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院长论坛

发布者:年鉴网发布时间:2020-01-15浏览次数:83

中医药学术与中医药期刊

李灿东福建中医药大学校长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医药发展的高度重视,为我们在新时代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牢固树立“大健康”理念,在这背景下,中医药资源作为独特的卫生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其潜力和活力不断激发释放。中医药期刊作为中医药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之一,不仅是向国内外展示中医药学术创新成果的窗口,更是提升中医药科研水平、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工具。因此只有立足中医药优势资源,打造高质量精品期刊,才能有效传播中医药科技创新成果,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持续提升中医药国际影响力,更好地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健康中国”战略。

 1.中医药科技期刊处于重要发展机遇期

1)中医学科优势突出,迎来发展大好时机历代医家通过不断深入观察和反复临床实践,采用与其他医学不同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创造性地总结关于人类健康与疾病知识,形成系统的理论与技术方法,建立具有“五大特色”“六大优势”的独特中医医学体系。“五大特色”是指个性化的辨证论治、调治求衡的防治原则、人性化的治疗方法、多样化的干预手段、天然化的用药取向。“六大优势”是指临床疗效确切、用药相对安全、服务方式灵活、费用比较低廉、创新潜力巨大、发展空间广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他指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中医药工作者要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依托“一带一路”逐步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宝贵资源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

2)紧抓战略发展机遇,中医药事业成绩斐然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指出:我国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已同外国政府、地区主管机构和国际组织签署了86个中医药合作协议。屠呦呦研究员因发现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展示中医药为人类健康做出的卓越贡献。中医针灸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本草纲目》和《黄帝内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按照“一带一路”总体部署,立足沿线各国不同发展现状,我国将逐步完成以下几项任务:①建立健全中医药国际医疗服务体系:在中亚、西亚、南亚、东南亚等区域建设30个中医药海外中心和中医药国际医疗基地项目。②加强中医药国际教育及文化传播体系建设:与沿线国家合作办学项目,遴选、建设中医药国际教育基地项目,积极推广中医药国际文化传播项目。③推动中医药国际科技体系建设:开展高层次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和中医药国际标准化项目。④加快中医药国际贸易体系建设:整合、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中医药健康旅游项目。

3)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中医药科技期刊处于重要发展机遇期面对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大好时机,中医药科技期刊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在学术交流的平台中,学术期刊平台是国际学术交流的主要平台之一,特别是SCIMEDLINE数据库收录的中医药科技期刊更是受到中医药科研工作者的广泛认同。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学技术出版协会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中医药科技期刊取得长足的发展,极大活跃了中医药学术氛围,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当前,中医药科技期刊处于重要发展机遇期,我们要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把握科技媒体出版规律,实现产品创新,更好地顺应中医药事业和出版事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从办刊思路、办刊模式、办刊方法、办刊内容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推出有影响力的品牌期刊,更好地为广大的中医药科技工作者服务。

 2.中医药科技期刊发展现状分析

1)中医药科技期刊取得长足发展我国中医药期刊诞生发展的时间较短,从最早创刊于1792年的中医杂志《吴医汇讲》到现在也就只有220多年的历史。自1908年至1949年,我国创办的中医药期刊目前尚存260余种,且大部分保存不完整。进入新世纪后,我国中医药科技期刊持续发展,目前,我国中医药期刊有150余种,占我国医学期刊总数的1/7左右。近年来,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出版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中医药科技期刊取得长足发展。

品种数量不断增长:在2000年,我国中医药科技期刊有100余种,在2014年、2017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的第一批、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中,中医药科技期刊有150余种。新增的刊物主要为优势重点领域、前沿空白领域和新兴交叉领域的学术期刊。

学术水平稳步提升:据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统计,近十年来,我国中医药核心期刊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保持持续增长,其质量和影响力指标呈逐步上升趋势。

品牌特色日益鲜明: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中医学、中药学、针灸学、骨伤科学等较有影响力的中医药科技期刊群。近年来,涌现出一批代表我国学科优势、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期刊:如《中医杂志》英文版、《中草药》英文版等。

