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论

发布者:年鉴网发布时间:2021-01-22浏览次数:131



发展中医药是民族复兴的大事

《中国中医药报》社论


时间是伟大的书写者,记录下历史的华章。

1025日,北京,全国中医药大会会场传出的阵阵掌声,穿过繁华都市、传遍广袤乡村、越过高岸深谷、响彻内陆边疆,足令每一位中医人热血沸腾、精神振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国务院名义召开的中医药会议,规格之高前所未有。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对大会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更把此次会议定格在中医药历史发展的又一高峰,在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记。

  “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格局的高度,为新时期的中医药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给大会带来融融暖意,更对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寄予殷殷厚望。

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批示,为进一步做好中医药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孙春兰副总理的重要讲话,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的重要论述和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作出部署。

10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第一个关于中医药的文件,明确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目标方向、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是指导新时代中医药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每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都是我们奋斗的坐标。

  振奋人心的大会、催人奋进的意见、谆谆嘱托的重要指示批示,无不体现出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医药事业的关怀重视,彰显出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瑰宝的价值,也折射出中医药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世界文明的发展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中医药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今天,中医药的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标明了中医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坐标方位。此刻,无论是老骥伏枥的白发长者,还是初出茅庐的“小郎中”,对于所有当代的中医人而言,新时代的万千气象,激荡着我们的梦想,新起点的蓬勃朝气,激励着我们去奋斗。

对历史最好的致敬,是书写新的历史;对未来最好的把握,是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我们要充分认识新时代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全国中医药大会的战略部署,切实增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把传承创新发展好中医药这一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党中央、国务院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担负起来,落实下去。

  我们要坚持中西医并重,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勇攀医学高峰,打造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源源不断的健康动力。

  我们要挖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髓内涵,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把创新鲜明地写在中医药发展的旗帜上。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互鉴民心相通,助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永不枯竭的文化动力。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协力、接续奋斗,加快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创造无愧于伟大新时代的新辉煌!

转载自《中国中医药报》2019-10-261





中医药理论是传承与创新的共同体


孟庆云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传承是科学、文化乃至宇宙演进的过程和方式。中华文化传统的宇宙观是生成论,以“道在于一”“生生不息”为旨要,认为天地人是一体的,而且宇宙也是有生命的,如是而传薪递华,承其备物,终始不绝。植根于中华文化的中医药学,以传承而发祥,以传承而演进,又以传承而发展。

中医药理论溯源及意义

  有了人类,就有了医学。中华先民把生存感知,做了浑束为一的归纳而萌发了初始概念,如阴阳、五行、气等等。

  中华传统文化的框架就是中医药理论的框架。对于不同“时”(春夏秋冬、昼夜)“空”(东西南北、上下)的应象感知和有意识(如雌雄、得失等)而发为“阴阳”;对五星的观察和五数的崇拜蕴发了“五行”;对大气的感受和人之呼吸而发生了“气”的观念。阴阳、五行和气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基建砖石。

  《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典籍之一,深奥高明,“近取诸身”曾为其先源之一。在中医药理论体系构建的过程中,把许多人体知识的经验,援用了《易经》的观念、思想升华为理论,例如《黄帝内经》。中医药理论主要是从这些上古典籍的传承发展而来。

中医药传承方式和思维方法

  理论是系统化的见解与主张,中医药形成了理论体系,乃是对卫生保健智慧的集中表现。传承是学术发展的灵魂,对于中医药理论体系尤为重要,因为理论除具有引领临床的现实性外,还体现了中国科技思想启发未来的独特性和某些化石性理论的历史陈列性。中医药素来重视理论的传承,传承方式主要有家学传承、师授传承、院校传承、自学熏习等四种。

  中医药理论传承的思维方式有模式思维、重复性思维(包括记忆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其运用因传承方法而异。中医药理论的传承方法因传承方式之异而有别,有个体传授与群传群受(院校)的不同,主旨是治学、授业。受经学传授方法影响最大,如《素问·著至教论》,以“诵、解、别、明、彰”五字为医道传授方法,“可传后世,可以为宝”。

  《墨子》讲“巧传则求其故”,传承中有很多技巧,深明理性,才能得真意、学到位。亲炙、点拨皆如此。利用歌诀,也是从古至今贯用的方法,如《医宗金鉴·正骨手法要旨》中说:“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讲述骨科操作,由机(理论)而巧。

