实验方法相配套。因此,对于中医药专业来说,区分和明确研究室、实验室的功能定位、建设目标、主要任务,对于深化科研机构微观体制改革,提高科研水平,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甚为重要。
  研究室的命名除用学科命名外,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的研究室(Research Department)以研究方向、研究领域来命名,如:肝病研究室、医学炎症研究室、气血研究室、新药开发研究室等。这种研究室的特点,是围绕着一个研究领域,需要运用多种实验方法。因此,这样的研究室需要多个实验室共同合作,如免疫、细胞培养、病理实验室等;同样,以实验室(Laboratory)命名的许多机构,也在进行多个研究方向的工作,与多个研究室相衔接。
  从这个意义上讲,研究室与实验室的区别在于:研究室可能需要多个实验室为其服务,主要围绕一个研究方向或研究领域来展开;实验室可以向多个研究室提供服务,从事多个研究方向的实验观察工作,但实验技术与方法是围绕着某一主线组合的,实验室以其实验技术与方法的先进、科学、标准、规范、准确及良好服务赢得信誉,创出品牌,应该具有广泛的开放性。

三、以项目为纽带、经济为杠杆,构建研究室、实验室之间的立交桥体系,是中医药科研机构微观搞活的新型管理模式
  当前中医药科学研究活动中普遍存在课题小型化,重复较多,科研仪器、设备分割占有,使用率低下,运行机制僵化,开放、流动不畅等弊端。要解决上述问题,除了在宏观上必须进行整体意义上的科技体制调整和改革外,在科研机构内部建立一种微观搞活的新型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将是激发科研机构活力的重要环节,也可能是科技体制调整和改革的基础。
1.建立相对独立的高水平的研究室主要解决课题小型化和低水平重复的问题
  研究室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首席专家由熟悉本领域科技进展,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攻关,勇于攀登科学高峰,善于组织协调,具有科研素养、学风严谨的科学家担任。其主要任务是构思课题、申报课题、组织研究、处理数据、总结规律、撰写论文等。由于研究室相对独立于实验室之外,摆脱了单个实验室专业局限性和局部利益的束缚,开阔了视野,站在更高的层面上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有利于组织多学科协作,组成高水平的团队,构思大项目,申报大课题,形成大成果。国家对科研项目实行课题制管理,给予首席专家相应的自主权,更有利于发挥首席专家的领导作用;实行课题的全成本核算,有利于课题组对相关实验室资源的整合利用,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研究室除承担政府项目外,还可以直接面向社会承担“横向”课题。由于高水平的研究室具有提供比单一实验室更全面、整体的服务的能力,所承担的课题会更多,所获得的经费就越多,形成科研成果的机会也就越多,研究室的学术地位会更高、对外影响会更大、设备条件以及人员待遇也会越好。研究室可以有若干个课题组,也可以拥有若干个标准化的实验室(不是若干实验手段联合体),或与若干个标准化实验室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2.建立相对独立的标准化实验室主要解决科研仪器、设备分割占有,使用率低下,资源浪费的问题
  实验室可以实验基础学科或一类实验技术与方法学为主线进行建设(如药理的、病理的、生化的等),并在环境设施、设备条件、人员配备、实验方法、管理规范等方面,符合实验室标准,以保证科研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制约假数据的产生。实验室作为科技活动的公共技术“平台”,应当按照物业管理的原则进行管理。“平台”明码标价对社会开放,不同的“平台”之间进行竞争,科研人员可以选择不同“平台”进行各自的研究工作,“平台”开放性程度越大,吸引的客户越多,仪器、设备使用率越高,获得的经费也就越多,实验室的对外影响会越大、设备条件、员工待遇也就越好。实验室可实行主任责任制,负责实验室的业务发展、管理与经营。实验室可以从属于某一研究室,也可以面向多个研究室提供“平台”服务。
3.研究室、实验室之间的科技经济合作关系
  以项目为纽带、经济为杠杆,搭建二者之间立体系,使二者既联系又分离,依靠项目进行联系,依靠课题制、物业管理制进行分离,其分离是由于运行机制不同而产生。在联系中形成共同的奋斗目标,在分离中形成开放、流动的机制。加以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的改革,必然大大提高科研人员的自主性和流动性,增加科研人员的竞争意识,满足不同层次科研人员的需求,有利于激励机制、竞争机制的发挥,从而有利于人才的成长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四、研究室、实验室建设实践中的若干问题
  新机制的建立,除了对新旧机制进行分析、比较和深层次的思考外,还应对实际操作中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思路,使之更为完善和具有可操作性。
1.中医药科研机构研究室、实验室的命名
  一般说来,工作重点不是以研究本学科自身特点和规律为主要内容的基础实验学科(如,生化学科,工作重点不是研究生物化学自身规律,而是以生物化学作为手段研究中医药)和以方法技术作为主要构成的(如:电镜、同位素、核磁、ECT等),应当以实验室命名,以研究对象为主要内容的临床学科(内科、外科……)、疾病(肝病、胃病……)、领域(经络、脏腑、炎症、气血、新药……)、方向(医史、文献……)等,应当命名为研究室。