改革创新不断深化:近年来,伴随着改革的步伐,中医药科技期刊积极探索创新发展之路。20171月,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成为我国首个上市的科技期刊出版单位。以中华中医药学会为代表的学科刊群,积极推进中医药科技期刊集群化发展和中医药科技期刊信息化平台建设,《中医药期刊编排规范》团体标准正式首发,可持续发展的学术期刊集群效果正在显现。

政策支持效果明显:2013年,中国科学技术学会、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六部委联合推出“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于2010年首次在“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增设“期刊奖”,于2011年启动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于2013年、2015年两度开展“百强科技期刊”评审推荐工作,于2014年下发《关于规范学术期刊出版秩序促进学术期刊健康发展的通知》,于2015年下发《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均为科技期刊的规范管理、融合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创造良好条件。

2)中医药科技期刊发展存在的问题

地区发展不平衡:从地区分布上来看,中医药科技期刊主要分布在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城市,其中以北京地区所占比例最高(约占1/4),而青海、宁夏、西藏等西部地区中医药科技期刊较少,这种地域间的不平衡发展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医药学术在这些地区的发展速度。

结构不够合理:①在类别结构上,中医药科技期刊主要包括学术、指导、技术、检索、科普五类。其中有90%的中医药科技期刊属学术类,而指导、检索、科普类期刊数量偏少,这种期刊布局结构不利于中医药学术的发展。②在学科分类上,大多数中医药科技期刊集中在中医、中药、针灸、骨伤等,且同类刊物内容较为相似。从中医药学科发展需求看,协调有序的中医药期刊系列尚未形成,一些急需办刊的专科尚处空白。目前的中医药科技期刊大多属于应用研究的期刊,而基础研究的期刊较为薄弱,发文数量也相对较少。③在刊期结构上,双月刊期刊占大多数(约70%),出版周期较长,与当今对信息传播速度的要求不相适应。④在文种结构上,大部分中医药科技期刊文种为中文,外文版期刊数量较少,文种也仅限于英文、日文、葡文、朝文等,这与国家推广中医药国际文化传播的要求差距较大,这将影响中医药对外宣传和学术交流。

学术影响力不高:中国科学文献计量研究中心研制的2016年度中国学术文献大数据研究结果显示:2014—2016年,中国大陆213.1万个科研人员平均每年在国内6449个学术期刊上发表科技论文113万余篇,其中与中医药、传统医学、替代医学相关的文章约12万(约占10.62%),表明我国已是中医药学术文献产出大国和出版大国,但2017年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目录中,仅9个与中医药相关期刊入选(约占5.14%),说明我国中医药科技期刊影响力距离学术影响力强国、学术期刊出版强国差距仍很大。特别是中医药学术论文大量投往国外期刊发表,表明中医药科技期刊的总体影响力不高,且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其总体发展水平落后于我国中医药学术创新水平,并对我国中医药科技期刊和中医药学术文化话语权构成严峻挑战。

 3.学术期刊评价方法

目前,关于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三种。

1)定性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同行评议、期刊的主办单位、编委会组成、创刊时间、期刊品牌知名度、发行单位等。

2)定量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期刊影响因子、H指数、期刊声望指数和特征因子、载文量、基金论文比、被引情况等。

3)定性与定量综合评价在多指标综合评价或组合评价结果的基础上,由行业专家根据时代背景、行业需求和出版导向等进行评审,对定量评价结果进行修正。

 4.中医药科技期刊注重中医思维特点

中医药科技期刊在科学发展中必须转变办刊观念,准确把握期刊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坚持内涵建设,树立特色办刊理念,注重中医思维特点。整体观念是中医辨证思维的基本方式,是从整体而非局部的方式进行诊断,其主要特征是强调诊断过程中的整体性原则。中医学把天、地、人、时的统一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框架,即以五脏为中心、经络为联系的整体观;以人体为中心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的“天人合一”观;强调时间、空间有机结合的“时空统一”观。中医药科技期刊要牢牢把握以上主要特点,才能确保中医药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出版质量。

