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院长论坛

发布者:年鉴网发布时间:2024-06-06浏览次数:10

把握机遇 加强中医药理论研究

黄璐琦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

中医药发展正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2015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贺信中提出:“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2018824日,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科学院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医药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中西医并重,以传承为根基,以创新为动力,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为健康中国建设、造福人类健康作出贡献。”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关心与重视,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殷切希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中医药事业成就卓著。与此同时,作为中医药大厦基石的中医药理论,在传承与发展方面,也面临着许多严峻的问题。一是目前中医药从业人员对中医药理论的理解,尚不全面、不系统、不深入、不真切,以致中医理论对临床实践和科研的指导日渐弱化。二是缺乏对中医药理论原创特色的具体认识与深入研究;基于现代语境的中医核心理论诠释不足;基于现代科学的基础研究,尚难以全面揭示中医药理论内涵。三是中医药理论创新不足,切合现代临床新需求的理论研究相对缺乏,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四是对现代以来的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缺乏回顾性的理论分析、评价与总结。五是专业化理论研究人员的信念和能力尚有待加强,传统理论研究团队总体力量不足。六是支持和保障中医药理论研究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亟待优化;中医药理论研究经费投入相对不足。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通过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多层次、多途径深化与加强中医药理论研究,全面改善发展环境和条件,极力避免陷入“无往焉而不知其所至,去而来而不知其所止”的境地(《庄子·知北游》)。

不忘本来,坚守中医药理论“道统”

要不忘本来,认识中医药的历史地位及意义,以高度文化自信传承中医药。

 2010620日,习近平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出席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中医孔子学院授牌仪式时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古代科学的瑰宝”“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清晰地指明了中医药理论研究要追根溯源、厘清脉络、坚守本色、卓然自立,才能为发掘中华传统文明和丰富当代生命科学内涵贡献中医智慧。

要坚持文化自觉,进一步强化中医药理论的主体意识,实现中医药理论的“自知之明”。

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同时还要理解接触多种文化,才有可能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医药理论形成、发展与创新的思想源泉。只有坚持文化自觉,才能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看待中医药学的学术地位和独特科学价值,中医药理论才能保持持久鲜活的生命力。

要坚守中医药理论的“道统”。

坚守“道统”,就是守住中医经典之“正”,遵循中医药理论创新发展的历史规律。坚守“道统”,应当以守正清源为正道,以“继承

泥古,发扬不离宗”为准则;讲清楚中医药理论形成与发展的科学文化背景和临床实践基础,讲清楚不同历史时期中医药理论演化脉络的发展与创新。

要认清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医学的影响。

文化影响着医学的起源、发展,并可促进医学概念、框架和方法论原则的形成,进而对医学理论内容和形式产生影响。中华传统文化以气-阴阳-五行为认知框架,强调世间万物的流变性、周期性变化,具有鲜明的整体性,强调人与自然的各种联系,具有意象的、综合的思维方式。西方文化以古希腊四元素为构成世界的物质基础,强调世界的非周期性变化,具有明显的个体性,强调自然界本身,具有形象直观的、线性的思维方式。正是这样的文化差异,形成了具有宏观辨证思维、以整体调节为特色、以临床实践为基础的中医学;以及关注微观分析、以对抗治疗为途径、以实验解剖分析为依据的现代医学。总之,中医学与西医学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各自文化背景所导致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区别。

要学懂、学通中医经典。

关于研读原著,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三卷序言中曾指出:“要学会按照作者写作的原样,去阅读自己要加以利用的著作”;列宁曾建议大学生花些时间,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著作至少读几本”,并强调:“想认真考察和独立领会它的人,都必须再三研究,反复探讨,从各方面思考,才能获得明白透彻的了解。”对于中医药理论研究,王永炎院士提出应“读经典,做临床,参名师”,重视研读中医经典和临床实践的结合,强调“无论临床、教学、还是科研,熟读经典、勤于临床是培养高级中医药人才的必由之路,是自主创新的先导,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总之,只有学懂、学通中医经典著作,才能更好地把握中医药理论的“道统”。

吸收外来,推进中医药理论现代化

吸收外来,合理诠释中医药理论。

我们可以通过吸收多学科知识,运用系统论等现代科学方法论,加强系统生物学、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前沿技术与中医药的深度交叉融合,深入揭示中医药关键问题的科学内涵,对中医药理论进行现代化诠释。

