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院长论坛

发布者:年鉴网发布时间:2019-06-26浏览次数:90



中医药国际化如何创新发展

 

徐建光  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

 

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我国与外国政府、地区和国际组织已签订 86 项中医药合作协议。中医药先后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奥地利、新加坡、越南、泰国、阿联酋和南非以国家或地方政府立法形式得到认可。中国正在推动海外中医药中心建设,大力促进海外中医药发展。目前,世界中医药服务市场估值约为 500 亿美元/年。2015 年,中药类产品出口额为 37.7 亿美元,同比增长 4.95%。尽管趋势喜人,但仍是 “路漫漫其修远兮”,中医药国际化需要在海外布局模式、国际标准、传播途径、业态再造等关键领域进行创新性发展。

海外布局的模式创新

中医海外布局要坚持“点线面”结合的思路。中医药海外发展面临着极其复杂的环境,不仅涉及国家众多,而且各国中医发展程度不同,地理环境、卫生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也都千差万别。因此,海外布局需要战略研判,需要与我国的对外战略契合,将已有的“点、线、面”结合起来,共同推动发展。

首先,“点”是已有和将有的战略支点,即海外中医药中心。2016  2 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重点任务之一就是“探索建设一批中医药海外中心”。目前,已有多家海外中医药中心揭牌运行和正在筹建。马耳他中医药中心的建设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马耳他被誉为“地中海的心脏”,人口虽然只有 44 万,但每年接待 160万游客,旅游业十分发达。中医药中心建立后,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成为马耳他政府的一项重要发展规划。上海龙华医院为当地带去了优质的中医医疗服务,形成稳定和相互呼应的医教研协同合作模式,并以马耳他为支点,面向全欧洲培养中医师,辐射中医健康理念,提供中医医疗旅游资源。

毋庸置疑,中医中心“六位一体”的功能要进一步拓展,促进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协调发展,以特区的形式和优良的服务,逐次破解行医资格、教育认可、药物准入、医疗保险等瓶颈,使中医中心成为中国海外的民心工程和亮点工程。

其次,“线”是“一带一路”及其六条经济走廊。经济走廊是我国海外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和关键工程,已获得亚投行、丝路基金的大量资金支持和参与国的政策支持。十三五规划指出“共同建设国际经济合作走廊” “广泛开展教育、科技、文化、旅游、卫生、环保等领域合作,造福当地民众”。主动对接国家规划,依托经济合作走廊布局中医药海外发展,是中医药“走出去”的强力“助推器”。中捷中心是“一带一路”首个卫生合作项目,由上海曙光医院承担。捷克作为我国在中东欧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与德国、波兰、斯洛伐克、奥地利山水相连,是“一带一路”经济走廊的重要国家。但这个项目不是孤立的,它是“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众多亮点之一。今天的捷克掀起了中国风,既能看到银联、华为、联想的大幅广告,也能看到兵马俑、熊猫、中国龙等带有中国印记的文化旅游项目。中捷中心受到热捧,预约爆满。但需要清醒地意识到,这个成功不是光靠中医自身取得的,而是分享了“一带一路”倡议的红利。

第三,“面”是中国外交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多边合作机制,每个机制都有一个巨大的覆盖面。目前,对外签署的协定绝大部分包含中医药内容,这些成果取得的重要途径就是这些多边合作机制。中医药没有足够的力量,也没有必要去新建合作机制,但是需要在已有的合作平台上充分亮相。

中医是少有的既有自主知识产权,又有文化历史底蕴的国家名片。因此,中医理应主动走向国际,让世界人民共享中医福利。有了中医药海外发展的“点、线、面”,三者联动起来,“合纵连横”会有无限的发展潜能。

国际标准的推陈出新

标准化并非与中医的个性化背道而驰,相反这是保障,是加持,顾全了整个中医药产业和行业的利益。现在,因为标准的缺失,一些中医本有优势的慢性疾病在科研检验中的效果极不稳定,使中医标准设立受到挑战。2008 年,WHO《针灸临床研究指南》颁布,其中90%以上的穴位都采用了中国标准。这意味着在世界范围内,按照中国标准施行针灸治疗将会有据可依,受到 WHO的政策保护。目前,WHO 主导的《针灸实践标准》现在正在制定,中国仍然在主导。

