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整理工作是将优秀的中华文化进行传承的一种重要形式,每一本整理出来的古籍均将作为历史文化产物流传百世。
•对古籍进行整理出版,应当以质量为主,数量为次,要有“精品至上”的思想与原则,整理工作中在底本寻找与选择、编纂与编辑等各个环节上保证质量。
•开展古籍整理的立项之初,对古籍底本、编校原则,不仅仅整理者需要掌握,古籍收藏单位与出版社也要参与协商和定夺,为古籍整理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这里的“瑰宝”大都蕴藏于中医药古籍文献,其中的学术精华不仅对当代医学有启示作用,还能探寻中华文明之奥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和古籍的整理研究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制定相关政策。可以说,当代是历史上中医药古籍整理的黄金时代,为现代中医药的发展和了解古代中华文明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中医药古籍的整理研究,对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必须认真总结反思,以便今后加以改进。
当代中医药古籍整理工作回顾
中医药古籍整理的三个重要时段
开创期(1949~1980年)
新中国成立不久,党中央就确立了“团结中西医,正确地发挥中医的力量为人民保健事业服务”的卫生工作方针。各地在创办中医药高等院校的过程中,首先重视对中医药古籍的研究,挖掘其中的内容作为中医药教学的内容,各校编纂的中医学和中药学类教材中的内容大量参考了中医药古籍,同时对《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等典籍进行校注和编译,作为经典课程教学的参考资料。
在1949年到1980年之间,以人民卫生出版社为代表的出版社出版了一系列的中医古籍影印本和校勘本,影印本如《黄帝内经太素》《金匮玉函经》《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医心方》等,校注本如《难经集注》《金匮要略简释》《类经》等。这些影印本和校勘本因质量上乘,出版后被多次翻印再版,长期成为学习和研究中医药的重要参考书目。
这一阶段中医药古籍工作的特点是选取的古籍版本优质、校注与出版专业人才优秀、工作认真负责和精心打磨。但由于参与的出版社和专家人数较少,因此中医药古籍出版数量有限。
发展期(1981~2000年)
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对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医药事业更加重视。1981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当年12月,国务院恢复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1982年,中医古籍整理出版办公室成立,制定了校勘、整理出版600余部中医药典籍的十年规划。在全国范围内有领导有组织的中医药古籍整理工作全面启动,其中较有影响力且成效显著的,是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领导下,通过人民卫生出版社组织全国中医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在最佳版本基础上整理古医籍的同时,委托11位著名中医专家,对规划中的《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经》《中藏经》《黄帝内经太素》《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等11部重点中医古籍分工进行整理研究,最后编著成校注本10种、语译本8种、辑佚本1种。
除了被列入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的11部重点古籍外,各地的科学技术出版社也组织专家学者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中医药古籍整理工作,出版了大量中医药古籍。据不完全统计,从1948年到1988年,全国(不包括台湾省)共出版中医药古籍1022种,数量十分可观。出版的中医药古籍,除了影印与校勘之外,还有以专题类书的形式,将古籍的内容分门别类进行编纂,如《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华本草》等的古代文献部分。
这段时期中医药整理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为近二十年来中医药古籍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鼎盛期(2001~2023年)
