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专题

发布者:年鉴网发布时间:2024-01-06浏览次数:10

抗疫是中医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学习习近平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讲话精神笔谈

孙光荣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6月2日主持召开的专家学者座谈会上指出:“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指挥,全国上下群策群力,各行各业勇于奉献,为防止疫情蔓延、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抗疫总体战、阻击战的人民战争中,中西医联手共同铸就了一道牢固的生命防线,成为我国疫情防控的一大亮点。其中,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使用的抗疫利器清肺排毒汤成为使用面最广、使用量最大、使用效果最好的方剂,彰显了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充分体现了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方向的正确性。由此,对如何进一步促进中医药学术进步和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引发了思考、获得了启示。

认知人与自然勇于担当使命

中医药学是立足于“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医药学,中医药学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人者,上禀天,下委地;阳以辅之,阴以佐之;天地顺则人气泰,天地逆则人气否”(《中藏经·人法于天地论第一》)。因此,人类唯有顺应自然、适应自然、利用自然,才能保命长生。但是人类从崇拜自然到改造自然再到掠夺自然,有意或无意地破坏了自然。从远古时代走到21世纪的今天,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恶化,背离“天人合一”越来越远,达成“形神合一”越来越难。天晦地秽,就必然天降瘟疫。纵观古今中外,均有大型疫病相继发生,国外的“黑死病”、“大型流感”曾经造成了灭顶之灾。国内从公元前360年到公元1644年的两千年中,有记载的瘟疫竟达250次以上。多次大型疫情造成死亡枕藉,张仲景《伤寒论·序》曾哀叹:“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当今世界,人与自然的关系持续恶化尚未能得到有效的、根本的改变,导致各种致病因子不断变异,人类疾病谱亦随之越来越快速地演变。于是,SARS、MERS、H1N1流感、H7N9禽流感、埃博拉、霍乱、新冠肺炎等等传染病此起彼伏地祸害天下苍生。这体现出疫情传播的“四无差别”特点,即无国界差别、无种族差别、无贫富差别、无等级差别的迅速传染流行,百疫丛生也就越来越趋向于常态。

基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执政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要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时刻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中医药在中国历史上责无旁贷地处在疫病防控的第一线,中医治未病学术思想完全符合疫病防控的主旨。治未病涵盖“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中防逆转、瘥后防复发”的疾病发生发展全程。事实证明中医药对疫病的防控非常有效,截至5月20日,纳入清肺排毒汤临床观察的10个省(不包括湖北省)66家定点医院1337例本土患者中,有1323例治愈出院(占98.95%),其中包括57例重型患者。且救治患者无1例轻型转为重型、普通型转为危重型,彻底实现了“病中防逆转”,阻断了患者向重型、危重型转化;山西省报告显示“清肺排毒汤”治疗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都具有良好疗效,核酸转阴率达100%,至目前未见复发,有效地实现了“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 “瘥后防复发”。

这一“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给予了我们重要的启示:

一是我们必须充分认知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实。作为医药卫生工作者“要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时刻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必须勇于担当护卫生命健康的使命,加强疫病的防控工作。

二是中医药在疫情防控的“战时”必须尽早及时介入,在疫情防控的“平时”要参与“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与西医药携手,优势互补,“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要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中医院应急和救治能力”,要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用行动和效果来实现和体现真正意义上的“中西医并重”。

辨析核心病机诚于传承精华

新型冠状病毒本身不仅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变异性,因此,面对病毒蔓延的疫情,必须争分夺秒寻求有效方药救治。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1月25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一系列部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月27日即以临床“急用、实用、效用”为导向,紧急启动了“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有效方剂临床筛选研究”专项。

首先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是:中医如何认知新冠肺炎?虽然专家们认为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当然属于“疫病”范畴,是瘟疫的一种,具备疫病的易感性、相似性、传播性、危害性四大共性。但是,究竟属于“肺温”“湿温”“湿毒疫”“湿疫”还是“寒湿疫”?也就是对病因的认识存在温毒、湿毒、湿热还是寒湿等不同的认识。治病必求其本。纵观本次疫情,寒湿入肺,痰饮郁结,出现气逆咳喘等症状;毒邪入里化热,壅遏于肺,肺失宣降致发热、咳嗽等症状;湿邪入里,加之肺为水上之源,肺失宣降,水经不布,水湿内盛,以致脘痞、纳差、呕恶、便溏等胃肠道症状及普遍的舌苔厚腻。《黄帝内经》言“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又言“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灵枢·百病始生》)。本病发病之前即有正气虚,发病之后病邪内羁,气血津液受耗,又容易致虚。因此,虽然致病因素很多,但本病主要由“寒湿之邪”所致,寒湿病邪是核心病机,此疫当为“寒湿疫”。

