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院长论坛

发布者:年鉴网发布时间:2019-06-26浏览次数:82

 

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以福建中医药大学为例

 

福建中医药大学校长  陈立典

 

一、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及动因

研究生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招生规模持续扩大的背景下,研究生教育质量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课程是教学的基本单元,课程教学是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研究生培养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中医药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其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多参照西医院校。随着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提高,原有的研究生教育教学理念、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总体而言,目前的中医药研究生培养存在医学基础知识不扎实、临床适应能力差、人文素质弱、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其根源在于研究生课程教学仍以被动灌输为主,严重影响了教与学的积极性,制约和阻碍着中医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

福建中医药大学是一所具有50多年办学历史的省属重点建设高校。现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博士点、41个硕士点,有研究生1349人。随着学校研究生规模的扩大,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为学校当前的首要任务,被列为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此,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和校领导的直接参与下,20105月,学校开始启动了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为最终目的,以“完善专业课程体系、更新教育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拓展学习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

二、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学校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经历了5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寻找共识、确定方案

在学校党政的直接指导下,通过赴兄弟院校调研,召开研究生导师、任课教师及学生代表座谈会及对近几年来学校研究生课程教学评教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等活动,探寻影响学校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步方案。

随后,学校召开多场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专题会议,宣讲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目标、内容及实施办法。同时,深入各培养单位开展了30多场座谈会,向研究生导师、相关专家传达改革精神,介绍具体做法,并征询意见和建议。通过一系列有效举措,使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从“要不要改革”的迷茫和彷徨中统一到“改革势在必行”的认识上,达成了齐心协力推进改革的共识,并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第二阶段:外延切入,推进公共课改革

1.转变公共必修课教学方式  大力推进思想政治、哲学等公共必修课程的改革,在遵守教育部相关政策的前提下,与时俱进地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合理调整。采取教师讲解、学生讨论及外聘专家讲座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相关课程内容枯燥乏味、教学形式单一的问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试行分班式的英语教学  按照学生入学时是否通过大学生英语六级考试进行分班教学,做到因材施教,并在课程中设置以提高研究生英语综合素养为目的的“通识英语”教育课程(含英语口语、英语听说及读写能力等内容)。同时,聘请外校著名专家到校讲学,开设高水平英语讲座,以促进我校研究生英语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也扩大学生视野。

3.增设《医学信息检索》选修课  以增强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为目标,增加实践操作部分,全部课程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中完成。

4.加强研究生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  博士研究生在福建中西医结合研究院细胞生物学、蛋白组学、分子生化学、基因组学等4个实验平台轮转,并要求通过严格的出站式考核,以确保每位博士研究生都能掌握先进的科研实验技术。整合全校科研实验资源,为硕士研究生开放基因组实验技术、形态学等13个平台。每位研究生可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兴趣爱好选择到相关平台轮转学习,为自己的课题设计及科研打基础。

第三阶段:结合实际,推动专业核心课程改革

为帮助学生夯实专业基础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并充分发挥研究生个人的才能和特长。经充分讨论、反复凝练,学校按照导师的研究方向设置课程,并依托导师或研究团队讲授、辅导和研究生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引导每个专业打造一门让学生终身受益的核心课程。核心课程的考核采用试卷、文献阅读记录(心得)和专业小论文等灵活多样的形式。通过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我校研究生培养既融入专业特色,体现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又彰显了学生的个性化特点。

第四阶段:内涵提升,打造研究生课程库

学校通过召开教师、博士生、硕士生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进行研究生随机抽样调研等形式,充分征求师生对研究生课程库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建立健全了研究生课程申报、遴选和审批流程,由各学院任课教师申报课程,并及时召开系列课程遴选会议。各课程主任通过遴选报告会汇报课程设置理念、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等,评审专家进行现场点评,并就如何开设好研究生系列课程提出建设性意见及建议。

在此基础上,学校对全校研究生专业课程进行梳理,明确了硕士研究生阶段课程内容的特点和层次,淘汰内容陈旧的课程,新增必要的课程25门,使研究生课程库的课程总数达128门,形成基础、人文等系列课程模块,打通了各专业的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从而构建了开放、互通的研究生课程库。

