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提到,“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什么是颠覆性技术呢?颠覆性技术是一种另辟蹊径、对已有传统或主流技术途径产生颠覆性效果的技术。气学说创新理论——三层物质理论是对传统气学说理论的创造性转化,是具有气学说特征的“颠覆性”理论,气学说创新技术——组场则是对传统气学说技术(如祝由术、行气术等)的创新性应用,是与三层物质理论相匹配的具有气学说特征的“颠覆性”技术。那什么是组场呢?
气学说是中医学和传统文化的核心理论,气学说技术是指古代医家及各家基于气学说理论的修炼技术,包括医家的“祝由”“导引”“行气”等,道家的“修真”“吐纳”“玄功”“内丹”等,佛家的“禅定”“参禅”“止观”等,儒家的“修身”“正心”“坐忘”等,武术家的内功等。组场即组建气场,为气学说的创新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江西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庞鹤鸣受当代科研成果启迪,在借鉴传统气学说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时代需求而创建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组场在理论、实践与实验等方面得到较大的发展。近些年,组场作为气学说创新理论——三层物质理论的技术支撑再次得到学术界特别是中医学者的重视。
组场理论体系
组场的定义阐释
根据庞鹤鸣的相关论述,组场定义可表述为:组场是组场者通过意念把自身的气、自然界中的气以及场地内对象(诸如人、物等)的气组建成一个混元整体,使之充斥在特定的场所,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自身的气场变化、语言引导影响气场与气场中的对象。由此定义,可以引申出四层含义:
其一,组场的理论基础为气学说神气相关理论。依据神气相关理论,人的神意不仅可以主导、调控自身的人体之气,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调控自然之气,使之发生“升降出入化”的运动。组场就是正确地运用了这一规律,通过组场者的意识活动把自然界中的气聚集到所在的场所,使场内的浓度、强度发生正向变化,并通过组场者的意识与语言(或其他具体组场方法)把场内的人、物的气组成一个有序的整体,这两者互相融合、渗透,使气场得到强化。在此基础上,组场者通过自身的气场变化和语言引导影响场内对象。
其二,组场的实施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步骤。聚气于场、同步气场和发放指令是组场的三个步骤。聚气于场相当于“蓄能”,同步气场是提高相干性,增强“势能”,发放指令则是诱导“能”按照预期目标产生作用。其结果便是意识指令所要达到的目的。
其三,组场的学科范畴是气学说创新技术。如前所述,气学说技术是指古代医家及各家基于气学说理论的修炼技术,组场在传统气学说技术的基础上,更强调发挥集体效应,是传统气学说技术的创造性转化,是适应时代需求和发展的气学说创新技术。
其四,组场对象的范围较广。组建气场,顾名思义,组场的主体是人的意识(神意),最直接的对象是气,运用神意来组建气场并使气产生作用。气学说认为,气是构成万事万物的要素,有形之物是气的凝聚状态,无形之气是气的弥散状态。故从理论上来看,万事万物如无机物、有机物、微生物、植物、动物乃至人皆可作为组场对象。由此可见,组场的内涵是通过神意调控气场并使之产生一定的影响和效应的技术,其外延是祝由术、行气术、心理暗示术、念力技术等技术和实践中蕴含的组场内容。
组场的科学属性