例如,运用系统生物学诠释《黄帝内经》理论。系统生物学与中医药学都注重整体观念,强调人体本身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2017年,《自然(Nature)》杂志刊登迈克(Mark R. Looney)教授团队通过给低血小板模型鼠移植心肺,证实了肺是一个造血器官,储存有多种用于恢复受损骨髓的造血能力的造血祖细胞。这一发现很好诠释了《素问·经脉别论》“肺朝百脉”理论。2016年,《BMC Medicine》杂志上刊登了保罗(Paul Forsythe)教授团队通过对人体肠道菌群微生物的分析,发现肠道与大脑之间有一个肠-脑轴,阐明消化与情绪相关。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也有“(脾)在志为思”的相关记载。我认为,中医的很多基础理论,来源于临床实践,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是完全能够阐释清楚的。

再如,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性。药性理论是中药和中医基础理论之间的桥梁,是指导中医临床用药的基础理论。如《神农本草经·序列》中提出“疗热以寒药,疗寒以热药”,在临床实践中应先辨阴阳寒热再用药。中药的有效成分,是中药药性形成的物质基础;遗传、环境等引起的中药有效成分质或量或比例的差异,是药性成因的本质。我们通过伞形科“辛味”中药共性生物效应的研究,结合药物亲缘学、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传统功效,证实了北沙参当具“辛味”。我们还进行过郁金、姜黄寒温药性差异的物质基础研究,通过分析姜黄素含量,证明了有效成分的组成及含量差异能导致药性的差异。通过这些实验,我们提炼出全新的中药药性概念诠释,即“中药药性是中药秉承遗传之变化,秉受环境之异同,用于机体之调整,便于临床之辨证,而运用中国哲学之方法高度概括而形成的药物属性”,实现了中医药理论科学内涵的现代化诠释。

与时俱进,基于临床实践提炼理论。

不同时期对中医药理论研究现代化的要求是不同的。《伤寒论》是汉代中医现代化的标志,《本草纲目》是明代中药理论现代化的标志,温病学派创新发展是清代中医理论与中医药现代化的典范。当代中医药理论发展,要求我们从与时偕行到与时俱进,把握规律,顺其自然。我们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很多,要勇于站在时代的潮头,勇于发声,推进中医药理论现代化,从现代疾病诊疗实践中提炼理论。

基于临床实践的理论研究,首先应该有自己的假说,即从大量中医药治疗优势病种的临床病案中提炼科学假说;其次通过考镜源流寻找文献依据;再次通过临床研究体现创新理论的实践意义;最后通过实验研究揭示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我认为,中医药理论研究不能脱离临床实践,理论来源于实践,最终也将用于临床以指导实践。

面向未来,抓好中医药理论研究的战略重点

面向未来,夯实中医药学理论基础。

一是要深化内涵研究。一方面深化基础理论研究,包括历史源流以及基本概念、原理、规律、法则等多个方面。例如,我们通过本草考古,将科技考古与文献研究多种方法有机结合,为中医药历史源流研究注入了活力。另一方面,要深化学科建设,通过梳理分支学科、合理划定学科领域、界定学术内涵,逐步推进中医药理论的规范化、标准化研究。

二是深化体系研究。通过探索理论起源、提炼学术积淀、综合当代发展、梳理理论内涵、完善框架结构等,加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整体建设和专题研究,是“守正创新”的重要方面。同时,要加强对临床经验、科研实践的理论提炼与总结,特别是以当代中医防病治病临床实践为切入点的理论升华,全面丰富和系统完善中医学的临床诊疗理论。

三是要深化思维研究。中医药理论,以中国古代精气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模式,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遵循“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特点。中医学与近现代西方医学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了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医学蕴含的原创思维。中医学所具有的象思维,是中国传统的主要思维方式,其哲学基础是体悟性的道,体现出整体性和流动性的特点。

因此说,中医药理论研究,要以从中医学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与此相应的思维方式出发确定与此相应的研究思路为基本原则;以坚持理论思维为主导,运用理论思维对古今实践进行理论概括与综合,从中提炼出新概念、新法则、新规律为基本方法。

传承创新,加强中医药学理论研究。

一是加强中医药理论传承研究。厘清中医药理论发展脉络,规范理论表述,建立概念明确、结构合理的中医理论体系;加强理论特色鲜明、创新性强、临床指导价值高的古代医家的学术思想研究;深入研究中医对生命、健康与疾病认知理论,系统总结中医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理论精华;切实传承好中医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和预防治疗观;提升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和产品研发的能力。

二是加强中医药理论创新研究。深入揭示阴阳五行、气化、精气神、脏象、经络、气血津液、治未病、证候等关键理论范畴的科学内涵;分析总结重大疾病、传染病的中医因---治规律,开展深入的理论研究;运用多学科方法开展中医认识人体、认识生命现象的原创理论研究,科学表述中医药防治疾病的内在规律及科学内涵。