21世纪以来,我国古籍整理工作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发布,全国大力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其中包括中医药古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提出“要加强古典医籍精华的梳理和挖掘”。2018年,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验收。该项目历时8年,校注整理了从唐至清中医药各门类重要中医药古籍417种,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完成出版406种。从2010年起,在原文化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导下,国家图书馆、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组织全国专家学者开展了大量调研工作,从1.3万种中医药古籍中遴选古籍元典2289种拟作影印出版。2018年,财政部正式将《中华医藏》列入“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立项资助,全国28家单位、34个课题组近千人参与这一项目,200余家古籍馆藏机构支持项目实施。今年7月13日,《中华医藏》的首批成果,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主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医藏·养生卷》在国家图书馆发布。近20多年来,国家与地方出版社联合中医药文献专家整理编纂的中医药古籍,许多被列入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计划或成为图书出版基金资助项目。除了纸质的古籍出版之外,一些中医药电子版古籍如《中华医典》和网络版的各种古籍也应运而生。
中医药古籍整理与出版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
中医药古籍整理的五个主要著作形式
中医药古籍整理形式主要有二大类,一是对原著以复制、句读、注解、校勘、语译等方法进行加工处理,成为古籍原著的一种新的版本;二是以专题的形式抽取其中的内容分门别类进行编次、概述或必要的注解,从而编纂成一种新的著作。总的来说,通过整理后的现代中医药古籍主要有5种著作形式。
影印本。影印古籍是反映古书原貌的最好形式,是认识古籍中原始内容的最佳本子。自1949年后,以人民卫生出版社为代表的出版机构影印出版了大量濒于失传的中医古籍善本如《素问》《灵枢》等经典著作。华夏出版社于1996年至2002年出版的《中国本草全书》,以影印本的形式收录了本草专著800余部。目前正在进行编纂出版的《中华医藏》可谓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中医药古籍的影印出版工程。
校勘本。校勘本是对古籍进行校勘和标点的本子。为便于现代读者阅读,现代出版的中医药古籍中以校勘本为大多数,如前面所述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11位专家领衔主校的11种经典医籍以及“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成果《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406种均属古医籍现代校勘本。
辑复本。一些古籍原本已亡失,但其中原文散存于后世古籍之中,将佚文整理出来编纂成书即成辑复本。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宋代及以前本草古籍如《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本草图经》等均属辑复本。
白话本。白话本是将原著内容译作现代口语的一种古籍形式,其目的是为了现代人阅读和理解古籍内容。195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是我国第一部将经典古医籍译为现代白话文的尝试工作。此后,多种经典医籍有白话本问世,成为中医药爱好者学习中医药知识的科普读物。
类纂本。类纂本是将古籍中的内容根据主题分门别论进行编纂而成的著作,通常称为类书。这也是古籍整理的一种重要类型,如南宋周守忠编纂的《养生类纂》,即汇集了三十余种古籍中有关养生保健的理论和方法。近年来出版的《脉学类纂》《毒性本草类纂》、中医常见及重大疑难病证专辑文献研究丛书、《中医临床病证大典》均属古籍类纂本。《中药大辞典》《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华本草》中的古代文献部分亦为通过整理和类纂古籍中的中药和方剂相关内容而成。
当前中医药古籍整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古籍整理工作一直深受重视,取得了很大成绩,尤其是近20年来成果斐然,为当代和后世研究与利用中医药留下丰富的文化资源与技术素材。然而,回顾和总结过去,发现还存在诸多问题,尚需改进,以进一步提高古籍整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缺少优质上乘的古籍精品。中医药古籍整理不能以数量代替质量,如果没有优质的古籍底本与优秀的学者进行整理,古籍整理的质量不能保证,那就失去了整理工作的意义。
二是缺乏高水平的编校人才。虽然近几年中医药古籍大量被整理与出版,但由于部分整理者与编校者水平不高,承担任务的人员很多是刚进入中医药整理研究队伍不久,古籍整理能力尚处于初级水平,导致近几年出版的古医籍有的质量不高,甚至问题很多。
三是缺少系统的整理工作流程。中医药古籍整理与出版涉及底本选取、整理校勘、编辑出版等一系列的工作流程,而目前已经完成或正在开展的一些项目,流程中涉及的几个环节往往相互之间有割裂的现象,需要在工作过程中临时配合,因而导致各种问题和困难,影响工作进步与质量保证。