第五阶段:及时总结,巩固改革成果

为及时总结经验,巩固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成果,学校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于课程教学改革开展6周后,做了初步总结,并及时发出通知要求各学院、任课教师将课程教学改革结合到具体教研室活动中,要求他们在教研过程中解决存在的问题。二是召开研究生教学改革阶段性经验交流会,安排中医诊断学、针灸推拿学(康复方向)等2个专业举行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交流报告会,为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工作进行示范。三是以2011级、2012级研究生为对象,开展改革效果和存在问题的问卷调查,并召开教师和研究生代表座谈会,了解改革后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效果。四是启动学校研究生教育改革科研项目立项征集工作,共立项33个项目,加强了课程教学改革理论研究,为深化改革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支撑。

三、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

1.确立了新的研究生教育理念

在改革过程中,逐步树立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路,构建了以学生素质为核心的知识结构,实现了教学过程师生的良好互动。同时,实现了教师角色的3大转变,即由书本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促进者、合作者、参与者;由教学秩序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自我管理和自主发展的引导者;由教学大纲的具体实施者转变为学生发展和教学实践的研究者。

2.建构了新的课程教学模式

通过改革,学校研究生课程教学已普遍实行“教师讲授、学生分组讨论、重点答疑与问题引导下的学生自主解答”的教学模式。新的课程教学模式压缩了课堂教学的学时,将学位课程的教师讲授控制在36学时以内,选修课控制在18学时以内。这使博士研究生1个学期的课程学习平均周学时由原来的24学时减少到18学时以内,硕士研究生平均周学时由28学时减少到20学时以内,真正把研究生从课堂中解放出来,给了学生更大的自我拓展、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3.优化了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

学校2个博士点、18个硕士点均对原有课程设置作了较大调整,优化了各专业的课程体系,初步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基础、人文等系列课程模块,打造了专业核心课程,增强了课程设置的科学性。

4.调动了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

随着课程体系的不断优化,面授学时数的减少,研究生不仅自由支配时间增多,获得了更大的自我发展空间,而且直接参与评教、参与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活动,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学习氛围更加浓厚。

5.提高了研究生外语、科研实力

研究生英语教学在精简课时的基础上对内容作较大调整,增加了博士口语、硕士医学英语等课程,提高了学生外语应用的能力。允许研究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兴趣爱好,选择相关平台轮转学习,以更好地掌握科学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同时,指导和帮助在校博士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过课题申报实践来有效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

6.提高了研究生人文素养

学校开展了一系列人文素质和专业知识讲座,组织研究生参加院士、知名专家的专题报告。通过《我们为何读经典》、《阴阳五行学说与中医学思维模式》、《音乐欣赏》、《京剧欣赏》、《创意摄影》等讲座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7.提升了研究生教育管理水平

各专业已制定了围绕专业培养目标的知识基准,建立了研究生专业知识基准考核制度,并改革了课程考核方式,修订了《福建中医药大学研究生课程考试管理办法》,规范了研究生各类别课程考试的管理。在学生评教上,优化了教学评教指标体系,实现评教的网络化和信息化。

四、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体会

1.改革需要教育理念更新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发现:相当部分的教职员工对此次改革理念、目标、意义的理解未完全到位,没能在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教学目的与教学模式、专业知识基准等方面形成系统的科学认识,使改革浮于表面,难以进一步深入。各学位点及教学单位尚未完全投入到改革实际行动中,存在走过场的心理,尚未能将改革的具体工作融入到学位点建设及教研室活动中。因此,要切实推进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还须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精力再投入一点。

2.改革需要管理制度创新

现有的研究生课程教学评教机制和绩效考核制度还不能真正对课程教学改革起到实质性推动作用,研究生科研平台轮转学习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等问题,急需制度创新予以指导和保障。

3.改革需要投入足够的人力

目前能适应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承担改革任务的教师还较少,尚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学改革的需要。甚至,部分课程负责人都没能尽到课程负责人应尽的责任,未按要求认真组织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及课程组织实施等进行集体讨论,使得所负责的课程改革流于形式。

4.改革需要专业指导

中医药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尚处摸索和总结阶段,中医药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工作没有现成的、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缺乏坚实的理论指导。如各专业制定的专业基准尚需有关专家充分论证,考核还未形成更成熟科学的方法等,还须更多更专业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