以人为本,加强理论研究队伍建设。

要创新中医药理论人才的培养方式,通过研究生教育和师承教育扩大培养规模。落实具体政策,多方面鼓励科研人员从事中医药理论研究,建立体现中医药理论研究人才特点的评价机制和奖励机制,完善职称评审标准及竞争机制,打造信念坚定、中医理论素养深厚、研究能力杰出的研究队伍。

在未来,中医药理论研究,应当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战略重点,针对中医药理论传承与发展中若干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开展相关理论研究与建设。为使中医药理论研究能够得到更好的推进,我认为有四项基本原则:一是综合交叉不失本体,二是研究创新不忘求实,三是融入世界不丢传统,四是建设发展不离根基。只有坚守原则,才能在机遇和挑战面前、在国家和人民的需求面前,守中医理论之正,以现代科学为媒,秉承“青蒿素精神”,引领前沿,打造出中医药理论研究的“国家队”!

转载自《中国中医药报》2022-1-273



构建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新范式

徐安龙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

作为中医药高等教育的领头雁,北京中医药大学始终站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高度,紧紧围绕中医药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目标,扎根中国大地,办出中国特色。学校深度挖掘中医药文化精髓,面向世界中医药教育和文化传播前沿,首创医教研文一体化的海外“中医中心”模式,积极打造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新范式,把中医药文化打造成中外人文交流的亮丽名片、服务生命健康的独特优势,以及国家外交战略的重要纽带。

挖掘中医药文化内涵,推出系列文化精品

学校充分发挥首都的区位优势,打造中医药文化研究高地。深挖中医经典智慧,开展原创性研究,充实中医药文化内涵,产出一系列文化研究优秀成果。承担“中医药与中华文明”等多项国家重大课题;建设“北京中医药文化研究基地”,构筑古籍数字化和中医经典研究平台;主编我国第一部中医文化学科规划教材《中医文化学》。

学校图书馆、中医药博物馆、中医药体验馆和国医堂“三馆一堂”文化展示基地,已成为对外展示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学校通过打造在全国具有引领作用的国际中医体验基地、国际中医药文化旅游基地,让世界各国人民在亲身感知中医药魅力的同时了解和感受中国文化。

把握全媒体时代规律和优势,创新传播形式,积极打造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新媒体矩阵,将中医药文化和健康知识进行全球性传播。利用海外新媒体平台推出“讲故事识中医”系列动画、“传统节日与中医药文化”系列视频、“药食同源”系列图文等一系列多媒体作品,加深海外受众对于中医药文化和健康理念的认识与理解。与北京天文馆、北京古观象台等专业机构跨界合作,联合开展“天人相应话健康”系列直播节目。2021年,学校海内外新媒体矩阵平台的总阅读量达到近1700万人次,初步实现了海内外中医药文化的多渠道、多平台有效快速传播。

将中医药文化融合入多种形式,打造传播中医药文化新范式。今年,学校在北京冬奥村和延庆冬奥村承办“‘10秒’中医药体验馆”。该馆作为唯一由高校承办的冬奥村展示项目,融合现代科技,实现“中医药+科技”的精准传播,给世界带来了更有中国印象、更有中国味道、更有中国温度的全新体验。同时,学校临床医学院医护骨干进驻冬奥村参与疫情防控,理疗志愿者为大会提供中医药健康服务,为世界瞩目的奥林匹克冰雪盛会增添了中医药色彩。

首创海外中医中心模式,构建中华文化软实力海外桥头堡

学校勇做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探索者,创建集教育、医疗、科研和文化传播于一体的“中医中心”,以中医药服务实效彰显自信、取得信任、赢得认同。

学校海外中医中心的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澳大利亚中医中心设计的“针灸治疗癌性疼痛”临床研究方案成为首个中国中医医生进入澳大利亚综合性公立医院开展针灸临床诊疗的科研项目。中医中心的优秀临床疗效获得了当地民众的普遍赞誉,吸引着当地民众对中医药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探究。

落实“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引领中医药高等教育海外传播方向,打造中医药对外教育品牌。学校建设“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一带一路”中医传播与发展联盟、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传统医学推广联盟等,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中医药人才。2021年,学校在中医药国际发展论坛上,发布了全球第一套英文版中医系列核心教材、第一套德文版中医系列核心教材。学校培育的中医药国际人才,学成回国后开展中医药事业,让中医药文化的种子在世界各个角落生根发芽,为中医药在世界100多个国家获得合法地位,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拓展高层次领域合作,不断凸显中医药国际话语权

