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院长论坛

发布者:年鉴网发布时间:2019-06-26浏览次数:68

 

论高等中医药院校的规模发展与质量发展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匡海学

20世纪末期以来,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的大发展。在进入“十一五”的重要时期,科学地审视与确定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发展,适时把握发展的主体,正确地处理规模发展与质量发展的关系,已成为每一所高等中医药院校能否保证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与关键。

一、中医药院校规模发展的选择与定位

科学发展观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对教育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与要求的总体看法。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策略,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定位。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发展,必须坚持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目前,高等中医药院校从1999年的27所发展到2005年的45所,在校本科生从1999年的41563名发展到2005年的157288名,增长了3.8倍;专业类别从改革开放前的中医、中药和针灸推拿3个专业,发展到现在的7102个专业(含专业方向)涵盖了医、文、理、工、农、法、管等多学科及方向。高等中医药院校中普遍设置的中医学类专业,社会适应性因不断地扩大规模而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特别是毕业生就业率不断下滑。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中医药院校中医专业毕业生从80年代末期平均一次就业率的81.5%下降到现在65%,而且还有继续下降的趋势。中药学类专业虽然整体就业形势比中医类专业为好,但也存在基础条件不足,人才培养方向单一,优势凸显不够,许多优势领域没有得到开拓等问题。尤其近几年,很多综合性大学和医学院校也开设中药学类专业,2005年在校生人数达到44260人,中医药院校41111人,两者基本持平,竞争十分激烈,大有夺走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药学教育优势的趋势。高等中医药院校在过去的办学中,学校发展“小而全”,教育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发育不完善,而现在向多学科、多专业方向发展,特别是面对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规模越来越大,教学资源不足,内涵不适应,体制、机制、制度不健全,定位与发展思路需要依据社会现实进行科学的梳理等等。由此,高等中医药院校应在“十一五”期间,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发展思路和举措。

面对高等中医药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必须从办学指导思想上实现规模发展向质量发展的转变,并从办学思路和举措上做到做精中医、做强药学、做大学校。

做精中医,就是坚持中医类专业在中医药院校中的主体性地位,把中医类专业作为中医药院校的精髓和核心专业,使中医类专业真正成为学校的特色和优势。要坚持中医类专业是精英教育的思想,把发展中医从数量发展转移到质量发展上来,紧紧抓住提高中医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这条生命线,以提高学生社会适应性和竞争力为重点,把学生培养成为中医精品人才。为此,必须整合近五十年高等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成果,推进传统师承教育与现代高等中医药教育内涵的有机结合。坚持以学生为本,大力提倡和促进学生主动、自主学习,改革阻碍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的不合理机制与制度。树立精品意识,在内涵建设上以品牌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为目标,建设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和一流教学管理等示范性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名医、名师,为做精中医奠定基础。同时,要在总体上减少中医类专业的招生规模,在中医人才培养层次上压缩中医本科招生规模,扩大长学制和研究生教育,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发展留学生教育,以中医精品人才占领市场,以高质量、高素质中医人才求得社会信誉,求得学校的生存与发展。

做强药学,就是根据市场对药学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和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比较优势与可能,进一步调整、扩充药学类专业结构、教师队伍结构和内涵建设结构,不仅要打开中药学专业体系,而且要扩大与中药学专业相关的(包括药学)学科专业,发挥比较优势、抢占市场、先胜一筹。要不断加大对药学教育的投入,在基础设施、教师队伍配备、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设备水平上赶超一流,保障药学教育的比较优势地位,努力推进药学教育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目前,我国中药(药学)社会市场呈现多元化的需求结构体系,药学人才的培养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要在人才培养层次、类型结构、提高质量上等加快改革和发展,主动迎接社会发展的挑战。

做大学校,是以贡献求发展、以服务求支持的思想的具体体现。要通过增加新学科专业、做大办学规模等,增强学校对社会的全面适应性和办学活力,在实现学校从单科性学校向多科性大学转变的同时,实现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数量更多的多样性优秀人才的办学目的。要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中医药科技工作等,做大学校的学术发展力量和科学研究成果,在夯实学校的内涵基础,坚实发展根基的同时,实现推动中医药学术进步,提高学校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科技贡献率。要通过中医药院校的大进步、大发展,做大中医药学术在国内外的影响,为实现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作出贡献。

二、高等中医药院校质量发展的标准与约定

古今中外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价值取向都按照学术取向、社会取向和综合取向的目标约定。学术取向是根据高等学校或高等教育本身的学术规范和基本价值来建立的质量标准,特别是一批具有悠久历史和自身传统的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更强调自身的规范和学术价值及学校的传统,强调严格的精英标准,捍卫学术价值和学术取向,在教育目标、办学标准、学科评价标准、课程设置、生源选拔等方面都要确保这种价值取向的落实。社会取向是根据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发展需要,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的要求,根据高等教育者的要求来实现高等教育的质量管理,高等学校招生人数的增加,毕业生在就业中遇到的种种问题都使得高等学校发展必须把满足社会需求与个人愿望作为基本的价值追求。综合取向是学术取向、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的有机统一,并以人文取向对社会取向进行必要的矫正和补充,高等教育质量的人文取向是指以满足人自由全面发展需要,尤其是满足整个人类社会改善生存状态、全面进步需要的程度为质量标准。高等中医药教育面对新的发展趋势,既要充分认识教育质量发展的价值取向,又要根据自身特点明确教育质量观和质量标准的约定。

