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寻找到《本草纲目》金陵祖本的下落?听赵中振讲述始末

发布者:年鉴网发布时间:2023-12-22浏览次数:13

  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是幸运的,在读《本草纲目》的时候能够看到最原始的版本,也能读到扫清了文字障碍的最佳校勘本。每当我捧起《本草纲目》的时候,都会感到这是一笔巨大的物质遗产,也是一笔无形的精神财富。它激励着后来者继承李时珍的未竟事业。


  金陵祖本


  《本草纲目》自问世以来不断刊刻再版,迄今已有超过160个版本。正如名著《红楼梦》有很多版本,如甲戌本、庚辰本等。不同年代、不同书商刊刻或个人传抄造成版本各异,《本草纲目》的不同版本之间多少有些差异。


  那么祖本究竟有多重要呢?举例而言。《本草纲目》的最初刻本,也就是祖本,俗称金陵本。


  在清代张绍棠本的《本草纲目》序言中,形容李时珍样貌“晬然貌也”,晬是婴儿周岁的意思。但是,一对比金陵本就会发现,原文并非晬字,不是“晬然”,而是睟。睟与晬,目字边和日字边的区别,后人少刻了一笔。清张绍棠本错了,仅一笔之差,李时珍的形象就不一样了。


  唐代玄奘和尚为何要不畏艰辛、排除万难去天竺呢?就是为了取得真经。唐朝时,佛经在中原的抄本已经很多了,但经文中错误很多,玄奘怕曲解了佛经的真谛,所以亲身前往天竺寻找祖本。


  《本草纲目》其实也一样,只有真正由李时珍亲自参与校正的最初版本,也就是金陵本,才最能体现作者本意,这也是我们寻求祖本的意义所在。


  最初的金陵版,一共印出多少册,无人得知,恐怕数量不会太多。能够流传世者,均属珍品,难得一见。


  20世纪80年代前,国内尚未发现《本草纲目》金陵本。当时中国中医文献学泰斗马继兴先生在讲课时告诉我,这些版本大多都流传到了日本。从那时起,寻找金陵本这个念头就在我心里深深扎下根了。


  东瀛访书


  我在日本留学工作十年,一直在打听《本草纲目》金陵本的下落。四处访书时,我拜访了日本的汉学家真柳诚教授,从他那里得知了更多线索。在日本,《本草纲目》完完整整被保留下来的有四套,还有一些残缺的版本。


  第一套是东京的东洋文库藏本。有位人物与东洋文库有些渊源,此人就是莫里循。乔治·莫里循是澳大利亚人,20世纪初在中国担任政治顾问。莫里循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一生酷爱藏书,有人将他的私人书库比作“小敦煌”。后来莫里循的藏书全被日本人岩崎氏买走了,收藏在现在的东洋文库中,其中有一套《本草纲目》金陵本。


  还有一个重要的收藏地,日本的东北大学,鲁迅先生曾在该校医学部就读。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回忆留学生活的散文,那段时间是鲁迅弃医从文的转折点。时至今日,在大学的人口处,还陈列着鲁迅先生与恩师藤野先生的铜像。这段历史渊源大概也是这所大学收藏珍品《本草纲目》的原因之一。


  子承父业


  《本草纲目》金陵本如果也有错误如何是好?这引出了中医药古文献的一门学问,文献的校勘。


  1982年我刚开始读研究生的时候,有一天,我正在图书馆里翻看人民卫生出版社刚出版的《本草纲目》校刊本,突然有人在背后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并问我:“小伙子,你也在读《本草纲目》啊?”我回头一看是位老先生,连忙站了起来,给老先生鞠了一躬说:“请问先生尊姓大名?”老先生轻轻地吐出三个字,刘衡如。原来他就是我仰慕已久的《本草纲目》的校刊者刘衡如先生。


  老先生很感慨地跟我说了这样一番话:“我用了十几年时间校勘《本草纲目》,但直到我完成了四分之三的时候,也没能见到最早的金陵本。”刘先生告诉我:“现在国内终于找到了金陵本。我准备重起炉灶,用最初的版本重新校勘,从头再来。”


  1998年我回到北京。在一次会议上,我见到一位坐在主席台上的中年人。那位先生的相貌,看起来似曾相识。原来他不是别人,正是刘老先生的公子刘山永先生。


  刘山永先生因年幼时患有重症脊髓炎,平时需要坐轮椅。他子承父业,继续其父未完的事业——校勘《本草纲目》。以前他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时,上楼梯都需请人背上去,如此艰难仍锲而不舍。如今,刘山永先生也已经是耄耋之年了,我去看望过老人家,他还在兢兢业业地伏案工作,其精神令人钦佩。


  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了27年,《本草纲目》共190万字,而今天刘衡如父子校勘注解《本草纲目》不止27年,注解文字共100万字。我想仅凭这个数据,就足以令人震撼。这是学术界的愚公移山之举、科学史上的颂歌。


  重归故里


  2018年初,正当我在东京寻找《本草纲目》时,从中原大地传来一个意外的喜讯。我收到了一封来自河南的快件,信中提道:“听说赵博士在组织李时珍诞辰500周年的纪念活动,我这里也有《本草纲目》的金陵本,愿意与同道分享。”


  写信人叫邢泽田,邢先生的来信令我兴奋不已,但同时也有些将信将疑。神州大地还能发现遗漏的金陵本吗?我迫不及待地把这一消息告诉了长期从事本草学研究的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郑金生。春节还没过完,我和张志斌、张志杰、梅全喜等几位专家立刻组成考察组赶赴河南郑州,共同见证这一时刻。在郑州,我们终于见到了金陵本的真容。也是在这次考察途中,意外碰到另一位来自洛阳的《本草纲目》金陵本的收藏家晁会元先生。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2018年,《本草纲目》金陵本终于重归李时珍故里,在举办李时珍诞辰500周年纪念日庆典活动时,李时珍纪念馆举办了一个特别展览,展出该套完整的《本草纲目》金陵本。(赵中振 北京中医药大学《本草纲目》研究所)

 

载自《中国中医药报》2023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