“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伤寒杂病论》强调“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而这正是中医临证思维的精华所在,只要辨析核心病机精准,则组方针对病证精准。有是病、见是证、立是法、组是方、用是药。证变则法变,法变则方药变,以变应变,灵活运用,精准匹配。所以,21世纪20年代初的新冠肺炎患者,运用筛选、组合自3世纪初的中医经典《伤寒杂病论》的“清肺排毒汤”终能疗效显著、战绩斐然。

这一“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给予了我们重要的启示:

一是要加强古典医籍精华的梳理和挖掘。包括:加强中医药典籍研究利用;编撰《中华医藏》;制定中医药典籍、技术和方药名录;建立国家中医药古籍和传统知识数字图书馆;研究制定《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收集筛选民间中医药验方、秘方和技法。总之,要使传承精华有“根”、有“本”。

二是要完善学术传承制度,加快推进活态传承。关键在于加强中医临证思维和学术流派的挖掘、整理、传授、继承与发扬。

三是建立合作开发和利益分享机制;推进中医药博物馆事业发展;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把中医药文化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

研制核心处方善于守正创新

清肺排毒汤,这是由中医典籍《伤寒杂病论》中的四首经方为主化裁而来:分别是清肺化热平喘的麻杏甘石汤、温阳利水化湿的五苓散、和解少阳郁热的小柴胡汤以及宣肺止咳化痰的射干麻黄汤。此方经过山西、河北、黑龙江、陕西四省救治确诊患者的临床观察,获得90%以上有效率之后,于2020年2月6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推广使用,并作为治疗各型新冠肺炎患者的唯一通用方,成为真正应对这次疫病有良好疗效的核心处方。海军军医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团队联合开展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资料表明,该方21味中药中有16味归肺经,其余中药协同保护心脏、肝脏、脾胃和肾脏等器官。目前该研究已完成300余种化学成分、200余种入血成分的鉴定工作,预测出790个潜在作用靶标,证明清肺排毒汤可通过多成分、多靶标对机体起到整体调控作用,对新冠肺炎从病毒入侵、病毒复制到继发炎症因子造成多器官损伤的整个通路发挥作用,从而在改善临床症状、避免或缓解炎症风暴的同时,调整改善身体内环境,增强清除病毒能力,降低复感复发风险。

清肺排毒汤以其显著疗效得到广泛应用:疫情峰值期间,为抗疫主战场武汉定点医院、方舱医院、隔离点配送汤剂39万袋、复方颗粒剂近50万剂;近期,外交部协调国家药监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了应对国际疫情蔓延,为我国驻外使领馆配备复方颗粒剂近8万剂,并为老挝捐赠5160剂。这再次证明:大疫急难当头之时,中医可以基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发病的时间、地域以及气候等特点,通过病因病机分析进行辨证论治,在很短的时间内“守正创新”地制定出准确的方案,运用到临床救治之中以拯溺救焚、解难纾困。

这一“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给予了我们重要的启示:

一是要“强化中医药特色人才建设,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国家中医疫病防治队伍”。可以从名老中医药专家、全国以及省市中医药优秀人才、西学中、西医药、计算机、新科技等跨界专业人才和民间中医、少数民族医确有专长的人才中遴选、培养。特别是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它创造性地采用“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的方式已经研修培训到第四批了,被业界誉为“中医黄埔”,这是中医药传承创新中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同时,建议建设国际一流的中医药大学、集中培养高端中医药人才。

二是要“建设一批科研支撑平台,改善中药审评审批机制,促进中药新药研发和产业发展”。

三是要做到“五求”:在传承创新全程中要力求做到求正、求真、求实、求精、求新。其主导思想就是“实事求是”。“求正”,就是要力求方向正、思路正;“求真”,就是要求理论真、方术真、药物真、传授真;“求实”,就是要求案例实、数据实、疗效实、业绩实;“求精”,就是要求释典精准、辨治精准、组方精准、用药精准;“求新”,就是要求创新理论、创新治法(包括给药途径)、创新方术、创新药物(包括炮制和剂型)。

总之,以清肺排毒汤为代表的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的实践,充分体现了“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强大生命力,我们应该力争做到“三要”:一要在守正的前提下创新,做到“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既不能唯古是从、故步自封,又不能以西律中、削足适履;二要以中医理论为主导,以现代科技为支撑,以跨界融合为平台,从理、法、方、药四个方面开展创新;三要以治未病和中医优势病种为主,让国际医疗保健与原创中医“接轨”。