1)有机整体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

2)天人合一中医学也非常重视人体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认为人体与自然界是密不可分的,自然界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人体,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

3)时空统一中医学强调人体是时间、空间有机结合,人的一天要经历早中晚,一年要经历春夏秋冬,一生要经历生长壮老已。人生活于天地之间,处于东南西北中。人自身的脏腑在躯体内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不同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也与自然界中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存在着对应关系,因此人是一个空间、时间相互统一的生命体,是个整体的概念。

 5.中医药科技期刊的发展

1)内容为王:办专业化、精品化期刊中医药学术期刊要靠内容吸引读者,高质量的期刊要“以内容为王,靠专业化、精品化取胜”。这就要求中医药科技期刊要立足于自身优势,不做“大”而“全”,要做“专”和“精”,找准自己的独特定位,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作者和读者。首先,专业化的中医药学术期刊要求做到“三贴近”:贴近中医药行业实际、贴近中医药读者需求、贴近中医药学术前沿热点、难点与焦点。这就要求做到以下两点:①充分发挥主编的主观能动性:这是刊物专业化发展的动力和保证。主编是刊物的灵魂,决定了刊物的定位与特色。②实现编辑学者化、专业化:这是刊物专业化发展的前提。编辑要练好内功,要争当所属领域的学者与专家,要做自己负责栏目的行家;要熟悉所属领域知名学者的基本情况,这样才有利于组稿和约稿。其次,精品化的中医药学术期刊在创立之初要有明确的定位,且读者及服务对象也较为明确;要重视选题、优化选题,保证期刊特色,形成“名栏”,创出“名刊”;要靠优质服务,促进品牌期刊成长。

2)思维导向:遵循中医规律、突出中医特色要针对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给予相对宽松的办刊政策。不同的中医药科技期刊要立足于不同的学术特色和学术定位,着重突出中医特色;遵循中医期刊发展规律,通过政府调控手段,有效整合期刊资源,构建科学、合理的中医药科技期刊体系;根据中医药国际化的特点,适当增加期刊外文版的编辑与发行,扩大期刊海外影响力;根据中医药学科特色,逐步探索符合中医药期刊实际的标准规范和评审标准,鼓励中医药科技期刊永葆中医药特色。

3)与时俱进:“互联网+”发展途径“互联网+”背景下,信息获取的便利性对传统中医药期刊的载体形式提出挑战;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全时性对中医药期刊的出版周期提出挑战;受众阅读方式的多样性对中医药期刊内容的呈现方式提出挑战;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对中医药期刊内容生产方式提出挑战。中医药期刊的工作理念、实现路径、任务目标和总体要求都要与时俱进,自觉接受“互联网+”模式的改造。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在期刊品质上追求专业、权威,在渠道上追求便捷、快速,在服务上追求特色化、分众化,在传播方式上追求多媒体化、多平台化,从内容、渠道、技术、服务等方面促进期刊转型发展,提升中医药期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4)借船出海:衷中参西我国中医药科技期刊国际化是中医药事业发展和扩大国际影响力的必然要求。在目前中医药期刊国际影响力较低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考虑与国际大出版商、知名医学期刊杂志社等合作,“借船出海”,以加快出版效率,提升中医药期刊影响因子,扩大期刊认知度,增强期刊品牌影响力。

促进期刊创新转型,服务“一带一路”建设:①严格学术标准,培养沿线学术专家:中医药科技期刊要以国际学术标准为准绳,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努力培养沿线学术专家,提升中医药期刊的品牌效应,扩大国际影响力。②优化审稿机制,提高期刊审稿效率:中医药科技期刊要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吸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名专家加入审稿队伍,提升审稿队伍专业水平,拓宽审稿队伍国际视野。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医药科技期刊要密切关注沿线区域中的中医药创新科技成果,特别是区域内重大的科研项目进展情况,要持续与区域内中医药科研人员、专家保持紧密联系,及时针对高水平或重大研究成果进行组稿、约稿,促进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