积极推进中医药国际标准的建设,还有一个附加红利就是“以外促内”。目前,我国国家、地方和企业的中医相关标准已超过 600 个。受到不同利益因素和历史原因的影响,很多标准都独立存在,经常互不认可,导致书面上有标准,实际操作中莫衷一是。这种“定而不用”“用而不一”的现象严重影响到中医自身发展,也使其在国际上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无数事例表明,国际标准的推广和应用,将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最强驱动力。反之,标准为人所有,则受制于人,对中医药产业而言也是如此。可喜的是,2016  3 月《中药编码系统》的第一部分《中药编码规则》已出版发布,为中医药和各国传统医药提供了数字化编码依据和技术标准,有力地促进了中药贸易的发展和规范。ISO中医药技术委员会目前已发布7项国际标准,2017年将会有10项新标准出台。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还有大量的标准空白需要不断填补。

传播途径的载体创新

中医海外发展的策略是力争国际舞台的话语权。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话语的秩序》有一个核心观点:话语就是人们斗争的手段和目的。话语就是权力,人通过话语赋予自己权力。的确,在国际舞台上,没有话语权,就没有对等的权利。应该说,中医的话语权是中医软实力和硬实力在世界范围内的体现。

在传播上,印度优势明显,语言无障碍。韩国也持之以恒地向海外派遣“大韩韩医义诊团”23 年。中医也参与了很多国际救助,今年中国上海国际应急医疗队还通过了 WHO 的首批认证。媒体也对此进行了报道,但往往是报道医疗队,而不是中医。这是一个思考方式和宣传策略的问题。中医海外传播途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创新:

其一,自我传播。如何在国际上宣传自己?大到整个中国,小到一所学校都存在这个问题。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为例,得不到国际传媒的关注,学校就通过自媒体,自我推广。目前已取得一些成效:一是学校的官方微信平台拥有来自全世界 360 个城市近 6 万多粉丝,每月的阅读量在 25万以上。学校还建立了《中医药文化》中英双语的微信平台,目标人群锁定海外中医粉丝,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优势。二是学校《中医药文化》杂志的海外版是全球唯一一本具有国际刊号、推广中医药文化知识的英文期刊,已通过iBooks 平台覆盖了57国的苹果客户端,同时登陆亚马逊全球等国际网购平台,并与国家汉办、海外中医孔子学院、中医药中心、美国纽约中医学院等官方网站进行链接推广。

其二,海外推广展示。2015 年米兰世博会上,上海中医药大学展出了自己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云中医智能系统”,被中外专业人士和新闻媒体誉为改变人们传统健康管理理念的创举。20167月,中医药博物馆在英国伦敦西敏寺大学举行中医药养生文化展,让国外友人从展览、讲座、民乐和互动项目中体验中医学的博大精深。

其三,国际组织传播。很多话语权是被国际组织所拥有的。今年 513日,WHO 与印度的传统医学部签署协议,着手制定阿育吠陀、瑜伽、尤纳尼、帕奇卡玛医学实践指南。外文媒体以“印度传统医学获 WHO 认可”为题竞相报道。这是印度借用 WHO 话语权为本国的传统医学背书。甚至印度官员还提出阿育吠陀医学有5000年的历史,在很早以前就传入中国,这种说法值得我们关注和警惕。当然,WHO传统医学处,有中国坚实的力量在。但这个力量还不够大,处于四级组织结构的底端,只占总员工人数的千分之二。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壮大这个力量,在组织结构上及时做出改变,后果很严重:一方面,中医在 WHO 的话语权无人倾听,缺乏支持者;一方面,当中医爆出负面新闻时,WHO 某些部门可以落井下石,进一步贬损中医。所以中医人要站在世界卫生话语权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问题的严重性,想方设法的通过外交途径,通过中国使团发出中国清晰的诉求,从组织构架上改变这一现状,提升中医药在 WHO 的地位。