子曰:“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第十四》)作为新时代的中医人,我们应该具备仁心仁德而不忧于名利得失,具备大智大慧而不惑于假象矫饰,具备刚强勇敢而不畏惧挑战冲击。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跨界联合西医药和各种现代科技等多领域,脚踏实地、团结奋进,为护卫人类生命安全与健康提供真正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转载自《中国中医药报》2020-7-17(3)

 

养护精气神筑牢防疫堤坝

——从《内经》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和护

王庆其上海中医药大学

庚子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当前,一场融中西医学于一体的防控“冠毒”人民战争,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现就疫情防控的中医认识,从《黄帝内经》出发,并结合当前全国疫病防控情况,谈一些思考和建议供参考。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新冠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黄帝内经》称为“金疫”(按中医五行学说“肺属金”,故肺系疫病称为“金疫”),病因感受疫戾之气袭肺。从目前全国各地的报道来看,其发病具有四个特点:一是传播快,传染性强(部分带病毒患者没有症状同样具有传染性);二是发病症状以乏力、低热或中等发热(部分患者无热)、干咳(部分患者无肺部症状)为主要症状;三是病势发展迅猛,变化快,如不及时有效地治疗,病情可能迅速加重,甚至出现呼吸衰竭等重症危及生命;四是大多数患者可以康复,只有少数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预后差。以上特点正如《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所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避其毒气,天牝(鼻)从来。”清代医著《温疫论》也说:“疫者感天地之疠气……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邪从口鼻而入。”可以说,疫病即感受疫疠瘴气,从鼻吸入由呼吸道传染的急性传染病。

从中医角度看,笔者认为无论是预防或者治疗,努力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通过患者自身的抗病能力抵御邪毒,是防控疫毒的关键,而要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最重要的是养护好人的“正气”。

《黄帝内经》记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经文提示,疫毒之所以侵犯人体,主要由于“正气虚”,反之“正气不虚”,疫毒就不能干犯,即使得病往往症状比较轻,预后好,痊愈快。对于机体来说,“正气”集中体现在人的抗病能力。《黄帝内经》认为,人体内部有一种生化和制约并存的自稳调节机制,所谓“亢害承制”,即生化和制约机制必须和谐协调才能精气充足,神气旺盛,可以抵御致病因素的侵犯,《黄帝内经》所谓的“阴平阳秘”,就是一种机体的“内稳态”。国医大师裘沛然认为,人体本身存在一个调控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修复、自我防御四大功能,人体依靠这些自稳调节功能维系着生命活动的有序进行,并具备抵御致病因素的干犯。

从预防角度看,《黄帝内经》所强调的“治未病”理念,包括三个层次含义:一是尚未感染病毒者,应该养护好精气神,令邪毒无由侵袭;二是已经感染病毒,尚未出现临床症状者,应该在做好隔离的同时,防止已病防变;三是已经确诊患病并出现典型症状者,应该处理好邪正关系,做到扶正祛邪,祛邪而不伤正。

就治疗而言,《黄帝内经》给我们以下启示:

治疗之本“养护正气” 《黄帝内经》说:“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医生的治疗措施是标,患者的正气为本,只有治疗“标本相得”,疫病才能“邪气乃服”。元代医著《读素问钞》注:“药非正气不能运行,针非正气不能驱使,故曰针石之道,精神进,志意治则病可愈;若精神越,志意散,虽用针石,病亦不愈。”针药只有通过正气才能发挥治疗效果,而养护正气的前提是“精神进,志意治”,否则恐难应手。

五脏虚证,扶养胃气《黄帝内经》说:“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所五虚”;“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清代张志聪注:“五脏之气皆由胃气之所资生,浆粥入胃,泄注止,胃气复也。”《景岳全书·传中录》云:“以治法言之,凡药食入胃,所以能胜邪者,必赖胃气施布药力,始能温吐汗下以逐其邪。”皆说明,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出现各种虚弱证候时,要处处顾护胃气,“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保护胃气(是正气之一部分)疾病可能康复,如果出现“浆粥入胃,泄注止”现象是胃气来复的佳象。此提示我们,在新冠肺炎的防治过程中,不可滥用损伤胃气的药物。

用药中病即止,不伤正气《黄帝内经》记载:“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不尽,行复如法。”“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对治疗疫病来说,重病可能要下猛药,但前提是中病即止,避免损伤正气。切勿在临床治疗上滥用抗生素和大剂苦寒克伐之品等伤及正气的药物。