由组场定义可知,组场的实质是借用传统文化和中医学气学说的语言和理论工具阐发气—意识与人体生命科学的学问,是运用意识调控人体生命及外在物质的技术。那么,从其实质出发,组场属于哪一类的科学研究内容,如何确定其科学属性呢?我们认为,组场理论属于现代科学的意识科学范畴,意识科学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门多学科融合的新型学科。目前,意识科学中有两个研究方向:一是以人工智能为导向的人大脑认知功能的机制研究,这是主流方向;另一个是以人自身潜能为导向的“意识效力”的研究。我们将组场理论归为意识科学“意识效力”科学命题的研究范畴。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将意识潜在力量、效力等相关方面的研究内容命名为“意识效力”研究。
通过广泛查找中医学、传统文化、现代心理学及现代科学文献,笔者团队将中医学和传统文化的祝由技术、行气技术,现代的心理暗示术、念力技术并称为四大意识效力技术。其一,四大意识效力技术各有所长,祝由术、行气术有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医学气学说的理论基础和几千年的实践经验;心理暗示术和念力技术也汇聚了西方百年的智慧,并且将其应用在临床实践和进行科学研究。四大技术与组场技术相互印证,确认了组场的科学价值。其二,组场对这些古今中外运用意识效力的技术加以扬弃。一方面,组场去除了祝由、行气的神秘色彩,保留其气学说原创的阐释工具。另一方面,克服念力、心理暗示研究重应用而轻理论的弊端,吸收其实验研究的科学态度。组场同其他运用意识效力的技术相比,有更系统的理论体系,有更为规范的培训和操作流程,有更广泛的实验素材与实践基础,同时更强调发挥集体气场效应。因此,组场更具集合创新性和技术颠覆性。
组场科学属性的确定,有助于气学说与现代科学与心理学融会贯通,使气学说搭上现代文明的科学快车而步入科学的殿堂,也使现代文明插上气学说的智慧翅膀而迈向崭新的未来。
组场的气学机制
心理暗示技术运用潜意识理论阐释其原理机制,念力技术运用量子理论阐述其原理机制。心理学虽然提出了潜意识具有巨大的力量,但并没有阐释清潜意识是如何发挥作用,通过什么介质发挥作用。科学家们认为念力对人体生命及外在物质产生作用是以量子的共振为介质,但该量子介质有何特性,如何运作,有哪些规律,如何运用等,现代科学还难以给出准确的回答。古人认为祝由技术的原理机制是“移精变气”,行气技术的原理机制是“以意使气”,都以气学说神气相关理论阐释其原理机制,认为意识对人体生命及外在物质发生作用的中介是气这一非实体性物质。中国原创的气学说理论是对气这种客观存在物质的体性及其运动变化规律进行说明、分析、诠释、体察及运用的学说,有系统的理论体系,有内证体察的实践方法,有几千年古人的实践应用经验,而且有今人气学说理论技术的创新成果,是具有先进性的理论阐释工具。
组场涵义的成立,从逻辑上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其一,气是一种非实体性物质的客观存在。如果气仅是哲学上的概念,不是自然科学属性上的客观存在,就无所谓通过意念调动气,更无所谓组建气场。其二,意识(神意)与气密切相关。体察气,调动气,组建气场,使气产生作用,靠的不是什么特殊仪器,而是自然界发展至今的最高级产物——人的意识。其三,气场具有累积效应。组场同其他意识效力技术相比,更强调发挥气场的效应。因此,我们以气的客观存在性→神气相关性→气场累积效应的“三段式”理论阐释组场的机制。
组场技术路径
祝由技术和行气技术对先天素质要求高,一般需长年累月习练,且施行手段较为神秘;心理暗示术和念力技术注重施术者天分,随意性、个性化较强,未形成系统的练习体系。组场有系统规范的培训流程和操作流程,普通人通过短期培训即可掌握。组场的技术路径包括素质练习和操作流程。
素质练习
包括基础练习内容——中医内证体察练习和强化练习内容——生命优化状态练习。