交叉领域的业态创新

中医药和供给侧改革有关吗?当然有。了解中医药业态的人都会意识到二者间的紧密关系。首先,供给侧改革的提出是我国政府处理复杂经济局面的创新,从三驾马车的需求侧转移到供给侧来思考问题,本身就有“阴阳互根互用”传统哲学意蕴。其次,供给侧改革是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要,涉及各行各业,当然也包含中医药行业。《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的目标之一就是“到 2020年,中医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第三,中医药的个性化定制和高品质产品是激发需求的良方。人民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升,导致很多产品和服务产能过剩,少人问津。但个性化的东西,即便价格不菲,大家也会争相购买。中药品质是消费者的痛点。有很大的群体愿意在健康上投入,虫草、藏红花、黑枸杞、野山参等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巨大的商机。当然,不是说名贵药等于高品质中药,而是说把中药的品质提高,消费者会愿意买单。比如:膏方、食疗、养生旅游等。

中医药产业本身有着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内在需求,应该顺势而为,优化自身,为对外发展奠定基础。“三去”要淘汰一批靠仿制药、粗加工、低技术药生存的小作坊药企的过剩产能,引导虚拟金融资本向中药产业实体流动;“一降”要通过技术手段降低医疗服务和高质量中药材、中成药的生产成本;“补短”要在研发方面加大资金投入,以改变低附加值的现状,加大中成药二次开发,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名方大药,激活内需,也为海外市场积累竞争优势,助力国家经济转型。

以中国互联网产业为例,2020 年中国数字医疗市场预计将形成 6900 亿元的规模。但是,目前其正处于抢医生、争端口、拼下线、贴身体的野蛮生长阶段,阿里的“未来医院”、百度的“百度医生”、腾讯的“智慧医疗”,三足鼎立的竞争业态已经形成。然而,目前互联网+医疗并未解决百姓的痛点。一是医学专业性过强,二是难以整合医疗资源,三是 VRAR 等新一代技术尚未进入医疗体系闭环。面对谷歌 GoogleFit、苹果 HealthKit、微软 Microsoft Health 的竞争,中医治未病、慢病管理、健康理念无疑是全球互联网+医疗的特色和亮点。在互联网+中医领域,上海中医药大学进行了中医手环、四诊仪、健康镜的有益探索。这只是交叉领域业态创新的冰山一角。中医药可以联姻很多产业共同发展,上海中医药大学的药酒产品、相宜本草、茶品饮料,以及曙光医院正在与迪士尼洽谈的园区合作项目,都属于跨领域的业态创新。

转载自《中国中医药报》2016-12-283

 

 

 

 

 

 

 

 

 

 

 

 

 

 

 

中医药学科如何从“优秀”走向“一流”

 

武继彪 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

 

201511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这一旨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大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其目的在于提升一批高校和一批学科的世界竞争力,并增强高校和学科对重大问题的解决能力。“双一流”建设打破了“985”高校、“211”高校身份壁垒,为不同类型的高校营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引导不同类型的高校结合自身和区域特色,探索多元化的发展模式,给地方高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优势学科群的科研能力、学科交叉与融合的深度、新兴学科的生长潜力,包括高校对学科顺应时代需求与科学发展的调控能力,是大学科学研究的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与标志,是大学建设从优秀走向一流的策源地和助推剂。

针对中医药一流学科建设,笔者尝试从优化智力结构、倡导学术自由、服务社会发展及强化国际交流等方面进行了思考,为推进一流学科与高水平中医药大学建设启发发展思路。

优化智力结构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客观需求

学科智力结构由智能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和梯队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组成。科学研究类型不同,对智力结构的要求也各有区别。

中医学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采撷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精华,并在自身具有缜密内在逻辑的思想体系中不断融合,具有了显著的多学科属性。而未来中医学理论体系在与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社会科学等学科的交融中被阐释或补充,代表着中医学的发展方向,是中医药一流学科建设倡导大科学理念,优化智力结构,形成合理的互补知识结构与能级搭配的客观需求。

