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杏春秋|我与《中国中医药年鉴》36年

发布者:年鉴网发布时间:2023-03-16浏览次数:138

今年是《中国中医药年鉴》(下称《年鉴》)创刊40周年,《年鉴》进入不惑之年,是值得庆祝,值得纪念的。


《年鉴》的创刊,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一件大事,她标志我国中医药事业有了编年史。她的问世,来之不易。40年踔厉前行,更是中国人不断守正创新的奋斗历程。我有幸参与其中,并与之一起成长,更是莫大的荣幸。



怀念《年鉴》开拓者


《年鉴》是1983年创立的,创刊之初,名曰《中医年鉴》,办公室设在上海中医学院(今上海中医药大学),并由上海中医学院组织并成立《年鉴》编辑部。最初的《年鉴》编委会中,有吕炳奎、魏福凯、金寿山、邓铁涛、顾伯华、张镜人、张伯讷、李克光、董建华、王玉川、方药中、江育仁、万友生、潘澄濂、施奠邦、黄星垣、侯占元、张学文、肖敏材等。这些《年鉴》的开拓者,为中医药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些中医前辈绝大多数已经作古,我们深切地怀念他们!


恩师荐我进《年鉴》


我是1987年正式进入《年鉴》编委会的,是由中医儿科泰斗江育仁先生推荐并得到批准的。当时与我一同进入编委会的,还有成都中医药大学的熊大经,他是中医五官科泰斗干祖望先生推荐的。我们俩是编委会中年龄最小的,当时我不到40岁,大经比我大一个年头。第一次参加编委会时,编委会领导特别要求我们要为《年鉴》工作30年,而今这位领导也已故去,可以告慰他的是,我们至今已在《年鉴》工作36年了,并且还将继续为《年鉴》事业工作。


说起江育仁先生,我更是无限地怀念。先生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当时我在江西中医学院(今江西中医药大学)工作。1975年起,拜北京王伯岳先生为师,他与江育仁被誉为中医儿科界的“南江北王”,两人性格各异,却志向如一,情同手足。王伯岳与江育仁在20世纪80年代,共同主编了我国第一部大型中医儿科学专著,我带着王老的嘱咐第一次去看望江老时,江老第一句话就说:“你是王老的学生,也就是我的学生。”此后我虽然没有跟随江老身边学习,但江老对我的学习关爱有加,我们几乎每年见面2~3次以上,每次如有学术会议,他都要我和他同住。他给我讲学问、讲做人的道理。1987年他推荐我进入《年鉴》编委会,接替他的工作,把我扶上马,再送一程。2000年他还要我和他一同主编《现代中医儿科学》,他还专门写信给我,说:“你办事我太放心了,以后要完全依靠你。”


《年鉴》是个大家庭


初入《年鉴》,我这个中医后生,处处感到生疏,又处处感到新鲜,犹如一个小学生进入大学堂一样,既感到博大高深,却又手足不知所措。但很快,你就会发现这里像个大家庭,互相关爱,十分融洽,十分温暖。


每年卷的学科选条、审条,每年一次的编委会议或工作会议,以及书稿的编写、审修,工作中的疑点难点,大家却不分彼此,相互提点关照,相互帮助。学术上的问题,则畅所欲言,求同存异。会议中的衣食住行碰到的问题,编委办公室的同志、编辑部的学科编辑,乃至整个编委会的各位编委,都会像家里人一样嘘寒问暖,帮助解决,甚至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困难,他们也是多方相助,不分彼此。这种氛围,这种环境,也是《年鉴》工作持续发展的助力剂。


《年鉴》是个大学校


回顾《年鉴》36年,这是我一生学习成长中最为受益的。她是一个大学校,编委会汇集了全国最顶尖、具有真才实学的中医各学科大家。因为自己年轻,我常受到老专家们的特别爱护和青睐。每次会议,我都力争参加,珍惜每一次相处的机会。自己总觉得时间不够,需要请教学习的东西太多,而这个大学校却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学问源泉。现在我也早已年过古稀,我跟我的学生们交流时,经常说,我是在老人堆里混大的,是在老一辈专家培养下成长的,是老一辈中医专家用智慧甘露滋养长大的,可以说,我和《年鉴》一起成长。


我在《名老中医之路》中一篇我个人的感悟中写道:《年鉴》编委会这个团体让我终生受益,这让我有更广的视野、更高的维度,去向全国顶级的各学科中医专家与管理专家学习。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等你具备更广的视野、更高的高度、更多更密切的接触时,就会发现自己更多的不足,也就更加感到自己的渺小,就会更加珍惜,更加努力。


经过40年的发展,《年鉴》进入不惑之年,《年鉴》也由最初的《中医年鉴》易名为《中国中医药年鉴》和现在的《中国中医药年鉴》行政卷和学术卷。传承中医学术精华,守正创新,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中医传承发展的根本要求。毛泽东主席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工作的指示,我认为字字切中要害,句句指明方向。《年鉴》虽然是二次文献整理,但决不可以做二次文献的“尾巴”,而是要坚守中医的精髓,体现中医的特色,传承中医的精华,为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



【本文作者为《中国中医药年鉴(学术卷)》编委)】


相关链接


《中国中医药年鉴》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原为1983年上海中医学院创办的《中医年鉴》,1989年更名为《中国中医药年鉴》。2003,《中国中医药年鉴》分为行政卷和学术卷,行政卷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承办,学术卷由上海中医药大学承办。《中国中医药年鉴(学术卷)》(以下简称《年鉴》)是一部全面反映中国中医药学术成就进展的综合性、前沿性、史料性工具书,也是一部属于历史档案性质的工具书。


《中国中医药年鉴(学术卷)》(2022卷)为总第40卷,主要以2021年度全国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期刊为依据,选用公开发表于中医药期刊的高质量论文,包含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资助的论文3000余篇,围绕年度学术进展及热点,关注中医及中药学科重大项目的进展,聚焦科学研究的重大成果。本卷分为纸质版和网络版。纸质版内容包括特载、专论、校院长论坛、重大学术成果、抗疫专题、学术进展、记事、索引、附录、附图。网络版内容包括新订中医药标准、中医药科研获奖项目、中医药出版新书目、中医药期刊一览表、中医药学术期刊论文分类目录、中草药中发现的新化合物和新骨架。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对于坚持中西医并重、打造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推动我国生命科学研究实现创新突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把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紧密相连,为做好中医药传承发展工作,也为我们做好《年鉴》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2022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对“十四五”时期中医药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代背景下,全力助推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的坚定决心和关键举措。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领导下,在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支持下,在全体编委、专家及各界朋友的鼎力相助下,《年鉴》已连续编纂出版40卷。四十载栉风沐雨,翔实、客观、科学地记录了中国中医药学术成就和学术进展。全体编者将一如既往地以严谨求实的态度和崇高的历史使命感,致力于提高编纂水平和学术影响,做好这项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基础事业,充分发挥其存史资政、鉴往知来的作用和价值。


《中国中医药年鉴(学术卷)》编辑部           


 2022年8月


载自《上海中医药》2023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