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论

发布者:年鉴网发布时间:2019-06-26浏览次数:95

 

中医内科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

 

山东中医药大学  王新陆

 

近年来,中医内科有了长足的发展,以现代难治病为重点的临床研究在辨证规范化和防治方法等方面有较大进步,中医内科急症的研究在治疗方法和剂型改革方面成绩显著。但是,中医内科学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下面就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应对策,希望对中医内科的发展有所裨益。

问题一:重病轻证,辨证论治思想日渐萎缩。

对策:以辨病为先,以辨证为主,切实以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临床。辨证是对证候的辨析,以确定证候为目的,从而根据证候来确立治法,据法处方以治疗疾病;辨病是对疾病的辨析,以确定疾病的诊断为目的,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神农本草经》、《诸病源候论》等著作记载“常山截疟”、“黄连治痢”等辨病治疗,但以一方一药治疗一种疾病,并非中医学治病方法的主流。要提高中医临床的诊治水平,就必须充分领会辨证论治思想的精髓,运用辨病思想来确诊疾病,对其病因、病变规律和转归预后有一个明晰的认识,再运用辨证思维,确定其证候,进而确定治则治法、处方遣药。也就是说,应坚持“以辨病为先,以辨证为主”的临床诊治原则。

问题二:治疗重心后置,优势病种日渐减少。

对策:治疗重心前移,充分挖掘中医防治优势病种。中医学历来注重预防,早在《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医学理念。在对待无症状疾病以及亚健康等问题上,中医学要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坚持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预防医学理念。在未病先防方面,应通过倡导顺应自然、养性调神等方法达到养生以增强正气的目的,通过避其邪气、药物预防达到预防病邪侵害。在既病防变方面,既要早期诊治,又要通过阻截病传途径、先安未受邪之地等方法防治传变,同时采用阶段性的合理用药。如对糖尿病、高血压、震颤麻痹等疾病的早期阶段提前介入治疗,采用中药拮抗某些西药的毒副反应、减轻激素的副反应、缩短撤减时间,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增强放化疗肿瘤病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等,以充分挖掘中医药防治疾病的优势病种。

问题三:理论研究的主体、方法、手段及目标偏差极大。

对策:以临床为主体,系统化、清晰化研究中医理论。中医理论与中医临床没有截然的学科界限,中医理论源于临床,临床实践是中医学赖以生存的根本,也是中医理论变革的原动力。以往的实践告诉我们,中医理论不可能在实验室中完全获得,或者说至少现阶段尚不能完全从实验室中获得。中医研究绝对不能脱离临床,只能在保留其精髓的同时,按照其自身发展规律发展。中医理论研究应该以临床为主体,其方法应以临床为基础,以现代科研为辅助,不但要证伪,也要证实。这就要求对中医理论的研究要系统化、清晰化。所谓系统化,就是要加强中医理论的整体性和中医科学的主体性研究,激发中医学自身的活力,作为主体更好地吸收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成就。所谓清晰化,就是在研究中要使中医理论概念清晰化,吸收现代技术,采用先进检测手段,把指导临床的辨证论治原理等等的理论研究推向纵深层次的功能水平。

问题四:研究内容和方向趋同,缺乏代表性学术成果。

对策:支持中医领域假说研究,鼓励学术思想创新和理论创新。什么是理论?从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看法,形成一些概念,并在反复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和丰富这些概念,使之体系化、系统化,这就是理论。用这些理论去认识新事物、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通过实践检验这些理论,充实发展理论体系和丰富提高其系统化水平,这就是一门科学理论的发展过程。自温病学说创建以来,中医学鲜有新的理论出现,这是中医学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开始支持中医假说研究,鼓励新的辨证理念、新的学术流派、新的学术思潮的涌现。随着现代疾病谱系的变化与社会医疗保健需求的变化,新的经验积累,必然有新的中医理论的升华,必然会有代表性学术成果产生。比如说针对诸多“现代病”、“富贵病”、“心身病”、“污染病”等提出新的脑血辨证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将会与传统的六经辨证、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等相互补充,共同指导临床。