学校大力拓展与其他国家主流医学领域高层次合作基地和平台建设。先后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合作,成立国际中医脑科学联盟;与斯坦福大学合作,建立了国际引智基地……构建系统性、立体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将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相融合,开展国际医药前沿研究。借助生命科学最新技术,探索古老中医药的生命科学本质,在《自然》等高水平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引起世界同行高度关注。主办“现代生命科学与中医药的对话”系列学术活动。与德国、英国等国家合作启动“中欧中医药慢病防治合作模式探索和关键技术研究”“中药联合抗生素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评价和耐药性研究”等项目。

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杂志、学术标准体系和品牌会议,占领学术高地。创办全球唯一由高校出版、面向全球发行的中医药特色英文期刊,为中医药研究成果国际传播作出重要贡献。与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联合举办整合医学、衰老机制研究、肿瘤学前沿论坛等高级别国际学术会议,促进中西医交流互鉴,集中展示中西医结合前沿成果。

面向未来,北京中医药大学将继续深入挖掘和利用好中医药这一瑰宝,不断探索中医药国际合作新模式,让世界各国人民感受中医的魅力和学理,助推国家软实力,推动中国的优秀文化更广泛、更深远地走向世界。

转载自《中国中医药报》2022-2-243



改革创新 全面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解读

张伯礼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本次《规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医药五年发展规划,是继《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之后,进一步对中医药发展作出的全局性、战略性、保障性谋划,是“十四五”时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医药工作的决策部署,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全面对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统筹医疗、科研、产业、教育、文化、国际合作等重点领域,全面发挥中医药多元价值,规划了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和重点任务。

第一,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引领,推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中医药改革创新发展的目标就是满足人民群众对丰富多样健康服务的需求,对此,《规划》做到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破除制约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障碍为切入点,完善政策举措和评价标准体系,持续推进中医药领域改革创新,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以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

一是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医医疗机构、特色人才、临床疗效、科研成果等评价体系,破解严重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卡脖子”难题,促进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二是通过建立体现中医药特点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中医药价格和医保政策、改革完善中医药注册管理等举措,深化中医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促进中医医疗机构健康可持续发展;三是通过建设10个左右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在服务模式、产业发展、质量监管等方面先行先试,打造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和样板。

第二,注重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建设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十三五”期间,中医药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全国中医医院达到5482家,99%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8%的乡镇卫生院、90.6%的社区卫生服务站、74.5%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但同时中医药服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优质中医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约14%左右的县尚未设置县级中医医院。在此背景下,《规划》提出了以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区域中医医疗中心为龙头,各级各类中医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中医科室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建设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同时,更强化补足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相对薄弱的短板,垒实基础,织牢网底,让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中医药服务。《规划》明确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通过实施县级中医医院建设、基层中医馆建设、名医堂工程等项目,全面提升基层中医药在治未病、医疗、康复、公共卫生、健康宣教等领域的服务能力。

第三,注重提高中西医结合诊疗水平,推动中医药与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

中西医并重是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之一,也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显著特征和优势,《规划》中不仅多举措彰显中医药在医疗和健康服务中的特色优势,更是首次将“提高中西医结合水平”单列一节,通过建机制、建高地、推协作,打造一批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旗舰”科室,开展重大疑难疾病、传染病、慢性病等中西医联合攻关,推出一批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或专家共识,并引导专科医院、传染病医院、妇幼保健机构规范建设中医临床科室、中药房,普遍开展中医药服务,构建中西医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同时,注重加强中西医结合各层次人才的培养,从院校教育、继续教育、学科建设等方面多措并举,落实西医学习中医制度,实施西医学习中医人才专项,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中西医结合人才,为中西医结合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第四,注重中医药特色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各类人才,夯实发展根基。

人才是发展第一要素,新时期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更需要高素质人才的引领与支撑。高层次人才不足、基层人才短缺、结构分布不均衡仍是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关键环节,“十四五”时期是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中医药人才及后备力量。《规划》不仅在医教协同深入院校教育改革中谋篇布局,更加强化中医药特色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岐黄工程),一是开展以“国医大师”和“全国名中医”表彰奖励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计划,做强领军人才、优秀人才、骨干人才梯次衔接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二是按照“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要求,开展以“基层中医药人才培训”和“革命老区中医药人才振兴”为抓手的基层人才计划,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三是以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临床教学基地能力和传承工作室建设为立足点,实施人才平台建设计划,推动构建立体化、高素质的各类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夯实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根基。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规划》为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导航!中医药步入了发展的春天,让我们乘势而为,驭势而赢,为健康中国建设做出中医药人的贡献!

转载自《人民日报》2022-4-26