2.研究室建设的基本思路
  研究室的工作是针对某些学科、课题、专题进行研究,追求的目标是创新,包括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方法创新、药物创新、设备创新等。为了鼓励科技人员的创新精神,为创新思维和实验过程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研究室建设与实验室建设在思路上最大的区别是追求个性化而不追求标准化。首席专家及其带领下的学术梯队是研究室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其次是一定数量的课题、经费及其所形成的科研成果。课题组可以作为研究室的初级形式,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转化为研究室,随着课题的增多,内容的深化,研究室可以分化。科研机构在为研究室(课题组)建造工作条件时,要充分考虑研究室(课题组)流动的特点,留有充分的余地,使新组建的研究室或境内外带着课题来研究的客座研究人员,随时获得相应的工作条件,以体现科研机构开放、流动的优势。政府对重点领域或在同一领域中研究水平处于领先地位的研究室,给予重点扶持,扶持的方式主要是宏观指导,重点课题、项目委托,重点研究室冠名等。
3.实验室建设的基本思路
  为了保证科研数据科学、真实、准确和可重复性,实验室建设的基本原则是标准化。实验室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是科研支撑条件建设最基本的环节。不同的实验室应当有不同的标准。但不论哪一类实验室,都应当达到实验室最基本的标准。包括硬件条件(房屋外环境、面积、温度、湿度、洁净度等)、仪器设备(种类、数量、型号、准确度、灵敏度等)、人员配备(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历职称、上岗条件等)、实验方法(动物、模型、试剂、操作规程等)、管理制度(人员管理、设备管理、经费管理、资料管理)等。为促进实验室的整体水平的提高,可以采取分级管理的办法,一级实验室应当符合最基本的实验室标准,二级实验室应当是在各省同类实验室中比较好的,三级实验室应当是在全国同类实验室中比较好的。属于何种级别,应当按照标准来审定。对符合标准的实验室采取登记备案的管理方式,对社会开放。国家级、部局级课题所涉及的实验工作应当由登记备案的较高级别的实验室承担,申报国家、行业奖励的成果,所有数据也应当出自登记备案的实验室。实验室登记备案的范围,不应局限于行业内,某些特定的综合大学、企业及其他研究单位,只要有志于从事中医药研究,符合相应标准的都可以申请登记备案。另外,还要鼓励实验室开展针对本学科自身规律和特点的研究工作特别是新的实验技术和方法的研究。
4.关于实验室更广义的概念
  有人认为实验室应当有更广义的理解,国外一些著名的实验室本身包含有传统意义上的研究室、实验室,不仅能出成果、出人才,还能孵化新的学科,我们认为这与英文翻译成中文有关。研究室、实验室在英文中都用同一个词(laboratory)表达,按照《金山词霸》解释是专供有自然科学的任一学科领域内进行实验研究的场所,这与我们对实验室的理解更为接近。按照《英华大词典》解释,laboratory是实验室(尤指化学的)、试验室、研究所、(史学、语言学)研究室、制炼所、药厂。按照我国科研机构的设置特点和汉语的表达习惯,结合国外一些著名实验室现状及英文表达习惯,所谓广义概念的实验室理解为研究所似乎更为确切。
5.研究室、实验室建设与中医药重点学科、专科专病建设的关系
  为了推动中医药的学术发展,我们正在进行重点学科建设、专科专病建设、实验室、研究室的建设,它们各自的任务和相互关系是什么?学科一般是指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学术相对独立,理论相对完整的科学分支,它既是学术分类的名称,又是教学科目设置的基础,学科建设追求的目标是发展学术。因此,学科建设是基础,专科专病建设、实验室、研究室建设都是学科建设的组成部分,其目标都是丰富和发展学科的内涵。学科建设涵盖医疗、教育和科研机构,是在同一目标下,以人为本的综合集成。专科专病建设主要在医疗机构进行,目标是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更强调实践能力。实验室、研究室二者目标一致、分工不同,是学科建设、专科专病建设的核心,是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的源泉。
6.关于新旧机制的衔接
  现行的中医药研究院所机制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其特征是研究室、实验室一体化,院、所下设室。这种机制适合上级下达科研任务,再由院、所分配科研任务到各室。要建立新的机制,目前工作的重点是在实验室标准化建设的同时,重点加强研究室的建设。研究室建设的重点是在实践中,培养一支具有领军能力的高水平的研究人才,造就一批有思路、有能力、善于选题、设计、组织、总结、升华的中医药科学研究“大家”,根据目前情况可以先从课题组形式起步,逐步扩展。研究室、实验室、相对分离需要一定的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应当按照总体设计、有限目标、分步实施的原则来逐步实现。随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课题制等措施推行,新机制必将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发展。

转载于2004.5.24出版的第2147期 《中国中医药报》


实践证明了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

