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论研究
(一)中医基础理论
【概述】
2005年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最值得论述的有三方面内容:①“
随着循证医学(EBM)的推广,中医理论研究者已经开始探讨证候与循证医学的关系,以及将循证医学引进的途径。
近年来提出的络病学说涉及到多种心脑血管病和阻塞性肺气肿等疾患,已有临床基础。其理论研究的成果将直接提高临床疗效。在肺气虚大鼠动物模型和脾胃湿热理论及试验研究中,在方法和指标选择上又有新的进展。中医学已经开始关注航天医学领域的失重问题,并思考中药的运用。
在舌诊研究方面,对颜色、纹理的特征值认定,以及舌下脉络的识别又有所进展,并利用计算机对舌象形态进行模糊识别,在信息提取方面也获得一些新资料。而在脉诊方面,开始从脉诊理论和信号关系方面来探讨信号客观化及定量化的方法,还有研究者运用家兔动物模型研究脉象,方法上也有所进步。如果从揭示中医脉诊本质、阐述脉诊规律,和以其应用性、便捷性、规范性引入临床来审视,这些只能算是初步的工作。
继在《中国中医药报》几年来开展的“心主神明”与“脑主神明”之争后,在2005年也见诸于中医药期刊。反映作者对中医学理论的理解和见识,但各家的论述都有待深入。
(孟庆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