问题五:思维方式固化,知识结构不合理。

对策:系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改善知识结构。中医学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根基,以中国古代哲学作为说理工具,以现代科学知识作为发展的依据。在中医发展史上,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中医学家,都有着广博的知识。作为中医人才,其知识结构至少应该包括着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二是中医专业知识,三是现代科学知识和现代医学知识。只有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事”,才能做到把握疾病演变的蛛丝马迹,做到秋毫不差,药无虚发。

问题六:中医诊法得不到求证,治疗方法单一。

对策:深入研究中医诊法,充分挖掘特色治法。中医诊法的内容非常丰富,尤其是舌诊和脉诊,在临床诊治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们对这些诊法缺少深层次的研究和求证,而且由于受西方医学的影响,中医诊法的应用日渐萎缩。多种现代检测手段吸收兼容到了中医的诊治疾病中,但与中医理论脱节。因此,应该加大力度对中医诊法以及现代理化检查与中医证候等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深入探究这些理化检测指标与中医证候之间的相关性,丰富和发展中医诊断学方法。在治疗方面,要突破单一内服汤剂的做法,深入挖掘各种疾病的特色治疗方法,比如药疗和食疗相结合,内治和外治相结合,采用一些简便验廉的方法治疗疾病,降低医疗费用。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中医学的发展同样需要不断自我完善才能与时俱进。纵观中医内科面临的现状,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值得总结、思考,本文权且抛砖引玉吧。

转载于2788期《中国中医药报》

 

 

 

 

 

 

 

 

 

 

 

 

 

 

 

 

加强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时不我待

 

中华中医药学会    曹正逵

 

今年初,中国科协颁布实施了《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对进一步发扬科学精神,加强科学道德和学术学风建设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中医药界正在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同时又正处在新一轮“存废”之争的风口浪尖上。在这特殊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高度重视科技道德和学术学风建设,自尊、自信、自律、自强,以对中医药事业的高度热爱和对科学精神的不懈追求,潜心于理论研究,求真在临床实践,不断把中医药学术与事业推向前进。

一、中医历来重视“德艺双修”

学术专指系统专门的学问,而学风则与学术活动密切相关,指学术研究方面的某种风格,或是某种学习上的风气,是学术研究者或学习者主观精神因素的外在表现,也是其心理、道德素质的透析和折射。长期以来中医界常用“德艺双馨”来形容医德品行俱佳、学术学风皆优的好医生。正是他们不懈的努力和良好的示范,才为我们今天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良好的学术传统。从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到孙思邈的勤奋诚笃、大医精诚,以至后继的许多著名医家,都忠诚践行并总结发扬了刻苦钻研、勤奋不倦、谦虚礼让、至诚至敬、实事求是、精益求精、力戒浮躁、不图虚名的高尚品格和可贵精神。

二、当前业内学风问题堪忧

改革开放以来,中医药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同时也培养出了一大批中医药人才。但是,随着社会的变革、经济转型和新的价值选择,致使部分中医药单位与一些中医药人员,对学术的理解和参与方式甚至价值判断尺度发生了显著变化,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学术道德和学风问题,成为腐蚀破坏中医药学术发展与进步的“毒瘤”。其主要表现:一是抄袭、剽窃。这是最严重的学术腐败,不仅是在“直接失信”下原创性的缺失和低水平的重复,而且是一种突破道德底线的精神欺诈和智力盗窃行为,意味着所为者真理感的丧失,蔓延开来则必将导致中医药学术秩序的崩溃和行业学术信誉的彻底丧失。二是心态浮躁而急功近利。不潜心研读经典,不深入临诊参悟,不虚心学习他人之长,不注意长期知识积累,东拼西凑,粗制滥造,求大而不求精,求数量速度而不求质量,“速于成书成文,躁于求名求利”,除了“炒作常识”并完成从印刷厂到造纸厂的简单循环外,对学界内外百无一益。三是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和学术浮夸。这不论在个别学术单位,还是在少数学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在前者往往不注意夯实基础,不讲究实际成效,而热衷于追求不切实际的高精尖和虚浮的外在形象,加之一些形式化的制度,便催生了许多光怪陆离的学术泡沫。在后者则多为思想僵化,食古泥古,照抄照搬,言必本本,且理论脱离实际,闭门造车,丧失了基本的科学创新精神;或者自吹自擂,夸大其词,违背事实,借端炒作,严重败坏了中医药学的社会声誉。四是缺乏健康和谐的学术生态。学术会议多而讨论少,互动性差,“有学术没交流”、“有交流没质疑”的现象较为普遍;门户之见和“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传统观念较重,创新性继承不足;健康有益的学术争鸣和学术批评比较欠缺,尊重个性、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尚未形成。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尽管这些问题在其他行业也同样存在,而且在本行业也并非已经严重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但考虑到它对学术与事业所具有的危害性和腐蚀性,我们的确不能不为它的存在和蔓延而深感担忧!