沈自尹 王文健 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这次座谈会刚好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简称《条例》)实施一周年的前夕举行,具有很好的纪念意义。《条例》第三条指出:“国家保护、扶持、发展中医药事业,实行中西医并重方针,鼓励中西医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共同提高,推动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有机结合,全面发展我国中医药事业。”这一规定首次从法规层面上明确了中西医结合的地位,同时也设定了中西医结合应该达到的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需采取的途径和措施。去年11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又在《条例》的基础上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也系统地对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指导思想、任务等作了较详细的阐述,这是非常鼓舞中西医结合工作者人心的大事情。
  有人对中西医结合的含义不理解,常常问中西医结合的概念到底是什么?甚至为怎样给中西医结合下定义而争论不休。在我们看来,这个问题没有什么可争议的,我们在这一领域的实践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将近半个世纪的中西医结合工作,主要就是两方面内容,一是用现代科学,主要是现代医学的方法,研究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探讨其理论本质,阐明其作用机理。二是发挥中西医学各自的优势和长处,在临床实践中将中西医两种方法有机结合,达到提高医疗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医疗成本的目的。
  几十年来取得重大进展的一些中西医结合研究项目,包括活血化瘀研究、肾本质研究、急腹症治疗研究、针刺镇痛原理研究以及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机理研究在内的成果,都是应用包括现代医学在内的现代科学来发掘、研究中医理论和实践的典范。经过研究,有些认识升华了,上升到理论,又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例如在活血化瘀研究中,对血瘀证的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微循环改变等病理生理现象的认识,使我们能够深入了解血瘀证的本质,亦得以应用这些认识来指导临床使用活血化瘀治法,对血瘀证进行更加有的放矢的治疗。在肾本质研究中,我们从“异病同证”了解肾虚证的功能、形态以及代谢改变出发,经过不断的探索,发现中医的肾和现代医学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节整合功能有密切联系,肾虚患者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多个环节存在功能的失调或者亚临床的病变,而中医补肾治疗能改善这些功能异常。我们在这一成果的基础上将中医补肾调节阴阳的治疗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防治和延缓衰老,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中西医结合的过程,并不仅仅是对传统中医药学的发掘、整理、研究、阐述和提高,而且也是对现代医学的丰富和发展。可以说,没有中西医结合活血化瘀的研究,就不会有血液流变学在临床医学中如此广泛的应用;没有对肾虚证、脾虚证的本质及治疗的研究,我们对于人体许多亚临床的改变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以及纠正这些改变对疾病防治的意义的认识就不会象今天这样深刻。每一位热爱和关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人士,应该为中西医结合事业取得的点滴进展感到高兴,应该积极地支持这一事业。
  要促使中西医结合事业健康发展,除了政策法规的制订外,还要有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但在现实生活中却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有人对用现代科学研究中医药学的提法尚能接受,而对中西医结合,对用现代医学方法研究中医的提法就反感,认为这意味着中医要比西医低一等,中医讲不清的道理要靠西医理论来解释,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是片面的。这里且不说现代医学本身就是现代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现代科学在人体疾病防治和保健领域的体现和应用,并不是只有声、光、电等这些超出医学范围的学科才代表现代科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现代医学和中医学的研究对象及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高度一致的,各种现代科学认识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手段和采用的防病治病措施,对于阐明中医理论和探索中医药的作用机理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用现代医学来研究中医,不是对中医的轻视,恰恰是对中医的热爱和尊重。