期刊媒体融合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中医药科技期刊要以准确的定位、鲜明的特色在中医药健康传播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助力健康中国建设。①要坚持正确办刊方向,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要把握好中医药主流发展趋势,保持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用科学的健康理念作为指引,借助融媒体传播矩阵,充分展示健康中国建设的最新成果,为健康中国建设营造有利的学术环境和提供全方位的理论支持。②在深度融合上下苦功夫。要依托全媒体传播渠道,推进中医药科技期刊创新转型,创新期刊内容表达方式,深化服务,全方位、多形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③推陈出新,创新发展。中医药科技期刊要始终以人民健康需求为中心,创新发展模式,探索分众化的服务框架,科技作品要力争满足不同专业、不同群体、不同年龄段受众的健康需求,通过精准健康传播,提升全民健康意识,服务健康中国。

转载自《福建中医药》2018495):1

一位中医校长内心的中医当务之急

唐农广西中医药大学校长

中医药高等院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大学五大职能。我国中医高等教育目前主要由全国25所中

医药院校完成(最近的统计数据显示,国内包括中医药院校在内共有65所本科院校开设了中医学专业)。中医高等教育目前面临的问题较多,涉及课程设置、专业建设、教材内容、教学方式、培养目标、考核评价、学术创新、师资队伍、执业医师考试改革等方面,每一个问题都不是短时间内说得透谈得清的。

我主要谈一下中医师资队伍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这是中医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最迫切、最根本的问题。

 1.中医师资队伍现况

眼下中医院校师资的现代医学知识和现代教学技能并不缺乏,甚至有的可以说得上丰富,但是具备深厚的中医基本功底和传统文化素养的师资,就少之又少了。我见到最严重的现象是相当的中医教师本身缺乏起码的中医自信,这严重妨碍了他们对中医的继承和创新,妨碍了他们的传道授业解惑,甚至有些师资在教学中不自觉地散发出负面情绪,让人感觉他们不是在培养高级的中医人才,倒是像在培养中医未来的“掘墓人”。所以思考之一:教师尚且如此,能指望培养出合格的有自信的中医药高级人才吗?就如没有象样的母鸡,怎么生出合格的蛋?目前的形势已经相当严峻:中医课程分基础理论课和临床实用课,约在上个世纪80年代前,学校都是让临床经验非常丰富的资深教师上基础理论课,因为他们本身是临床专家,动手能力很强,可谓学验俱丰,医药两擅,所以他们上起课来生动且有底气,深深感染着学生,基础课学好了,自信有了,自觉也有了,后面上好临床课就有了保障。而现在学校中医基础课教师往往是年轻教师,基本谈不上什么象样的临床经验,加上一些年轻教师本身缺乏对中医的认同,其上课的效果可想而知。合格的中医师资队伍出现断层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了,形势是严峻的。

 2.高素质的中医师资缺乏的原因

1)现有部分教师对中医不自信、不认同现在的中医师资队伍中相当一部分教师,他们骨头里对中医的不自信不认同,根子还是出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自信,而这种不自信往往又是盲目的,因为他们对作为中医学基础及其背景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缺乏深入的学习和研究,也缺乏深层次的现代科学素养。

2)现有部分教师缺少对中医的有效传承中医高校中合格的中医师资队伍的断层已经不止一代了,至少上一代甚至更前的师资在传承上就已经先天不足。目前在本科教学上除了惯例的一般教学模式,也有尝试搞一些传统传承班实行导师制的,即在学生入学后,学校遴选一些教师作为导师按照传统方式分别传帮带若干学生。去问问目前这些导师,有几个有底气?