  理论传承的至高境界是传心。是从禅宗不立文字,以心相证,靠心心感应而得法传授。其实,这在《灵枢·师传》中就有“闻而藏之,则而行之”的记述了。

学成于聚,新故相资而新其故

  中医药理论的传承是天授大业的神圣使命。创新是学术发展的枢机。中医药从源头走来,在发展逻辑的助推下,其传承永远离不开创新,创新更离不开传承。

  传承与创新的主体都是人。对于授者“经师易遇,人师难遭”(《资治通鉴》)。其艺是得人乃传,甚至“智过于师,方堪传授”。《黄帝内经》多处讲“非其人勿传”“非其人勿教”。师与弟子,绍其法乳,聚于堂物,日就月将,薪火相传,久而弥新。

  《素问·气穴论》说:“世言真数开人意”,传承或创新都要从“真数”着手把握。对于中医药,经典就是真数。所谓经典,就是那些在流传中能自我壮大并成为体系的源头著作,例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

  经典具有筑基、构建和赋以特质的作用。学经典可以知本源、览全局、识特质。冯友兰先生提出了读书的“十二字诀”,即“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可作为我们读经典的参考。

  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之一。清代王夫之先生在《周易外传》中说,中华文化传承是“学成于聚,新故相资而新其故”。中医药理论也是新启于旧,旧中有新。传承中不知不觉地蕴发了二次创新。传承中有创新,创新不离乎传承。

  当然,传承中也曾有某些失传和断层,路径上也曾有过局部扭曲,很多是属于社会及生产力发展导致需求改变所致,正说明传承不是全盘依旧。当代中医药理论是要把穿越数千年的瑰宝用于现代,要让中医药站在世界医学的制高点上。

转载自《中国中医药报2019-8-213






中西医结合推动中医药现代化


陈香美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过去数十年,通过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新理论、新思维、新方法,挖掘经典,关注临床,重点攻关,在重大疑难疾病、常见病和多发病防治,以及中药的挖掘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提高了临床疗效,产生了青蒿素等诺奖级的医药科技成果,凸显了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当前,我们要以传承为根基,以创新为动力,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激发和释放中医药的潜力和活力,在现代医学发展的大背景下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应该看到,在目前的医疗和科研实践中,仍存在着中医药有效成分和安全性研究不充分、高水平临床研究缺乏、中西医诊疗范围不明确、中医药市场发展不规范等问题。

第一,加强中医药有效成分及安全性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推动中医药的现代化。

  中医药是一座宝库,是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极大推动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疾病预防保健。为了使中医药在生命健康领域作出更大的贡献,进一步走向世界,我们需要力争在中医药领域做出更多标志性成果,大力推动中医药的现代化进程。具体来讲,需要进行更多高水平的多中心、前瞻性中医药临床研究,以及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基础医学研究,进一步明确中医药的治疗效果、作用机制和安全性,结合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的发展战略,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取得更多的如青蒿素治疗疟疾、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等重大突破,更好地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第二,将现代医学管理制度引入到中医诊疗实践中,建设中西医结合的国家重大疾病防治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的疾病谱也随之发生变化,以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代谢性疾病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中医药在这些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因此,推进中西医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加快建设中西医结合的国家重大疾病防治体系具有重大意义。在临床诊疗实践中,应进一步明确中西医及中医药专科的诊疗范围;在制订新的执业医师法时,考虑增加规范中医药诊疗行为的相关条款;应逐级建立中西医协作机制,制定中西医结合防治方案,加快推动中西医结合的国家重大疾病防治体系建设,提高我国重大疾病的综合防治水平;允许从事中医、西医诊疗的医务人员在一定情况下相互交叉,明确中西医执业类别转换的准入条件和培训考核细则,使中西医从业人员进行一定范围的合理流动,促进中西医相互协调、相互补充。

第三,加强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

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水平是中西医结合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障,是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术及实现中医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建议加大对中西医结合的支持力度,放宽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的执业范围,打通中西医结合人才职称晋升通道,健全中西医结合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制度。在政策上给予适当倾斜,以吸引优秀的中医、西医人才进入中西医结合队伍。建立并完善中西医结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毕业后教育制度,制定不同层次的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计划,促进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大胆探索“西学中”“中学西”等多种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尤其要加大“西医学习中医”的培养规模,吸引更多西医投身于中西医结合事业。以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建设为契机,内化专业人才发展的动力,加强专业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的纵深度,打造高精尖专的业务团队。

转载自《光明日报》2019-10-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