四是古籍整理形式不够全面。古籍整理工作不仅仅是出版影印本和校勘本,还应当关注白话本、类纂本和辑复本的出版。在图书市场上不时能看到方便中医药爱好者和初学者阅读的古籍白话本,但由于整理者与编译者的水平有限,大多数白话本质量不高,甚至错误很多,不能体现古籍的真实原貌。类纂本将古籍中大量的内容通过分门别类编次而整理于一本书中,省却了阅读人为了了解一个专题的知识翻阅很多古籍的时间,因此实用性更强。但由于整理一个专题需要参阅大量的古籍,工作量远远高于对一本古籍的整理,所以相对于单种古籍影印本和校勘本,类纂本著作在数量上明显不多,需要加以重视。宋以前的大量古医籍已经散佚,其部分内容散于后世的综合性医书、本草、方剂等著作之中。但由于古籍辑复工作难度较大,开展中医药古籍辑复的专家数量一直不多,对已经散佚的古籍进行辑复,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五是数字版中医药古籍质量不高。近年来各种形式的中医药古籍均有网络版和电子书问世,除了以古籍影印图片形式展示的电子书和网络版体现古籍的原貌之外,其他无论是繁体字还是简体字的现代古籍校勘本,很多存在标点和文字错误,尤其是古籍原书中以大小字或白黑字(阴阳文)所表达的原文不同内容和不同出处,在数字版中无法体现,导致读者在引用时出现错误。总体上数字版校勘本古籍的质量不高,文献利用价值下降。
关于中医药古籍整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针对以上中医药古籍整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中医药古籍整理要加强精品意识。古籍整理工作是将优秀的中华文化进行传承的一种重要形式,每一本整理出来的古籍均将作为历史文化产物流传百世。因此,对古籍进行整理出版,应当以质量为主,数量为次,要有“精品至上”的思想与原则,整理工作中在底本寻找与选择、编纂与编辑等各个环节上保证质量。现在整理出版的中医药古籍均要成为今后历史上的古籍珍品和善本,而不应当是劣本,如果对此重视不够,工作草率,留下的可能就是质量不高或错误很多的古籍版本。
二是培养和使用优秀的编校专家。中医药古籍整理需要掌握中医药与古籍文献学双重知识的专家学者,虽然二十多年来通过国家、地方中医药古籍整理项目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培养了一大批相关人才,但是真正掌握中医药古籍编校技术并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数量并不是很多,不能满足现代中医药古籍工作的需要。因此还需要大量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尤其是出版社的编辑队伍更需加强,要让既有中医药知识又有中医文献学功底的高水平编辑专家承担中医药古籍的编辑任务。并且中医药古籍整理专家与编辑要相互配合,不断沟通,共同保证古籍图书质量。对于一些重要经典古医籍,也可以借鉴20世纪80年代初采取委托的方法,将整理工作交给在全国水平较高、影响力较大的中医药文献专家和团队承担,以保证其质量。
三是制定更加全面系统的整理工作流程。回顾中医药古籍整理工作历程,发现影响工作进度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优质古籍底本的选取困难较大,有些古籍收藏单位不能十分配合整理工作,需要经过反复的沟通和协调才能获取。由于优质版本获取困难,有的任务承担单位只能以其他非最佳版本代替,违背了选取最佳版本的初衷。出版社编辑工作经常也是后期才介入,有些编辑不了解项目的意图,往往为了出版而出版,达不到工作的最初目标,质量自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今后开展古籍整理的立项之初,对古籍底本、编校原则,不仅仅整理者需要掌握,古籍收藏单位与出版社也要参与协商和定夺,为古籍整理工作奠定良好基础,所涉及的各方自始至终共同协作开展工作。
四是多种形式整理出版中医药古籍。除了出版古籍影印本和校勘本外,还要重视对古籍白话本和类纂本的整理编撰工作。白话本主要供中医药初学者和中医爱好者阅读,也方便非中医药专业的人员开展中医药研究。类纂本更方便中医药专业人员阅读和参考。针对目前古籍白话本普遍质量不高的问题,建议组织专业的中医药专家和出版社进行编译和出版,用现代通俗和正确的语言呈现中医药古籍的内容。古籍类纂本的整理工作虽然任务更加繁重,学术上要求更高,但其实用性较影印本与校勘本更强,因此要加以重视。目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在组织开展中医优势病种的文献类编整理,除此之外,还应当开展有关中医药理论和中医适宜技术如脉学、诊断、温病、本草、方剂、医案、医论、针灸、推拿、养生等方面古籍类纂的整理和出版,以满足中医药临床、教学和科研所需。此外,辑佚本的整理与出版工作也值得重视,从而更多地展示中医药古籍,以供阅读与研究。
五是提高中医药古籍数字版的质量与利用价值。电子版古籍是近年来图书的一种新型形式,也是未来的一种趋势,它将更加方便读者阅读和检索。中医药古籍也不例外,各种电子书或网络版古籍应运而生,但其中阅读量最多的古籍校勘本,不能反映古籍的原貌,通常全书一种字体,无法体现原文的出处和不同的内容,容易造成张冠李戴。因此建议,在电子书与网络版的校勘本古籍中,应当通过设计以大小字、粗细体以及不同字体来体现原文的出处和不同内容,同时尽可能解决冷僻或疑难字缺字的问题。
总的来说,中医药古籍整理要以专业水平保证图书质量,通过多方协作保障工作进度,出版多种形式的古籍版本满足不同需要。同时,加强古籍电子书和网络版的研究,最大可能地体现古籍原貌,并方便阅读与检索。
载自《中国中医药报》2023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