围绕理论功底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学术造诣深厚、在国内外同学科领域内具有号召力、影响力的领军人物,汇聚高水平创新群体,培育梯次合理、优势明显、特色突出、富有活力的优秀团队,为重大科技成果的产出蓄积实力,形成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科技成果产出的良性循环,促进学科优势形成与内涵建设,是一流中医药学科建设的关键。

倡导学术自由是一流学科建设的根基

学术自由是一流学科存在与发展的根基,一流中医药学科作为中医药科学研究的平台顶层,所关注的就是中医药高深学问的探索。中医药学术思想的思辨性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同视角对传统医学的诠释,构成了中医药学特有的、异彩纷呈的学术思想体系。而打破书斋式的治学模式,是拓展学术争鸣空间,促进学科交叉、渗透与融合的必由之路。

中医药理论体系以其天人相应的生命观、自稳调节的生态医学观以及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观,坚守着学术操守与人文情怀,其内涵并不是凝固的,而是灵活多变的。形成于不同历史时代的学术流派,其不同理论构架并非取代或否定了传统的中医药学术思想之源,而是新旧学说共存,各有相承,如伤寒温病之争、金元四家之争,各种学说和流派都有其实践意义。不同学术流派的和谐共存恰恰是中医药倡导学术自由的具体表征,一流中医药学科建设尤其要提倡兼容并蓄、百家争鸣,不能在“经典”“权威”的孤傲崇拜中固步自封而失去思想进步的精华。倡导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淡化权威,运用学科群智力结构的智慧融通以推动学术发展,也是倡导学术自由的题中之意。

创建一流中医药学科,就要强调以促进学术进步为中心,大张旗鼓地鼓励科学发现与科技创新,实现由封闭分割向开放协同、由要素分散向资源汇聚转变,构建以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激励机制,释放创新活力,营造创新生态。

服务社会是一流中医药学科建设的动力之源

服务社会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参与地方经济建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进步,是一流中医药学科建设的动力之源,也是体现其社会价值的重要标志。一方面,通过加强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保障人类健康而服务于社会,并体现知识创新与学术进步;另一方面,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校企合作模式和协同创新体系,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科技资源统筹配置,推动学科链、创新链和产业链的互联互通,不仅为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财富成为可能,而且通过信息反哺,可以不断提升学科在建设规划及研究方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基于中医药自身发展特点和规律,积极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前瞻性部署与顶层设计,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为出发点,有效指导临床和产业实践,推动中医药学术和行业可持续发展,在传承中创新发展,在创新发展中服务大众,积极加强战略研究,为经济社会发展与行业进步提决策咨询服务,是当前时代背景下一流中医药学科服务社会的原则。

走向世界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历史使命

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学术性,决定了其国际性的本质。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的健康观念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中医药国际合作交流迎来了崭新的历史机遇。以中医药为载体,传播和弘扬中华民

族的传统文化,扩大中医药的国际影响,是提升我国软实力和凝聚力的有效手段,是展现民族智慧、显示民族传统特色的窗口。

走向世界是一流中医药学科建设的必然历史使命。一流学科建设就要加强与海外优质教育科技资源在人才联合培养、科技联合攻关等领域积极开展国际间的协同创新,通过建立稳态中医药国际交流机制,培养尖端人才,构建一流创新团队,提升创新能力,注重中医药文化合理诠释、对外表达和传播能力建设,体现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产出标志性成果,并借鉴先进理念,促进多学科的深度融合与纵横发展,逐步建成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

地和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

中医药是中国的伟大科学发现与发明,是我国文化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名片,掌握着其学术发展的话语权。几千年实践和理论的精髓是中医药的主体和核心,不仅具有久远的学术积淀,而且富含浓郁的科学精神。在当前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背景下,加强一流中医药学科建设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

作为提升中医药高校教育质量与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与载体,一流中医药学科建设,必须以学术传承创新为基础,以引领学术前沿为目标,积极拓展社会服务范围,其核心与关键是回归学术本位,直指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体现中医药科学研究的层次性、兼容性与开放性,以顺应科学发展规律,促进学术进步。这既是中医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文化建设的需要;既有中华文明传承延续的深远历史意义,又有服务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现实意义。

转载自《中国中医药报》2016-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