广大中西医结合工作者为了研究中医,首先是甘当小学生,拜中医为师,虚心学习中医。我们在中西医结合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几位院士,都是学习中医的楷模,他们既有扎实的西医基础,经过学习又具有很高的中医造诣,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有可能在中西医结合领域作出重要的贡献。提倡中西医结合,并不排斥直接应用现代科学手段对中医药学的研究,也并非是以现代医学的标准来评判中医药学,而是通过分析、比较和鉴别,使之相互沟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充分发挥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在疾病防治中将两者有机结合,是中西医结合工作的重要内容。去年抗击非典的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减轻病情,提高疗效,缩短发热时间,减少对呼吸机的依赖,减轻激素的用量,降低死亡率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单纯用西医西药治疗。在与SARS的抗争中,确实发挥了中医药的优势,但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单纯应用中医中药治疗,特别对中、重度病人,恐怕结果就没有这么满意,甚至会得出否定的结论。正是中西医结合的实践,使中医药特长得到了体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中西医结合为彰显中医药防病治病的优势提供了平台,为中医药事业拓展了发展空间;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讲,由于中医药的介入,也使西医抗感染、抗炎、吸氧、免疫调节和一些基础支持疗法取得了更好的成效。以前谈到中西医结合,对于用现代科学研究阐述中医讲得多一些,而对临床如何有机地将中西医两种方法结合,提高疗效,降低医疗卫生成本下的功夫还不够,尽管大量的病人在同时接受中西医两种方法的治疗,但这种中西医药的并用是不是真正体现两者的优势互补,是不是符合卫生经济学的原则,有没有浪费的嫌疑,这些都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我们建议可以由中西医结合学会的各个专业委员会牵头,在循证医学研究的基础上,制订出有质量控制标准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常规。
  中西医结合要健康发展,基地和队伍建设是两个重要因素,而目前在这两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从上海的情况看,中西医结合基地主要集中在西医医学院校和西医综合性医院。如教育部下属全国六个中西医结合的重点学科,上海占了3个,都在西医院校(复旦2个,二军大1),上海市卫生局扶植的9个中西医结合特色专科,有8个在西医专科或综合性医院。
  另一个是人才队伍的问题。现在的医师执业资格,虽然增加了中西医结合医师这一类别,但这是附属在中医师大类下的。从上海出台的规定看,只有属于中医师类别的人员,才能申请中西医结合医师的执业资格;你原来的执业资格如果是临床(即西医),就不能申请中西医结合的执业资格。这样就剥夺了许多已取得西医执业证书,长期以来学习研究中医并在西医科室从事中西医结合的专业人员申请中西医结合医师的资格,这和党中央提倡的西医学习中医,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的方针是不相符合的。中西医结合是我们国家卫生事业的特色,应该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于这一事业,而不是设置人为的障碍。我们建议,将中西医结合医师从从属于中医师类别中抽出,单独设立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类别,同时制订科学的行业准入标准,让更多的符合要求的专业人员加入中西医结合的队伍,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为中西医结合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条例》旗帜鲜明地把“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有机结合”作为“全面发展我国中医药事业”的重要内容。换言之,在现代条件下,缺乏中西医的有机结合,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就不是全面的;这是对中西医结合的地位和作用的肯定。否定中西医结合,实际上也是对中医药事业本身的否定。因此,中西医结合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我们愿意与全国的同道一起,继续努力,为推动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健康发展尽我们的一份力量。

                   转载于2004.9.24出版的第2218期《中国中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