教育质量标准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一般的基本质量要求,亦是教育的根本质量要求;另一个是具体的人才合格标准。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前者所指的是一切高等教育都要依据我国教育目的和高等教育一般培养目标,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结合,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后者指的是各级各类高等院校的具体培养目标和所规定的质量要求,是衡量所培养的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标准,这是一个统一性的质量标准。鉴于社会上各行业对中医药人才的规格、层次的需求是多样的,统一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可能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再则人的人性、智力、追求的目标以及愿意付出的代价不尽相同,只有多样化的质量标准要求,才能满足个人不同的学习需要。所以,高等中医药院校培养质量要求的多元性是实现社会适应性的必由之路。与此相适应,以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为特征的高等中医药教育质量观和质量标准,才是真正实现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发展目标的可靠保证。

具有这种特征的质量观和质量标准存在以下约定性:

1)质量是第一要素。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按照“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指针致力于自身的改革和发展,成效显著。实践表明,这一指针体现了教育科学发展观。然而,四个要素的协调发展并不意味着诸因素平起平坐,质量应该是第一要素,也是第一位的约定性。

2)建立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中医药人才质量标准。树立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深层次发展的质量观,建立知识一能力一素质”三位一体、辩证统一的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是对传统教育体制下重知识传授、轻能力素质培养的片面质量观的一种扬弃。这是现代中医药教育质量观和质量标准的第二个约定性。  

3)强调多样化与个性化的质量观和质量标准。在以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为特征的高等中医药教育质量观和质量标准之中,其多样性表现在高等中医药教育否定用同一个统一的尺度衡量不同学校、不同学生这种传统的质量评价方法,强调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质量观和质量标准。这是现代高等中医药教育质量观和质量标准的第三个约定性。

建立起能够赋予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更大空间的质量观和质量标准。中医药教育的理念应当是与时俱进的,准确把握其内涵和外延,需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总结。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断地对高等中医药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在社会转型和高等中医药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时期,教育质量观起着重要导向作用。由于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综合化趋势,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日趋强烈;由于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中医药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倍受关注。因此,适应社会变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建立起的质量观和质量标准应能够不断地赋予教育教学改革以更大的空间,使得高等中医药教育发展走向多元性和多样化。

中西医结合医院新时期发展思路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张秋娟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中国贯彻“中西医并重、促进中西医结合”的卫生工作基本方针,将中医和西医两种医学体系互相交叉、渗透、融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是中国在二十世纪对人类医学发展的一大创举和贡献。经过40多年实践探索,中西医结合医学已逐步在医疗、教育、科研等方面初步形成了体系,并创立了独具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对世界各国医学发展具有深刻启示的医院类别——中西医结合医院。目前,中国已有28个省市分别建立了中西医结合医院167所,其中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18所,成为中国城镇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中国人民的医疗卫生保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各地的中西医结合医院基本是由中医医院或综合性医院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改建,历史相对比较短,整体水平还不能跟上医学飞速发展的步伐,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当前正值本世纪头二十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如何加强中西医结合医院的自身建设和发展,求得思路与方法的创新,提高学术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促进中西医结合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更大贡献,值得认真思考和研究。

一、做好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的继承工作、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与优势,是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的首要任务和坚实基础

200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中西医结合是在中国既有中医又有西医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人民的医疗卫生保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西医结合充分吸收两种医学特长,并使之相互沟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对继承发展中医药学,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促进中国医学和世界医学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显而易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中医药特色与优势。中医药学经过几千年传承发展,形成了科学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诊疗方法。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本质是对中医药学的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特色与优势是开展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基石。离开或者淡化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中西医结合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中医不能丢,特别是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代表中医的传统,是中医药特色与优势的具体体现。做好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继承工作、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是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和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赖以竞争发展的坚实基础。否则,单纯地“以西解中”或者“以西代中”,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学术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制约,甚至偏离方向。中西医结合医院应当积极发掘、整理、研究、阐释中医药学的经验真知和理论精华,充分吸收中医、西医两种医学特长,紧紧依靠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展中西医结合内涵建设,坚持中医辨证思想和整体观,推动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有机结合。

二、找准中西医结合的切入点和突破点大力开展科学研究,是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的前进动力和发展方向 