其一,中医内证体察练习。根据组场的含义可知,组场是通过意识(神意)调动、集聚气并使之按照意识指令发生作用。因此,组场操作的基础和前提是体察到气。气的体察不仅是中医内证体察的重中之重,更是组场基础练习的主题。气的体察包括体察人体之气和自然之气,体察人体之气分为体察躯体之气、脏腑之气、神意之气(神意之气隶属于体察神的范畴),以及特定部位与属性的气,如两手之气、经络之气、丹田之气、穴位之气等;体察自然之气分为体察虚空之气、环境之气等。根据组场的特定内容,我们形成了由简到难、层层递进的体察训练模式,其顺序为:体察两手之气→体察丹田之气→体察躯体之气→体察虚空之气→体察场内之气。其二,生命优化状态练习。组场的意识状态不是普通的意识活动状态,而是有序化更强的生命优化状态。生命优化状态的好坏决定着体察气的程度、调动气的力度、促进气化的强度,直接影响着组场的效果。因此,在进行基础练习体察气后,还要着重进行提升生命优化状态的强化练习。根据气功与中医理论,要想快速进入生命优化状态,需要满足四个条件:大脑的神意之气要充足;意识集中专一的程度要高;意识的虚静程度要高;大脑的神意之气要畅通。基于这四个条件,笔者团队选取四个提升生命优化状态的功法,分别是使大脑神意之气充足的聚气充足法,提高意识集中专一程度的专一心念法,提高意识虚静程度的心虚神静法,使大脑神意之气畅通的内外相合法。
操作流程
一般来说,组场的操作流程包含准备工作、优化状态、聚气于场、同步气场、发放指令、收功静养六个阶段。准备工作包括组场时间、组场环境、组场形式和组场人员的准备。优化状态阶段包括调整身形、放松身心、切入状态三个步骤。聚气于场阶段则是在组场者达到生命优化状态后,开始聚气——把虚空之气聚到场内,可以从前后左右上下六合方位向场内聚,也可以把天之气往下、地之气往上引;可以直接用意念聚,也可以通过拉气法聚,还可以通过捧气、贯气的方法聚……总之,要把虚空之气用意识往场内集中。同步气场阶段是直接运用意识调控场内之气并使之同步,其方法是意念导引着气顺时针或逆时针在场内转动,逆时针时由大到小,顺时针时由小到大,一般转9圈。发放指令阶段是在聚气并同步气场后,要有目的地发放意识指令,使场内的气按照意识指令发挥作用。
实验方法
“双向关联实验法”是组场实验独特的实验方法,指将组场对象的实验效果和组场干预人员的生命状态(包括意识状态)相互对比关联,以研究组场干预人员的生命状态是否与组场对象的实验效果相关,两者皆是组场实验的研究对象。
所谓“双向”,顾名思义是指在组场实验方案设计上,同时研究实验对象的效果和实验组场人员的生命状态。实验对象包括人及外在事物,如调理实验对象人的疾病,则组场效应主要体现在疾病的治疗效果,促进实验对象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能力,则组场效应主要体现在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情况。组场干预人员生命状态的表征,主要包括意识状态和生理状态两个方面,一方面可通过问卷或量表的主观指标表征意识状态,另一方面可通过现代科学仪器的客观指标表征生理状态,如检测脑电、心电、心率变异性、脉搏波等生命体征。所谓“关联”,是指将实验对象组场干预效果同组场干预人员的生命状态相关联,研究组场干预效果的指标同组场干预人员的状态指标(包括主观体验指标和客观仪器检测指标)是否呈正相关,即是否组场干预人员在实验中呈现的生命状态好,组场干预效果也好,反之亦然。
组场运用特色
注重发挥意识的潜在力量
祝由术、行气术、心理暗示术、念力技术都将医疗作为主要的应用领域。如美国加州太平洋医疗中心辅助疗法研究院院长伊丽莎白·塔尔格等采用严格的盲法实验方式(念力治疗师、病人、研究人员三盲)研究了念力对晚期艾滋病病人治疗效果,11项医疗测量值当中,有6项出现显著差异,显示接受心灵治疗的治疗组结果较好。
组场同样发挥的是人的意识效力作用。其他意识效力技术更强调施术者先天的素质和高深的功夫,组场技术则注重通过规范的练习短时间内激发组场者内在的潜在力量,通过规范的流程发挥集体意识力量和气场的累积效应。因此,组场更具有普及性和可操作性。
强调施术者要达到生命优化状态