善用食养,以补益精气《黄帝内经》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意思是,药物治疗与食疗应该同步进行,尤其是疫病后期出现阴阳气血亏虚者,可以通过食养调理,有助于生化气血,促进康复;对于未被感染者,平时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证营养丰富,以充养气血,增强抗病能力。应该指出的是,对于没有感染的人群,没有必要乱服“预防药”,不要轻信谣言和各种没有根据的信息,养好精气神,科学做好防护才是根本。

抗疫必重调神养神

面对疫情,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担忧、焦虑、恐慌侵扰着人们心理的堤坝,加重了疫情带来的伤害。为了缓解人们的心理压力,提高心理免疫力,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应该为心理重筑防疫的堤坝。

中医养生尤重养神,治病更重治神。《黄帝内经》始终把养神、治神放在首位,并提出一系列的预防保健措施。裘沛然先生认为,人体内部“自我调控”功能的发挥,必须以心境泰然、神志安定、澄心息虑、充满乐观和信心为前提,否则反而导致疾病的加速恶化。当今社会滥用药物及来自多方面的心理压力和紧张,是破坏人体自稳调节功能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面临大疫之病,精神心理因素对于治疗效应和预后转归,极为重要。若一病当先,精神过度紧张、焦虑、抑郁,以至如出现《黄帝内经》所谓“神不使”(即精神崩溃)时,必不可治。人要恢复、完善调控机制,必先养神,缓解身心压力,恢复人体“自我调控”功能,正所谓“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关于养神,《黄帝内经》曾经提出“节欲养神”“独立守神”“积精全神”“四气调神”等理念。联系当前疫情,针对大众容易出现的焦虑、恐惧、惊慌等情绪,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澄心息虑焦虑情绪是人遇到潜在危险或威胁时的正常情绪应答,是人体对外界刺激的防御保护,常常是一过性或短时间的心理应激反应。适度的焦虑可以提高人们的警觉水平,伴随焦虑产生的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可以提高人们对环境的适应和应对能力,是一种保护性反应,但如果过度或不恰当,就是有害的心理反应,伴有运动性不安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常有呼吸困难、心悸、窒息感等症状。

克服过度焦虑的方法,力求做到澄心息虑。所谓澄心,即静心定意;息虑,并不是说人不要思维,而是面对疫情,做到淡定、镇静,不诚惶诚恐。未病者积极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少出门、多通风、勤洗手、戴口罩等;已病者,积极配合医生,遵循医嘱,既来之,则安之,循序渐进,病毒的演变有其自然规律和周期,邪正相争,有一个病理演变过程,若能做到澄心息虑,使神气内守,标本相得,有助于疾病向愈。《黄帝内经》说:“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南朝梁时养生家陶弘景说:“静者寿,躁者夭”。无数医疗实践证明,静则神气内藏,不易外泄;焦躁不安,肝郁化火,心神失守,易损伤精气神,导致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紊乱,人体免疫能力下降,或促使发病,或加重已病,甚至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古代医家的观点不容忽视。

心安不惧恐惧是一种遇到灾难时惊慌害怕、惶惶不安的情绪反应,没有信心和能力战胜危险,欲回避或逃跑。过度或持久的恐惧会对人产生严重不利影响,如失眠、食欲减退等。《黄帝内经》说“恐则气下”,恐惧可令正气下泄,甚至衰竭。提倡“心安而不惧”“气从以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说明只有“心安”“恬淡”才能“气顺”“气从”,正气顺畅,气血流通,足以抵御疾病。诚如《金匮要略》所说:“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木(肝)郁达之情绪低落、消极悲观、孤独、无助、无望等负性情绪状态,伴有失眠、食欲减退、性欲下降等身体不适感,严重时甚至有悲观厌世的想法,这也是罹患疫病前后,最容易出现的证候。中医所谓的“木郁”,实指肝郁(因为肝五行属木),由情志因素引起肝气郁滞的病证。中医有“因郁致病”与“因病致郁”之分,前者因长期忧郁而致病,后者由患某种病而引起的精神症状。金元医家朱震亨说:“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肝属木,木喜条达,肝喜疏泄,因疫病致肝气郁滞,称为“木郁则不达”,治疗则需要“木郁达之”。何梦瑶《医碥·郁》:“郁而不舒,则皆肝木之病矣。”疫病过程中出现忧郁情绪,十分常见,表现为过度夸大应激事件的潜在和消极后果。如果不能及时纠正,可能引发抑郁症。裘沛然先生提出养生应该潇洒、豁达,是疏泄肝郁的好办法。有诗曰:“心无惭疚得安眠,我命由吾不在天;利欲百般驱客老,但看木石自延年。”

