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锦善:忆当年——儿科分会的三驾马车

发布者:年鉴网发布时间:2019-11-19浏览次数:451

  

当我看到学会“我与学会共同成长”征文标题时,我的内心便涌起阵阵波澜。因为我在近十多年的文章与著作当中,我也多次讲过这句话,这是发自我内心的声音。


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自1983年成立,至今已整整36年了,我们学会每年举办一次全国性的学术盛会,我是唯一一位全程参会的会员。实际上,我还参加了学会筹建时的筹备会,而且当时出席筹备会议的会议通知也是我一一填写和寄发的。


第三届国医大师、儿科分会元老之一、长春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王烈先生评论我说:“在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的发起、创建、领导的全过程,他是唯一一位全程参加会议的‘儿科元老’,即便在退岗之后,仍能坚持参加,只就出席中医儿科会议及参加学术活动而言,实乃我中医儿科,甚至是全国中医学会的冠军。让世人、后人怎样评价都不为过!其中可贵的是,他在岗如此,

在岗也如此。” 我要说的是:我与学会有一种深深的不解之缘,对我来说,学会有家的感觉。


要说我的学会之缘,首先要从我的几位恩师说起。而最令我难忘、培养锻炼我成长的,是为儿科学会的创建与发展作出不可磨灭贡献的三驾马车:王伯岳、江育仁、张奇文。


1970年江西中医学院毕业留校任教,领我进入儿科专业之门的是敬爱的衷诚伟老师,衷老师是我国首批西医学习中医的专家,他对我的培养是先打好中西医基础和儿科学的系统训练,因此我在医学院的附属医院、省级儿童医院与市级传染病院摸爬滚打了近五年。然后再到中医最高学府跟名师学习。1975年,我有幸到中医研究院(今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跟随儿科泰斗王伯岳先生学习,从此与先生结下了亲如父子的师徒之缘。


1978年,全国第一次中西医结儿科学术大会在山东省潍坊市召开,与会的中医儿科专家(有江育仁、刘韵远、王烈等)一致提议编写一部大型全面系统的《中医儿科学》与筹建中医儿科学会,会后承办会议的张奇文同志赴京向王伯岳、禇福棠汇报。1979年初,中医研究院党委决定由王伯岳主持编写《中医儿科学》。1979年夏,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了《中医儿科学》第一次编写会议,也是由张奇文同志承办。张奇文此时已调任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所长,他亲自来到火车站接我。这虽是我们的第一次见面,但在与王伯岳老师的信件交往中经常谈到,所以一见如故。


经过一年的编写,《中医儿科学》已完成初稿。为使该书统稿审定工作顺利进行,王老又把我“借用”在西苑医院。在进京途中,王老嘱咐我去南京拜望江育仁先生,并征求他的意见。认识江老,其实早在1974年在上海中医学院编写《中医儿科学》三版教材时就认识并请教过。这次去南京拜见江老,江老第一句话就说:“你是王老的学生,也就是我的学生。”我当时十分感动,十分感激。到北京第一时间便向王老汇报此事,王老停下笔郑重地嘱咐我:“以后待江老要执弟子礼!” 我国中医儿科界,素有南江北王之谓,南江就是南京江育仁,北王就是北京王伯岳。二人声名远播,却性格各异,但志向如一,且情同手足。《中医儿科学》的编写,集中了全国各地的中医儿科专家,为儿科学会的建立打下了良好基础。


1980年冬,全国中医理论文献研究整理学术会议在昆明召开,参会的王伯岳、江育仁、何世英等几位中医儿科专家联名,向主持会议的卫生部中医司司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吕炳奎同志打报告,申请筹建儿科专业委员会。吕老当即批示:同意,请王伯岳同志牵头筹建。由此,学会的筹建正式提上议事日程。


回京后,王伯岳便着手筹备和规划,他先后拟出儿科学会的章程、议事规则、组织架构、学术活动的开展、学术会议的组织等等文稿,并让我抄写分寄江育仁、张奇文等,筹备联系的具体工作几乎都由我跑腿完成。19816月,在山东省兗州市召开了筹备会议。19839月,经过两年的精心筹备,在山东潍坊市召开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今改名儿科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吕炳奎亲自到会主持,选举王伯岳为主任委员,张奇文、江育仁、王玉润、马新云为副主任委员,张锡君、李开注、俞景茂和我为常委,王烈等25人为委员。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中医儿科盛会,也是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级中医儿科学术团体。大家热情高涨,表示一定要继承发扬中医儿科事业,把学会办成中医儿科学的大学校,学术发展的大本营,办成中医儿科工作者之家。


王伯岳当时兼任全国政协委员,与吕炳奎共同兼任全国政协医药卫生工作组副组长,振兴中医是当时的重大历史任务。当时会议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实行老中青三结合。张奇文同志当年才48岁,就由王伯岳老、江育仁老、吕炳奎老、王玉润老等诸老推举担任学会第一副主任委员,这在当时其他专业委员会尚无先例。这个安排,在以后几十年的历史实践中证明是正确的,而江育仁等老专家的高风亮节,为后辈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此后的数年中,中医儿科学术会议几乎每年都在潍坊开,张奇文则是充分尊重老专家,充分尊重各地的代表,尽心尽力发动自己的各种资源来为学会工作的开展服务,使学会工作有声有色,大家都觉得迎来了儿科学术的春天。