如上所述,生命优化状态的程度直接影响着组场效果。发挥意识潜在力量的首要因素便是达到生命的优化状态。在传统文化与中医学中,多以“虚静”“恬淡虚无”“治神”“静默”“清静”“坐忘”“心斋”“守宗”“守一”“澄心”“存心养气”“入静”“禅定”等词汇来代表这种生命优化状态。在心理学与现代科学中,有关生命优化状态的词汇与理论有:分析心理学的“自性”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高峰体验”,超个人心理学的“意识谱”理论,积极心理学的“正念”“心流”理论,以及现代科学意识效力实验中经常提到的专注态、禅定态等。笔者根据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将这种生命的优化状态统称为形气神三位一体的生命优化状态,即指人体形、气、神达到三位一体时,生命自组织自我调整、自我平衡、自我优化的状态。这一概念表明:①可以通过对形、气、神的锻炼和调控达到这种状态;②这种状态是形、气、神三者相互混融的整体状态,不仅包括意识活动的有序化,还包括整个生命自组织的调整、平衡与优化;③这个状态是一个动态的提升过程,生命自组织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平衡、自我优化,并在此基础上产生相应的生命效应。因此,在组场流程中,必须要达到生命优化状态才可实施后面的环节。
强调施术者与受施者的配合
组场是关于运用意识的技术,因此需要受施者的密切配合。受施者要按照组场施术者的口令去操作。在行气、祝由中,施术者通过语言等使受施者意识与其配合而达到同步化,其同步气场的过程较为隐晦;组场则是直接运用意识调控气而使之同步。气场同步化的前提是组场者意识状态的同步化。与“同步”相类似的词汇还有拽引、纠缠、同相、同频、共振、相干等。“拽引”是物理学名词,表示两个摆荡系统形成同步化的现象。一旦以相同的节奏共振,互相拽引的事物就会发出比原来更强烈的信号,从而扩大效应。因此,受施者越配合,意识与气场的同步化就越高,组场效果也就越好。
注重发挥气场累积效应
西方群体念力研究认为,群体念力具有扩大效应和流连效应。扩大效应是指群体念力较个体念力能够发挥更大的效应,流连效应是指群体念力形成的空间相对固定、时间较为持久的效力作用。气场的累积效应是扩大效应和流连效应的提升概括。从空间上来看,群体念力形成的气场是空间上的累积;从时间上来看,持久念力形成的气场是时间上的累积。组场相较于其他意识效力技术最大的特点是可以进行大规模和大范围的治疗,如20世纪90年代,华夏气功科学中心康复部运用气功锻炼和集体组场的方式,在1992年3月~1996年12月期间,治疗了4.7万例患者,涉及病种209种,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疗效。近些年,笔者团队以组场为干预手段,进行了微生物、骨折以及小儿肝母细胞瘤等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当然,组场同其他医疗手段相比,在成熟度上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其功效“出于意表”且已崭露头角,值得进一步发展研究,造福社会,维护人民健康。
组场是中国原创的气学说创新技术,从科学角度来看则属于前沿意识科学范畴内发挥意识效力的技术。它以气学说为土壤厚植,以气学说创新理论三层物质理论为指导,实现了中国式的集合创新,我们应加大研究和应用力度。一方面,组场不仅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医疗手段,还能够促进前沿意识科学的发展,并有望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模式。组场研究潜力较大,如对人工智能(包括ChatGPT)给人类未来带来的不确定因素,通过组场提高、发挥人自身的意识效力潜能,可为人类未来发展提供另一条路径。另一方面,传统意识效力技术,如祝由、行气等,多掺杂着神秘色彩,组场技术是对它们的扬弃及升华,脱掉了其神秘外衣,直指神气相关和意识效力的本质特征,并形成了自身的知识体系和进行了较为广泛的实践和实验,殊为难得。意识效力应用有着几千年的气学说实践经验,并在此沃土上诞生了组场这一气学说创新技术,如果不利用好中国原创的气学说理论工具优势,极有可能在国际上丧失这一类研究的主导性和话语权,时不我待,必须争分夺秒加以研究和应用。
载自《中国中医药报》2024年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