总之,面对疫病,我们应该科学调适心理,摆脱引起肝郁的负性情绪,保持平和心态,神气充则正气盛,邪气祛之。对于医务人员来说,在防控疫病过程中,心理抚慰和心理治疗应该贯穿始终。

疫疠之气,及时避之

笔者认为处理疫病的关键环节有三:处理疫病源、隔断传播途径、积极治疗病患。《黄帝内经》告诉我们:“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意思是对待疫病一方面要求养护正气,以增强抗病能力,另一方面的关键还是要做好隔离,远离疫毒源。所谓“避其毒气”,就是大众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尽量避免前往售卖活体动物的市场,禽、肉、蛋要充分煮熟后食用;勤开窗,通风;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用物品和部位;外出佩戴口罩等。

疫疠之气,及时避之,不仅仅是个人的防护问题,更关系到到整体防控效果。

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防控疫病,不可忽视的养护之道,就是《黄帝内经》所说的“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医学研究证实,人体所有物质的代谢都有一定规律的,所以有规律地安排好饮食起居,是养护精气神,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的重要方面,不可小觑。我们应该倡导,无论患病与否,都应该维持规律作息,合理安排生活,吃好三餐,多喝水,选择合适的身体锻炼方式,避免吸烟、饮酒、熬夜等不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计划地做一些让自己感到愉悦的事情,比如听音乐、看书、做家务等,自己掌控生活的节奏。

另外,疲劳永远是诱发各种急慢性疾病的基础原因。《黄帝内经》提倡“形劳而不倦”“不妄作劳”,唐代养生家孙思邈主张“动而中节”,皆是至理名言。疲劳包括形劳、神劳、房劳,都应该保持“中节”。《内经》有“生病起于过用”之明训,明代医家张介宾说“过用曰淫”,意思无论情志、饮食、劳作都需要把握好一个“度”。饮食之度:“饥中饱,饱中饥”;劳逸之度:“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运动之度:“动而中节”“形劳而不倦”;房室之度:“欲不可绝,亦不可纵”;悲欢之度:“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健康是一种“三和”的状态

《黄帝内经》有一段关于健康标准的精彩论述:“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寒温和则六府化谷,风痹不作,经脉通利,肢节得安矣。此人之常平也。”

由此可见,健康无病之人的标准是:“血和”“卫气和”“志意和”“寒温和”四点,概括起来就是:“气血和”意为气血运行和畅;“志意和”理解为精神活动正常;“寒温和”指人能适应外界寒温环境。简言之,健康的本质就是天人和、形神和、气血和。这段经文有两层意义:第一层意思是人要健康必须符合三个条件:天人和、形神和、气血和,天人和,就是人应该顺应自然界阴阳变化;形神和,就是做好生理和心理的调摄,保持心身协调;气血和,就是通过各种措施使人体气血充沛运行有序。在抗击疫病过程中,也要注意达到此“三和”。第二层意思正如古希腊医学家阿尔克迈翁说:“健康就是一种和谐的状态,是一些成对的相反因素之间的平衡。而疾病只不过是和谐遭到破坏的表现,是一元素多于另一元素,或者一对元素多于另一对元素所致。”

联系疫病的防治,中医学不是着眼于针对病毒本身,而是针对致病因素作用与人体所产生的种种反应,通过治人达到治病的目的。也即通过调节天与人、形与神、气与血以及脏腑阴阳等种种失调而立法,即通过整体系统的理念进行辨证论治,尤其是要突出因人、因地、因时制宜,这是取效的关键。疫病的发生与季节、气候、体质、地域密切相关,更应该强调这一点,这就是所谓的中医特色。明代医学家张介宾所谓的“调其不调”“和其不和”,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包括疫病防控。《景岳全书》曰:“和方之剂,和其不和者也。凡病兼虚者,补而和之;兼滞者,行而和之;兼寒者,温而和之;兼热者,凉而和之,和之为义广矣。亦犹土兼四气,其中补泻温凉之用,无所不及。务在调平元气,不失中和贵也。”现代学者李中华先生说:“中国哲学的智慧,集中体现在一个‘和’字上,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特质,也是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最高价值标准。”