3)学校与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有偏差目前中医高校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一些教师对教学工作漠不关心,用心不足,热衷于搞科研项目、写论文、报成果,这与自上而下的学校与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存在偏差直接相关。很多教师一辈子兢兢业业执教讲台,等到评选某一荣誉包括教学荣誉时,由于评选条件在论文、科研、成果上权重大,往往评不上。还有一些学校允许把获得的个人科研立项折算成教学的课时数,以鼓励科研工作,虽然不合理,但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对学校的综合考核评价,学校总的科研工作量的权重也偏大。并不是说科研不重要,毕竟在大学的功能中,特别是在中医院校,人才培养是第一位的;而大学的人才培养,是以教学为中心的。

 3解决对策及思考

1)改革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将教学任务与教学质量作为学校与教师考核评价体系的核心环节,切实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提升上课教师的经济待遇和荣誉地位,不仅是对教书育人的真正尊重,也是提高教师上课积极性的最基本手段,这是必需的,也是迫切的。教学课时数要专门界定,以作为绩效考核、晋级及相关荣誉评选的严格指标。中医教材的内容不宜统得太死,应留有约三分之一到一半的空间给授课教师个人发挥。

2)加强有效传承目前对传承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是由决策部门从全国范围严格遴选师资,成立国家和省级中医教师高级进修学院,对全国中医高校的中医师资队伍特别是年轻教师进行有计划的分类培训。这里的关键在于能否真正遴选出高水平的合格师资。类似的教师培训相关部门过去也搞过,可收效不大,问题仍然在于作为培训教师的师资水平差强人意。决策部门应立足改革,调整思路,要有专门的部门、专门的人、专门的政策开展此项工作。

我在这里想放开谈一下,聊几句中国近代以来文化传统的传承问题。文化学者把文化传统一般分为大传统和小传统,前者指社会主流位置的文化形态及其传衍,后者是与之相应的民间民俗文化及其信仰的世代相传。在上个世纪,五四新文化运动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精神,永载史册。但与此同时,新文化运动对大传统的清算与抛弃也是显然的。引人侧目的是,彼时文化的小传统却依然较好地在民间保存着,原因在于民间文化习俗及其信仰比大传统更具有稳定性,传统文化的密码在小传统里埋藏得更深邃。所以,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的相当一段时间,中国社会可以看到古人说的“礼失,求诸野”的现象,直到“文化大革命”小传统遭到了大破坏,中国的文化传统出现了大小断裂。那么在当今,是否可以说中医的传承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类似的“礼失,求诸野”呢?实事求是地说,目前不会。一方面,不容否认今天的民间仍保存有很多原汁原味的中医或民族医的传统理念和实用技术,非常受群众欢迎,也容易普及,这是值得决策部门高度重视并制定相关政策深入挖掘的。实际上目前也在这么做,只是力度大小的问题。另一方面,目前中国各级政府对中医的医疗、教学、科研的发展和改革正在采取各种措施予以支持,如“医教协同”卓越中医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制定、《中医药法》的颁布等。在“十三五”中医学专业教材建设研讨会上,张伯礼院士反复强调中医教材编写,要以学生为中心,要注重中医的本源,培养学生中医思维是关键,也是恰中肯綮的。在我看来,目前中医的高等教育还不完全是灵魂出窍、花果飘零的样子。那么,如果说中医的“大传统”仍然不济,问题出在哪呢?除政策的引导还不能很好地符合中医的自身规律外,恐怕就是行业自身的问题了。就中医高等教育而言,前面已经作了大致的回答,而需要再次特别强调的是竭力建立一支合格的中医教师队伍是重中之重,否则一切顶层设计和过程安排都难以落地,而合格的中医教师最基本的试金石,就是对中医无可置疑的自信和认同。也许,有人感到费解:难道作为中医教师,对中医还要提出自信和认同的问题吗?然而确实存在这个问题,我只能说这是每一个中医人心知肚明的事情。这个问题不清醒、不抓住,如何慧命传薪呢?如此,中医前途堪忧!