中西医结合建立在中医学和西医学的基础之上,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工作。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创立以来,中西医结合医学在短短40多年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具有上千年历史、已形成完整科学体系的中医药学和西方医学相比,目前仍然还只是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很多方面还有待探索、研究和建立。在临床工作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疾病,融合两种医学体系各自的优势、特长,为我所用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本身就是一个科学研究的过程,没有已知的理论和方法可以直接应用。可以说,没有科学研究,中西医结合工作就无法开展,就不能达到“两个提高”(提高临床疗效、提高学术水平)的目标;在中西医结合实践过程中,如果不遵循科学研究的客观规律,中西医结合内涵建设必然流于形式、生搬硬套,甚至偏离发展方向。作为我国独创的具有法律地位的新型医疗和科研机构,中西医结合医院已成为我国开展中西医结合医疗和科研工作的重要场所,是中西医结合理论和技术创建、应用与实践的重要基地。中西医结合医院必须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工作,围绕中医药特色与优势,找准中西医结合的切入点和突破点,以科研项目推动学科发展,以科技创新推动中西医结合内涵建设,通过科学研究不断提高自主创新的能级,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工作与科研工作相互促进,争取在中西医结合理论、诊疗技术和临床疗效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从整体上提高中西医结合学术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

三、创新发展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提高临床疗效,是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的核心任务和历史使命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灵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类医学发展数千年,中医药学经久传承而不衰,西方医学大浪淘沙而兴盛,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对临床疗效的不断提高和对开拓创新的不断追求。防病治病能力的创新和临床疗效的提高是医学实践的硬道理,没有创新就没有新知,没有疗效就没有优势。中西医结合医学吸纳了中西两种医学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只有在临床疗效上既高于单纯中医、又高于单纯西医,才能形成自身特色和优势。创新发展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提高临床疗效是历史赋予中西医结合医院的责任。

目前,对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进行有机结合的规律还在认识、探索之中。这就需要我们整合两种医学体系各自优势、特长,针对有可能取得突破的病种和学科领域,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创新发展逐步形成中西医结合的差异化优势。同时,逐步制定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发展规划,建立标准化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体系,促进中西医结合工作不断有所突破。

四、培养集聚中西医结合优秀人才尤其是领军人才,是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的关键环节和强大后劲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的中西医结合事业初创时期,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相继开办了“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吸收了一批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和具有临床经验的西医学习中医,诞生了陈可冀、吴咸中、沈自尹等第一批中西医结合医学家。在他们的努力下,血瘀证与活血化瘀治疗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研究、肾本质研究等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大量优秀的中西医结合论著不断发表,一批中西医结合医院在全国各地先后成立,使中国中西医结合事业逐步进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随着新时期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和发展的进一步深化,对人才的需求将更为迫切,对人才的要求也将更高。中西医结合医院应当从模式和机制上努力营造充分发挥人的最大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氛围,吸引有志于中西医结合事业的中医、西医以及其它相关学科优秀人才加入,成为培养和集聚中西医结合优秀人才尤其是顶级人才和领军人才的高地。

1、在模式上,采用研究生教育、师承教育、西学中班、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继续教育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并重视发挥科研工作对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作用,重点在融合中医和西医两种医学体系优势、特长的能力上加强培养。对中医人才要在继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的基础上,提高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以及西医知识的能力;对西医及其它相关学科的人才要加强中医理论和方法的系统研修,理解、掌握并自觉应用中医辨证思想和整体观念。同时要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对中西医结合医院优秀管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2、在人才培育机制上,建立中医师承、中西医结合创新和西医综合保障三支基本队伍,并形成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两个精英群体;在人才引进机制上,更新观念、不拘一格,实行政策聚焦,重点引进顶级人才和领军人才;在人才激励机制上,以精神激励、事业激励、物质激励相结合,建立向“两高”人才和优秀中青年人才倾斜的分配机制,实现人才的有序竞争。

五、建立中西医结合医院管理评价体系是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的发展要求和重要保障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中西医结合医院分级管理办法》和《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等文件,对中西医结合医院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近二十多年来,各地中西医结合医院在数量规模上取得较快进展,但在内涵质量、管理体制等方面发展缓慢,甚至出现思路摇摆不定或者停滞、倒退的现象。其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大部分中西医结合医院是综合性医院改建,中医技术力量较薄弱,有些医院的中医技术力量仅相当于综合性医院的中医科,在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工作中无法有效发掘和融汇中医特色优势,以至于部分中西医结合医院在建设过程中流于形式,在组织机构和管理、人力资源配置、学科建设、医疗业务等方面基本上还是原来综合性医院的状态,成为名不符实的“翻牌医院”。二是由于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工作的检查考核基本是参照中医医院的有关规定执行,对中西医结合医院内涵建设的指导作用式微,并容易造成误导。2003年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项目”,评审选拔了11所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开展建设工作,计划在2007年建成中西医结合特色突出、专科优势明显、临床疗效显著、管理规范科学、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对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建设和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建立具有时代特征、符合中西医结合发展要求的中西医结合医院管理评价标准势在必行。要从医院性质、执业范围、社会责任、机构设置、资格认定、资源配备、学科建设、业务管理、质量改进等方面制定独立、规范的中西医结合医院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指导中西医结合医院新一轮的标准化建设,以推动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更快发展,为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