总之,中医认为精气神是生命的基本要素。《黄帝内经》说:“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气”是构成自然界万物(包括人体)的基本物质;“精”是“气之精专者也”,是人体中精、血、津、液等精华物质的统称;“神”是人体生命机能活动的总括。精、气、神被称为“人生三宝”,精和气是维护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神是生命活力的外在体现。精气充盛则神旺;精气衰惫则神衰。《内经》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人体的阴阳和谐协调,“精”与“神”两个方面都正常;如果阴阳失调,是疾病的标志;阴阳分离,精气衰亡神也就消失,预示着死亡。防控疫病,莫不以此为准绳。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生命接力,与病毒赛跑。历史长河奔腾不息,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充分发挥中西医两个医学体系的协同作用,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转载自《中国中医药报》2020-2-19(3)

 

避毒气养正气宁神气复元气

——从四气入手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

王平湖北中医药大学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将新冠肺炎归属于中医“疫病”范畴,《说文解字》中记载“疫,民皆疾也”。关于其病因,明代吴又可在《瘟疫论·原序》提到:“夫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认为疫病是感受“疫戾”之气所致。目前中西医针对新冠肺炎的特异防治方法均不明确,需要结合其临床特征,抓住“疫毒”这个主要病因,秉持“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原则从以下四气着手进行防治。

避其毒气新冠肺炎的病因病机涉及湿、热、毒、虚、瘀。湿邪致病既可外感,亦可内生,根据主要临床表现发热、干咳、痰少、咽喉不利、倦怠乏力、肌肉酸痛,或伴纳差,甚至恶心、便溏、舌苔厚腻,结合武汉“百湖之市”、衔两江跨三镇的地理位置,可得出其发病具有典型的湿邪致病特点。热,是指新冠肺炎在发病和发展过程中以发热为主要特征,若病情难以控制,疾病进一步传变,逆传心包,可表现为神昏谵语、喘脱、厥脱等症。毒,一方面指湿疫毒,毒随邪入,发病急骤,传受迅速,极易导致喘促厥脱;另一方面邪盛酿毒,浸淫脏腑,使之功能失调,甚则发生实质损害。虚,为正气虚,发病之初即有正气虚,发病之后,正气尚盛,转归较好,反之则差。从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来看,以久病或年老之体为多;另一方面,病邪内羁,气血津液耗损,容易致虚。瘀是疫毒蕴结,血热煎熬成瘀,同时邪热灼伤阴液,阴液不足也可造成血液运行迟滞成瘀,新冠肺炎发病过程中表现的微循环障碍及肺间质性病变等皆为瘀的表现。

《素问·刺法论》言“避其毒气,天牝从来。”“天牝”是指鼻子,说明疫病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预防也需要从呼吸道着手来避其毒气。在“避其毒气”以防止疫病的传染和流行方面,古人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首先是舍空邸第。《汉书·平帝纪》有言:“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意思是要采取隔离制度以防治疫病,即对与疫病患者密切接触者要有隔离与防护措施。如《晋书·王彪之传》云:“永和末多疾病,旧制,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疾,百日不得入宫”。其次是消毒辟秽。采用辛温香燥之药以奏芳香辟秽,健脾化湿之功。《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仙术汤(苍术、干姜、枣、杏仁、甘草)能“辟瘟疫,除寒湿,温脾胃,进饮食”。《本草纲目》等书中多处记载,谓凡疫气流传,可于房内用苍术、艾叶、白芷、丁香、硫磺等药焚烧以进行空气消毒辟秽。最后是蒸煮消毒。《本草纲目》记载,对患者接触过的衣被等应放于蒸笼中蒸或开水煮沸进行消毒,则“一家不染”。

目前针对新冠肺炎的防治,隔离仍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提倡居家隔离,监测体温、单独居住、每天开窗、正确洗手、佩戴口罩、单独用餐、注意消毒、单独卫浴,以避其毒气。

避其毒气除了采用隔离的方法外,还需要给病邪以出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推荐的清肺排毒汤就是由麻杏石甘汤、五苓散、小柴胡汤和射干麻黄汤四方化裁而来,清热化湿,驱邪于体外。

内养正气中医学重视“邪气”对人体的伤害,但更重视“正气”抗邪、抗毒、抗病的能力。《素问·刺法论》中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灵枢·百病始生》中言:“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明确指出人体正气虚弱是邪气入侵人体并导致发病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中提到:“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强调人在未病时要培固正气,强壮体质,以避邪气。