中医未来的希望,关键在于后继有人。从长远看,解决后继有人的关键还在于中医高校,更准确地说在于中医高校的改革,这是大局,也是务实的态度,更是一种眼光和境界。目前全国25所中医院校在校本科生约35万,研究生约35万,努力把这些孩子培养成为中医事业的合格接班人是唯一的选择,难道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纵有万难,仍值得尽己之力押上全部身家性命趋赴之。非强之也,是不忍也,更是使命然也。

3)增强中医自信毫无疑问,自信是人之兴趣、行为与专门思维最起码的前提。关于中医自信,不管是理论自信,还是实践自信,目前谈论的人不在少数,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但多显得苍白无力,特别是仅仅空泛地谈论中医的博大精深,或从一些经验个案、某种技术推广、某些知识技能竞赛甚或从某种“噱头”去找自信,往往不可靠,也不稳定,有时甚至是自欺欺人的。应该说,中医的实用性对建立中医的自信心很重要,但需要特别清醒的是,中医自信心真正的获得,一定与满足学人内心的至高理性直接相关,特别是在目前中医的疗效普遍不能尽如人意的情况下尤其如此。这种能满足学人内心理性的自信心的获得,是没有了任何疑虑的自信,就像苹果能吃一样真实。下面我想简要地谈一下获得这种真正的中医自信的可能途径。

中医自信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或许,人们对现代科学与技术的自信是无庸置疑的,因为整个现代科学体系具备一个严密的数理逻辑系统,一切现代科学成果都是经过实验后可以用数理逻辑表述来支撑的呈现,而数理逻辑系统有一个逻辑起点,这个逻辑起点由若干无法证明的、也是无需证明的公理构成。可以说整个现代科学体系就是一个公理化体系,这是每一个有科学素养的人都知道的事实,也是人们愿意接受的事实,因为由上述逻辑起点经过虽然漫长但却非常严谨的推理所呈现的既定现象是可以稳定重复的,甚至这种推理可以准确地预测未来事件。那么,我们是否也可以以此发问:中医理论体系是否也存在若干公理呢?基于这些公理推理出的或人为干预的生命现象可以稳定重复吗?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这是中医理论自信的来源。

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源头叫《周易》,《周易》有一句论断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是可以成为中医体系的一个公理的。所谓“道”者,是中国文化的最高范

畴,最高法则。这个“一阴一阳之谓道”,我们至少可以从三方面作出诠释。一是宇宙万物包括生命都是一阴一阳的对立统一体。它的经典支撑是《黄帝内经》所说的“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二是宇宙万物包括生命这个大系统,其阴阳活动不管分多少方面、多少层次,经过综合的互相作用后,最终的结果将会以一阴一阳或一对阴阳呈现出来。它的经典支撑是《黄帝内经》所说的“阴阳者,数之可百,推之可千,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三是人的个体生命,如果处在一阴一阳的和谐状态,就会合乎道,而必定自然而然地呈现为健康,或者说,无论人体发生什么疾病,只要阴阳能够调和,疾病就能自然而然地痊愈。它的经典支撑是《伤寒论》所说的“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概括来说,阴阳运动是宇宙万物包括生命活动的最高法则。天地人大系统的阴阳变化是无限的,但其存在内在的一致性,最终表现为一阴一阳或一对阴阳,这使我们对人体的阴阳运动是否和谐进行清晰的判断成为可能。由于天人之间存在阴阳运动的一致性,因此,中医对于疾病,正在于将人之个体失调的阴阳运动重新调节到与天之阴阳运动一致的状态,与天之阴阳谐振,就能实现健康。因为,天是没有病的,是“行健”的,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还有什么比天的生命更长久的呢?“一阴一阳之谓道”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所谓“道法自然”(《道德经》)。实现了“阴阳和”,就能与天合一,与道合一,自然之力便成为我们生命活力复原的根本之源。“自然”是天道的本来属性,它根本不需要另外效法谁,道本来如此,自然之道有着绝对性。

综上所述,如果将“一阴一阳之谓道”作为一个公理,那么,以上的推理便是必然的。从方法论的立场而言,如果我们对实际上就是一个公理化体系的现代科学体系认同的话,那么对同样可以作为一个公理化体系的中医系统,是有充分理由认同的。况且,以“一阴一阳之谓道”为逻辑起点之一的整个中医理论体系不仅完备,而且几千年以来直接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的临证实践并取得了可以重复的疗效。对此,我们有什么理由自信不起来呢?