天有不测风云。19876月,王伯岳先生因积劳成疾,突发脑溢血不幸去世。在这种情况下,张奇文默默地担负起学会的重任,在江育仁等老前辈的扶持下,高举中医儿科学术大旗,不忘初心,砥砺前进!至1992年,在青岛市召开的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上,进行了学会的换届改选,选举张奇文为主任委员,江育仁为名誉主任委员,马新云、王烈、王静安、刘弼臣等为副主任委员,我也当选为副主委兼秘书长,并一直兼任至2002年换届。


在学会这个大家庭中,我由一个毛头小伙跑腿者,到后来被选举为副主委兼秘书长,在这20年的历史长河的沐浴中,我是幸运者,也是不断学习、不断成长者。记得1983年成立学会时,我的恩师衷诚伟教授就力荐我进入学会,而自己退居二线,他经常鼓励我说:“你要大胆些,努力去做。大家对你的印象很好,要珍惜。我相信你能做好每一项工作。”我谨记恩师的话,并躬身力行。


回顾自学会建会之初,到我任秘书长的20年中,在王老、江老、张奇文同志三驾马车的带领下,学会工作一直遵循继承发扬这一主线,集思广益、交流经验、增进友谊。每一次会议都有一个主题,相继完成了钱乙学术思想研讨,小儿用药剂型改革,小儿外治疗法,肺系疾病、脾系疾病、心肝疾病、肾系疾病的诊疗经验交流,学会名老中医经验的整理继承交流等多方面的工作,而且每次会议都有会上与会后工作的链接,先后完成了《实用中医儿科学》《实用中医保健学》《儿科医籍辑要丛书》《中国膏方大全》《中国灸法大全》等大部头著作的编写,锻炼了队伍,团结了力量,大家一门心思为中医儿科事业的振兴积极工作。个个都有事做,人人都有收获和进步。而我则更为忙碌,每年学术活动的安排,每次学术会议的书面材料,会议纪要,以及论文综述,都是由我完成。而且学会的各种资料,原始记录,保存得最完整。在后面几年,我和王烈教授对学会建会以来的各种资料进行整理,全体委员自掏腰包完成了两集的编印,成为学会的宝贵历史资料。王烈教授是我十分尊敬的老师,他对我十分爱护,他说:“朱锦善教授,在建立中医儿科学会的年代,我是中年,他是青年。他不仅是我们学会的大才子,具体的学会的文字资料,大手笔的任务都由他完成。而且他又是学会的大管家,他当了三届秘书长,躬身力行,从来没有失误,不易啊!”其实,在学会工作中王烈老师对我的帮助很大,我们二位也是全程参会的代表,只是近几年,他年事已高,参会少了,要不然我们两个就并列“冠军”了。


我和王烈教授之间的故事很多,记得在潍坊召开学会成立会时,我向王伯岳老师介绍王烈是西学中,王老马上说:“不光西学中,要西变中!”这句话真是石破天惊!王烈教授经过多年的奋斗,被评为第三届国医大师,而且是目前唯一的儿科国医大师!这不是王老的话点石成金,是王烈教授多年来的华丽蜕变!我在王烈教授80寿辰时敬上过一幅贺联,上联即是“西学中西变中成中医砥柱”,今年王烈大师即将迎来90华诞,我的贺联已有了新意:“西学中西变中成国医大师”!


三驾马车中的江育仁先生,对我倍加爱护,又恩重如山。自从江育仁先生亲点我为学生,我就牢记伯岳先生的话执弟子之礼,江老则对我各方面精心培养并关怀备至,亲自推荐我为《中国中医药年鉴》编委,接替他的工作;亲自为我的小书《儿科临证50讲》作序,勉励我“不随时俗“;要我和他共同主编《现代中医儿科学》。自王伯岳先生不幸逝世后,每次学术会议都让我陪他居住,教我做人做事,我也有更多的机会向他请教,江老则倾囊相授。王老去世后,他是学会的主心骨,并大胆地放手让张奇文同志和我们去干。他虽是极柔而包容,心地却如明镜!他的智者的光辉一直照耀我们前进的路!


如果说,儿科学会王江张三驾马车奔驰20年,王伯岳是创业的先行者、开拓者的话,江育仁则是坚定的维护者、守护者和主心骨,而张奇文则是继往开来、勇往直前、辛勤耕耘的领头人。首届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说:“张奇文教授乃当代著名中医儿科专家,医理精深,经验宏富,对儿科建树尤多,有‘南江、北王、中张’之称。尤为可贵者,奇文同志不仅精于医,且擅于政,可谓良医良相一身兼之医林俊杰。”


对于张奇文先生,我的感受最深。他说我是最知他的人,他也是最知我的人。他是我的良师,更是益友,我们志同道合。在学会中他是主委,我是他的秘书长。现在他80多岁高龄了,仍在为中医事业鞠躬尽瘁。对我仍关心备至,为我主编的《儿科心鉴》出谋划策,担任名誉主编;要我与他共同主编《实用中医儿科学》,这是一本回归中医思维的中医儿科学全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后已多次重印,大受医界欢迎。


现在王伯岳、江育仁二位大师虽离我们远去,中医儿科学会的三驾马车的轰鸣声亦渐行渐远,但他们开创的儿科学会与优良传统,必将继往开来!甚感欣慰的是,当前在新一届学会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在习主席的将中医“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的号召指引下,一定会不断开创中医儿科事业的新局面!

  

转载自《中医药会员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