“养”在《说文解字》中的释义为“养,供养也。从食羊声。”在《金匮要略》中,单以字面解释即“内养正气”。张仲景指出:“房室勿令竭之,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馨饪之邪从口而入,宿食也”,告诫人们平时对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起居等应注意调理,《素问·藏气法时论》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在目前居家隔离的特殊时期,一定要摄入营养均衡,不可偏食偏嗜,注意保暖,每天开窗通风。《素问·宣明五气》载:“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告诫人们要劳逸结合,在当前居家隔离时期也需要保证充足睡眠,适度运动,同时也不可久卧于床,导致睡眠不规律。“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即人体的脏腑气血充沛和调,机能旺盛,则外邪无以入,人体即可达到平和的中间状态。正气强则抵御外邪能力强,病邪难入则减少疾病的发生。

宁神静气健康的心理对于人的身体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到“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正常的情志活动是脏腑功能正常、精气充盈的反映。由于情志活动与脏腑、气血有关,如果情志活动过度,不加以调节,就会直接损伤脏腑的气血阴阳,引起机体的气机逆乱。

《素问·举痛论》指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目前若人们对新冠肺炎具有恐惧悲观心理,这些不良的心理状态会对疾病的诊治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需要及时疏导条畅情绪。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尤其容易出现“金囚木旺”,根据五行学说,金代表肺,木代表肝,正常相克关系是金克木。因邪热壅肺,不能克制肝木,故容易出现肝气上逆,心肝火旺。这就要求人们尽量做到宁神静气,保持平和。《灵枢·通天》云“阴阳和平之人,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婉然从物,或与不争”,提出人面对世事需要淡然,遇到这种突如其来的疫情更应该保持婉然从物。《医宗金鉴》曰:“婉然从物者,谓豁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也。”平心静气、豁达乐观的情绪对预防生病或促进疾病康复均具有重要价值。

宁神静气对睡眠也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疫情期间很多人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持续浏览疫情相关信息,因为一些负面消息致使自身情绪起伏,难以入睡,甚则彻夜难眠。针对这种情况可以“三因制宜”为理论指导,借助音乐、运动、香熏等方法舒缓情绪,帮助入眠。

“三因制宜”同样也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指导思想,针对武汉冬季阴冷寒湿的特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推荐了中成药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用以散寒除湿。

恢复元气老百姓大病久病之后都有“大伤元气”的感慨。中医学中“元气”含义为:“元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不仅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还是其原动力,又名原气、真气。”中医所提到的元气,乃生命的本原和各项生理活动的物质保障,源于先天禀赋。根据《难经》记载,元气即原气,而来源于脾胃的谷气和来自肺吸入的清气,是后天元气形成的物质基础。人体的元气充沛,则表现为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功能正常,正气旺盛而不易为外邪侵犯;若先天禀赋不足,或久病损耗,或后天失调,导致元气的化生不足、耗损太过或运行失常,各种病变应运而生。王清任云:“人行坐动转,全仗元气。若元气足,则有力;元气衰,则无力;元气绝,则死矣。”因此,对解除隔离和出院后的人群来说,提升元气有助于后期的康复;对老年人及易感人群而言,提升元气有利于抵抗外邪。

恢复元气一方面需要应用培补元气的药物,能改善气虚证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免疫功能有关。另一方面则需要采用导引、拔罐、针灸等方法培元固本,比如命门、肾俞、气海、关元等穴位进行艾灸,达到补中益气,增强机体抵抗力的作用。

综上所述,虽然新冠肺炎作为一个新发传染病来势汹汹,但是从中医角度看来,遵循避毒气、养正气、宁神气、复元气四法,有效防控,相信疫情一定能早日迎来转机。

转载自《中国中医药报》2020-2-24(3)

 

中医气功:提升精气神“疫”铸堡垒

黄健上海中医药大学

刘天君张海波北京中医药大学

为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加快新冠肺炎恢复期康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中医康复指导建议(试行)》,其中将八段锦、六字诀分别作为“传统功法”和“其他疗法”予以推荐。由此,中医气功战“疫”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中医气功战“疫”历史悠久

回顾中医气功学发展史,无论是对疫病的预防、治疗,还是康复,都留下了十分经典的论述和案例。

在预防方面,《内经》中为百姓耳熟能详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一句,即是古代医家针对疫病的预防并结合中医气功提出的。

在治疗方面,隋代太医令巢元方主持编写的《诸病源候论》“时气病诸候·时气候”中,提出以肢体运动(调身)为主的导引方。该书还在“温病诸候·温病候”中介绍了以存想(调心)为主的导引法,在“疫疠病诸候·疫疠病候”中也介绍了类似导引法。

在康复方面,温病大家叶天士倡导药物疗法与气功疗法相结合、医生处方治疗与患者主动锻炼相结合,应用于热病(包括疫病)康复期,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多有记载。