中医自信真正获得的思考在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门类中,还有着专门以人体自身进行生命实验的学问,如道家的“内丹术”。这种“内丹术”所进行的生命实验亦是可以重复的并且臻于成熟。而从“内丹术”所取得的经验感知或超常经验感知,是支撑中医理论得以理性建立的重要经验事实。对此,我们是

否有过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呢?如果没有,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妄自菲薄?

我们把“一阴一阳之谓道”作为公理,是以现代科学的立场设定的,因为要用现代科学的逻辑语言解释清楚它背后的基础,目前仍然是不可能的,就象现代物理学要寻找物理“场”背后的基础一样是非常不容易的,而只能说“场”是物质存在的固有属性,因而“一阴一阳之谓道”只能设为“公理”。然而,从中国

传统文化的立场而言,这只是个结论,因为就中国先人的自身的生命实验系统而言,这个“公理”的上头还有着可以讨论的对象,这一点今天我们就不作进

一步的讨论了。

关于“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接着说“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即是说,我们秉承了、实现了一阴一阳的天道变化,就叫善的境界,这种境界是人性的本能智慧完成的。关键是人性的本能智慧的激发,需要我们作出至诚的努力,《中庸》说“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甚至要“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这样,我们必能完成这种体证,实现这种境界,我们也将正大光明地自信起来。在自信中,自然自觉,在自觉中,自然升华,真正领略到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而不断地从中获得新的滋养和法宝。作为教师,你将具足定力和底气,你的传道授业解惑从此获得了一种深刻的人道主义的意义,这是一种自信的传递,一种生存力的传递,更是一种我们办学初心的传递。

现在,还有一些人甚至也有少数科学家,他们认为中医没有方法论,是“玄学”,这种观点对中医高校的教育与学习氛围的影响,尤其是对青年教师的影响无疑是负面的。我想说的是,持这样一种观点的人们,您真的下过功夫研究中医吗?您真的下过功夫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吗?如果没有,就没必要放此厥词,至少这不是一个优秀且正直善良的人物所应有的客观态度。中医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对于老祖宗留下的这份遗产,今天我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需要清醒、理性、客观、耐心的态度,否则是容易发生颠覆性错误的。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当前中医高校解决当务之急的标本兼顾之策,这种高素质首先体现为对中医的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自信。有了这种自信,一切都可能成为理性的自觉,对中医的追求将会成为生命的一种本能冲动。少了这种自觉,对中医就可能是一种应付、一种时髦,甚或一种亵渎。对于现代医学,我们应该学习,但不应该看作是一种唯一标准,我们应该在碰撞交流后更懂得中医的深刻、张力与优美。

中医文化自信的提升,于我民族文化自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能很好保存自己文化传统的民族,是从容的、优雅的;失掉了它,将会变得浮躁和粗俗。有一句话说得好:传统不是怀旧的情绪,传统是生存的必要。

转载自《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12):1

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须遵循自身规律重视中西医融合

方剑乔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

培养高层次的中医药人才,经典理论尤为重要,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临床实践,专业水平和临床能力便会有效提升,具体来讲,就是读经典、早临床、跟名师。目前我国中医教育是多种教学模式的综合,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各有其优势。培养中医药人才就要遵循中医药教育的基本规律。一个合格的中医医生首先要建立中医特色的思维方式,还应灵活运用各种临床实践技能。培养中医思维,需要强化中医理论的教学,继承中医大家的经验,再加上充分的临床训练。

中西医可以相互融合、互为补充。中医药研究有很大的潜力,应该崇古而不泥古,不仅要尊崇和继承中医理论,也要在现代生命科学知识的指导下,运用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来继承和创新中医药。