三、几点思考

学术学风问题涉及科学建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对中医药事业来说是一个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不论行政管理部门,还是医教研产机构与学会、协会等科技社团,抑或每一个中医药学人,都应当予以高度关注与重视,力求从根本上搞好学术与学风建设,为中医药学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 教育与自觉:呼唤科学道德和科学精神的回归

搞学术、做学问,是高尚的理性和精神追求,是探索性、创造性的智力劳动,也是学者发挥自身才能贡献社会的精神活动。而广大中医药工作者肩负救死扶伤、呵护健康的神圣使命和传承发展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职责,其所“学”所“问”所“为”均事关生命健康和民族大义,更应当坚持科学真理、尊重科学规律、维护科学尊严,恪守职业道德,继承和发扬先贤大师们那种精勤不倦、大医精诚的优良传统,培养和塑造自己一丝不苟、专心致志的严肃态度,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谦虚谨慎、诚信求实的学术品格。显然这一学术道德和科学精神的培育与回归,除了行业组织广泛、深入教育外,还需要每一个中医药科技工作者的高度自觉、自修、自律和自尊。

2. 制约与监管:重视法律制度和学术规范的重建

虽然我国政府早已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及其制度规范,对反对和规避学术腐败、纠正不良学风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至今还有不少问题并未得到完全解决,一些不良风气尚有扩大蔓延之势。因此,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重建学术规范,并切实提高执行力和公正度至关重要。就本行业而言,我们应当在学习借鉴其他行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扎扎实实从课题立项、审批过程、成果鉴定、职称评定、学术交流、出版发表(著作、论文、报告)、表彰奖励、人才选拔等各个环节抓起,制定严格、科学并符合行业特点与实际的相应管理制度和规范标准,在执行中务求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并借助媒介舆论和道德谴责之力,逐步建立起具有良好社会公信力和很高学术权威性的行业认可价值体系和社会认可价值体系,构筑防范、制约学术腐败与不良学风发生发展的有力屏障。

3. 批评与宽容:倡导自由争鸣和良性互动的新风

中医药学自魏晋隋唐至金元时期,经历了一个稳定发展和总结提高阶段。特别是金元时代,医家们积极开展争鸣,各抒己见,发表新说,出现了刘完素的火热病机理论、张子和的攻邪理论、李东垣的脾胃内伤学说,以及朱丹溪的养阴学说,极大地充实和丰富了学术内容,促进了中医学的不断发展。由此可见,学术争鸣是学术发展的“催化剂”和必要条件,包括现代医学在内的其他学科的发展史也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针对当前业内争鸣互动不够、学术批评少而相互褒扬多的现状,的确需要大力倡导一种以善意批评、理性质疑和大气宽容为基础的学术争鸣与思想互动新风,开展广泛、深入而积极的学术交流和讨论,不断提高质量与水平,从而建设一个健康和谐而又充满活力的良好学术生态,真正使中医药学在科学继承的前提下,取得划时代的创新、发展与繁荣。

转载于2764期《中国中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