培育正气调情志

中医气功疗法是一种发挥患者自身抗病潜能的自我身心疗法,其长于扶正,具体地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补益正气,扶正祛邪“气”是中医学的核心概念,大家耳熟能详的“人活一口气”正是道出了中医对人体之气的重视。中医养生、治病都着眼于“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素问·至真要大论》),即扶助正气以实现祛除病邪,恢复健康状态。中医气功正是通过机体主动锻炼身形、调节呼吸、调整心理状态与情绪活动,建立形、气、神之间的正向循环,提高人体自我抗病、自我修复、自我疗愈、自我调节能力,最终达到神安、气充、形健,实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健康目的。八段锦、五禽戏、六字诀等中医气功代表性功法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有效应用,正是基于这一机理。

调和阴阳,权衡以平“和”是人体健康的重要保证,也是健康的标志,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体内部功能的和谐。中医气功锻炼能够起到顺天辟邪和天人、动静结合和形神、辨证施功和阴阳、调畅气机和内气、相辅相成和脏腑等“和”的作用,这在气功战“疫”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以八段锦为例,其中第一节“两手托天理三焦”、第三节“调理脾胃需单举”的主要作用是调和气机的升降;第二节“左右开弓似射雕”(旧称“左肝右肺似射雕)、第五节“摇头摆尾去心火”的作用是调和脏腑五行生克,目的都是使人阴阳调和。

疏通经络,因势利导经络于人体健康和疾病防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气功,古代也有“导引”之称。“导引”在中医气功学中,又是一个动词,义近“引导”。气功锻炼时,通过形体的运动(调身)、呼吸的调控(调息)、身心的安静和意念的应用(调心),来导引内气的运行(包括运行的方向和速度),由此充实脏腑之气、活跃经络之气,并以此实现防病治病的目的。如张仲景言“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从正,还将华佗五禽戏等导引列为汗法用于临床。

调畅情志,戒“焦”戒“躁” 新冠肺炎患者无论病情轻重,均会或多或少出现一些负面情绪,如焦虑、烦躁、恐惧等,这些负面情绪都会降低人体的抗病能力。中医气功学通过“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的锻炼,在强壮形体的同时,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调整气机,疏解情志,改善或克服不良情绪。如三线放松功,应用“长呼短吸”、呼气时默念“松”字音,并自上而下意守身体的一个部位,实现放松肢体、调控情绪的目的;再如六字诀,通过呼气时分别发“嘘、呵、呼、呬、吹、嘻”6个不同的汉字,在祛除病邪、调整脏腑的同时,将锻炼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吐字发音的准确性和呼气时相的延长上,从而起到对负面情绪的改善作用。

协同增效,提升“药”力 与药物疗法等常规“给予性”医疗方法不同,气功疗法是一种发掘患者自身抗病潜能的“主动性”医疗方法,具有整体作用、双向作用、协同作用等主要特点。在此次新冠肺炎防治中,最有意义的是其协同作用。所谓协同作用,是指气功疗法与其他治疗方法同时应用时,不但不矛盾,而且还有相互促进、增强疗效的作用,也就是说气功疗法与其他中西医疗法的科学同时应用,可以获得“1+1>2”的疗效。

气功战“疫”需“三辨”

传统中医气功的功法众多,临床应用时应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总原则,在防治新冠肺炎中应灵活运用。重在辨虚实(辨别疾病的虚实)、辨病证(除了辨别疾病属于哪一期之外,还要辨别施治的对象是以解决躯体疾病为主,还是以解决心理问题为主)、辨体质(辨别患者体质的强弱)。大凡病变为实证、患者体质强壮者,可施以动功为主,如以八段锦、五禽戏、五行掌类为主,配以六字诀;对于体质虚弱或处于恢复期,症见乏力明显者,则宜施以坐式或卧式的静功为主,如静坐、内养功、松通养心功等。对于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明显者,可施以三线放松功、站桩功等。同时,还要注意因地制宜,根据所处环境及当地的功法资源,选择一定的功法予以锻炼。

中医气功对于疫病防治而言,目前总体处于辅助地位,但其适应人群却很广,除了疫情期间“宅”家健康人群选用外,医学观察期人员、临床治疗期患者、恢复期患者可在医师指导下科学练习来配合治疗。总之,科学的气功锻炼可以起到补益正气、调和阴阳、疏通经络、调畅情志等作用,值得在当前新冠肺炎预防、治疗、康复等各个环节中推广应用。

转载自《中国中医药报》2020-3-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