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明确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建设健康中国,需要有大量高素质的人才来支撑。

 1.现代中医教育是多种教学模式的综合

 2016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中医药是中国原创的医学科学。千百年来的实践证明了其独特优势,未来一定会在走向世界的发展之路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教育体系中,一名真正的中医如何培养?现代的中医教育已逐渐向高层次培养发展,有了中医硕士、中医博士。通过5年的院校教育,3年的规范化培训,再加上跟名师,学生所受的教育比较全面。医教结合模式的推进,提高了中医药大学医学教育的水平以及学生的培养质量,培养出的学生深受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

培养高层次的中医药人才,经典理论尤为重要,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临床实践,专业水平和临床能力便会有效提升,具体来讲,就是读经典、早临床、跟名师。经典是基础,是临床疗效的保障。读经典就是要深入研习古籍文献,把古人的思想原汁原味地继承下来,早临床就是要早早地让中医专业的学生明了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能力,为增加学生对临床工作的感性认识,建议学生在学习中医的第一学年就要接触临床。当代名医大家也都注重对经典的学习,并且在临床

实践中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所以跟名师也是中医成才的必要环节。

目前我国中医教育既有现代大学体制下的科班教学,又结合了师承教学的模式,是多种教学模式的综合。任何单一的教学方式,对中医都行不通,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各有其优势,院校教育是基本,但是培养临床诊疗能力,名师指点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师承教育是院校教育的有效补充。

 2.人才培养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

 2016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颁布,这是一部国人期待已久的中医药法律,除了将对我国中医药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还将有力推动健康中国建设。中医药法第33条提到,中医药教育应当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以中医药内容为主,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注重中医药经典理论和中医药临床实践、现代教育方式和传统教育方式相结合。

目前,中医药行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规模不够大;办学层次不够高;某些用人单位现在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重西不重中;教育机制、方法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育方式西化、中医思维淡化、中医临床能力弱化等。这四个方面都使得中医药人才没能满足或者达到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的要求。

针对问题,我们需要根据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特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破原有的难点和阻碍,在人才培养上作出应有的贡献。培养中医药人才就要遵循中医药教育的基本规律。一个合格的中医医生首先要建立中医特色的思维方式,还应灵活运用各种临床实践技能。培养中医思维,需要强化中医理论的教学,继承中医大家的经验,再加上充分的临床训练,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中医人才。要充分认识到中西医的差异,在人才培养方面也要尊重这种差异。比如中医的教科书只

能提供基本思路方法,而不像西医教科书那样有一个完整的诊疗规范。西医通过规范化培训后,马上可以掌握诊疗规范,而中医的成长之路则需要更长。学生从学校毕业进入医院工作,培养西医医生需要先去病房锻炼,而中医医生的能力则更需要在门诊上得到锻炼等。

 3.立足时代需求重视中西医融合

中西医可以相互融合、互为补充。以浙江中医药大学的培养模式来看,一方面中医专业的学生要加强西医课程的学习,毕业以后到医院工作能更快适应临床工作,而西医专业的学生也要掌握中医知识,以后能知道哪些疾病中医治疗有优势,推荐病人接受中医药治疗。

在我国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医药走出去前景广阔。中医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前提是中医的规范化、标准化,很多中医的治疗方法有着非常好的疗效,但在现有科研条件下,说不清楚机制,不能得到更大范围的认可。所以,联合各国共同制定并推广中医药国际标准,以及开展传统医学知识产权保护合作需要重视。

任何学科和疗法都有它的局限性,而中西医的融合,也正是中国医学在整个世界医学中的亮点。中医药研究要重视中医与西医的结合,更要重视中医与其他学科的联合攻关。中医药研究有很大的潜力,应该崇古而不泥古,不仅要尊崇和继承中医理论,也要在现代生命科学知识的指导下,运用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来继承和创新中医药。

转载自《中国中医药报》2018-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